正文 第四節 其他外科疾病(2 / 2)

處方2

【處方組成】無花果樹葉200克。

【功效主治】消腫解毒,主治褥瘡。

【洗浴方法】將無花果樹葉切碎,加水煎煮20分鍾,濾取藥液,待溫至不燙,浸洗患處。每日兩次,每次20~30分鍾,7天為一療程。

四、凍瘡

凍瘡是由於寒冷刺激引起的局部血管痙攣、淤血所致,其特點是局部充血性紅斑,繼而腫脹,局部痛癢,遇熱加劇;嚴重時產生水泡,形成潰瘍;愈後可留瘢痕及色素沉著或脫失;冬季易複發,多發於手足和麵部。

處方1

【處方組成】桂枝、赤芍各60克,幹薑150克,杜仲、劉寄奴各50克,當歸、木通、白鮮皮、花椒各30克。

【功效主治】活血化淤、消腫止痛、殺蟲止癢,主治無潰瘍凍瘡、脈管炎、動脈硬化症。

【洗浴方法】將藥搗碎成粗末,混合均勻。每袋裝40克,備用。

取1袋藥粉加清水煎煮濾出藥汁,待溫熱浸泡患處。每日1~2次,每次20分鍾,水溫以45~50℃為宜。

處方2

【處方組成】桂枝50克,紅花、製附子、荊芥、紫蘇葉各20克。

【功效主治】祛風散寒、溫經通絡,主治凍瘡,症見手足暗紅腫脹、瘙癢疼痛者。

【洗浴方法】將藥搗碎,加清水3升,煎煮、濾取藥液,待溫時浸泡患處。每日三次,每次20~30分鍾,每劑可用三天。

處方3

【處方組成】明礬、生薑各30克,乳香15克,防風、荊芥、桂枝、艾葉、甘草各10克,當歸赤芍各12克,紅花、細辛各9克。

【功效主治】溫經通絡、活血化淤、消腫止痛、生肌斂瘡,主治凍瘡,已潰或未潰均可選用。輕者2~3天,嚴重者5~7天,即可痊愈。

【洗浴方法】將藥粉碎成粗末,加水煎煮10~15分鍾,濾取藥汁倒入盆內,先熏後洗並浸泡患處。每日一劑,每日洗兩次,每次20分鍾。

處方4

【處方組成】桂枝30克,防風20克,白芷、川芎各12克,花椒、蒼術各15克,吳茱萸10克。

【功效主治】溫經散寒、消腫止痛、殺蟲止癢,主治凍瘡,一般1~2劑即愈。

【洗浴方法】將藥搗碎成粗末,加水1~2升,煎煮15~20分鍾,濾取藥液倒入盆內,待溫熱浸洗患處。每日浸洗兩次,每次20分鍾,每劑連用兩天。

五、燒傷

燒傷是由於(機械的、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外界因素直接作用於人體表麵,引起肌膚經絡、血脈,甚至髒腑的損傷,並產生功能性紊亂性疾患。俗稱水火燙傷。

處方1

【處方組成】虎杖100克,地榆50克。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活血化淤、涼血止血、斂瘡,主治燒傷。

【洗浴方法】將藥搗成粗末,加水煎煮20分鍾,濾取藥汁,待溫熱浸洗患處。每日一次,每次30分鍾。

處方2

【處方組成】五倍子、金銀花、石榴皮各60克,甘草6克,冰片2克。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殺菌止痛,主治燒傷。

【洗浴方法】將藥搗碎,加水煎煮濾取藥汁,加入冰片,趁熱溫洗濕敷患處。每日兩次,每次20~30分鍾。

處方3

【處方組成】黃連、黃柏各等份。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退熱除蒸,主治燒傷。

【洗浴方法】將藥搗碎,加水煎煮20分鍾濾取藥液,待溫衝洗燒傷創麵。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