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也可以是一道靚麗的風景
健康比體形更重要
“我沒有刻意保持身材,”龔萍一臉真誠,“一切保持正常是最好的。”龔萍說她有一個朋友,因為急於在產後恢複體形,很快就戴上腹帶,而且勒得很緊,結果造成了宮下垂。所以,龔萍說,任何以健康為代價的“減肥”都是不可取的。
她也用過腹帶,但采用的是循序漸進的方法。在確定子宮已經恢複後,先用大號,再逐漸過渡到小號,這樣,自己不會感到太難受,也不用擔心影響了健康。再根據自己身體的恢複情況適當做做仰臥起坐,龔萍覺得就已經夠了。
給自己加油
生孩子時,龔萍非常順利,她說應該歸功於堅持給自己一種心理暗示。寶寶出生前,她也聽到過不少關於生孩子如何如何疼的話,但她安慰自己:懷胎十月不就是為了那一天嗎?十個月都堅持下來了,那一天有什麼堅持不了的?所以,當陳痛襲來時,她就一遍遍地在心裏說:“不疼!不疼!”這樣一想,那疼勁兒還真減少了。
龔萍相信,母子之間有一種感應,即使寶寶還隻是個胎兒。“很多媽媽生孩子時自己太緊張了,不但使自己渾身肌肉,神經緊繃,影響胎兒的娩出,最重要的是,這種緊張情緒會傳達給胎兒,他也會緊張,不跟媽媽配合,分娩自然不會順利。”這是龔萍的一套生育“理論”也許不見得科學,但絕對是真情體會。
感謝媽媽
不和寶寶在一起時,很少有人會知道龔萍已經是媽媽了。她依然保持著青春靚麗的外表,活力充沛的精神,她說,每天下班後與寶寶共享的時光,是她一天中最快樂,最放鬆的時候,下班路上,她經常想,終於可以玩玩了。
她沒有後顧之憂,一切都該歸功於媽媽。正是有了媽媽的幫助,她才能夠很快開始工作,能夠與朋友共度周末,能夠擁有一片自己的天空。媽媽幫她把寶寶和家裏的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條,她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兒,最幸福的媽媽。
至於老人帶孩子會不會產生一些副作用,在這一點上,龔萍與媽媽達成了共識。她覺得,老人疼孩子是難免的,但一些原則性的問題如禮貌,誠實等方麵,作為孩子的母親一定要堅持,並且讓老人事先知道你的想法。
保留一顆青春的心
不是說有了媽媽的幫助,就可以放手不管孩子了。與天下所有的媽媽一樣,龔萍時刻關注著兒子。所以她選擇了一個自由度比較大的職業,她會把下班後的時間盡可能多的給兒子。龔萍說:“別以為孩子小,不懂事,誰帶他就會跟誰親。媽媽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是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她的寶貝兒子大衛,晚上若是過了9點還見不著媽媽,便會心神不寧,龔萍也就很少會在9點以後回家。
但龔萍是那種做不了全職媽媽的人,她無法忍受完全封閉在家庭裏,與外界很少接觸的生活,她不希望自己因為做了媽媽而變得不修邊幅、不問世事了。“做媽媽照樣可以事業有成,年輕漂亮,關鍵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龔萍說她相信並不是所有的媽媽都會像她這麼有“福氣”更多的媽媽需要一邊為生活奔波,一邊帶孩子,非常辛苦,那麼,至少給自己保留一顆青春的心,隻要心不老,生活就永遠充滿希望。健康比體形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