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飲水安全比營養更重要
“純淨水不宜長期飲用。”中消協提示激起的水種之爭並沒有改變消費者的飲水習慣。經過非典考驗的廣州市民在喝水方麵更趨理智。接受記者采訪的很多人士表示,廣告常常宣傳哪種水含礦物質又富有營養,實際上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放心安全,他們更看重的是水品牌的信譽度。
安全比營養更重要。這是非典過後廣州市民的一種普遍認識。
喝水關鍵是安全
非典給廣州市民帶來了良好的衛生習慣,同時人們的飲水習慣也在悄然改變。“勤洗手,勤飲水。”這是在非典時期引用較多的公益廣告。記者采訪發現,安全已成為人們選擇飲用水的一個重要指標。
王小姐,廣州某報社記者。“經常出門在外,買水主要為了解渴,所以也沒考慮品牌和水種,一般就是買一元錢一瓶的水。幾年來,喝過好幾種牌子的水。但非典過後不敢亂買水喝了,怕質量不好影響身體,所以還是注意買些大品牌的水,可靠一點。至於是礦泉水還是純淨水就無所謂了。”
李女士,員村四橫路一居民。“一般家裏都喝桶裝水。飲水器是去年買的,當時為了便宜買的是一個雜牌的桶裝水,後來覺得口感不好,質量也沒保證,在朋友的推薦下買了一個知名品牌的純淨水。有沒有營養倒無所謂,關鍵是要沒有有害物質。”
王先生,天河某公司職員。“在辦公室喝桶裝水,出差就買瓶裝水喝。不講究水種,主要看是不是大牌子,質量是否有保證,水是否有營養不是很在乎。”
記者在某超市隨機采訪了幾位前來買水的消費者。他們表示,以前選水,品牌和價格因素考慮得相當均衡。經曆過非典後,首先考慮的是水的質量安全問題,注重的是大品牌的可靠性,對水種和價格的考慮相對弱一點。
對廣東人飲水習慣頗有研究的陳教授接受采訪時表示,廣東人買水喝的曆史已有多年,國內最早興起的飲用水品牌很多由廣東發跡。而飲用水尤其是桶裝水大規模進入廣東家庭也就在這5年之內。
與對別的事物的消費觀念一樣,廣東人在飲用水方麵也是相當理智的。
桶裝水消費激增
桶裝水市場一直在高速增長。實際上,隨著桶裝水和茶、果汁等飲料競爭的不斷加劇,我國飲料品種結構也在悄悄發生變化。特別是從2000年開始,桶裝水增長勢頭非常猛,生產廠約2300多家,總產量高達554萬噸,首次躍居碳酸型飲料之上,雄踞飲料榜首。
在非典肆虐的3、4兩月,廣州市民在桶裝水的消費方麵出現了放量增長的情況。人們對水安全的關注,給水企帶來了新的契機。
另一方麵,由於旅遊人口的銳減,瓶裝水市場受到牽連。但流動人口的減少也同時意味著在家時間的增加,以家庭消費為主的桶裝水率先受惠。被迫留在廣州且呆在家裏的消費者帶旺了桶裝水的銷售。
某品牌桶裝水天河區員村站的送水員老黃告訴記者,那段時間一天的工作量是平時的好幾倍,市民出去少了,在家喝水很快,換桶的頻率高出一倍左右。
更令業界感到意外振奮的是,非典竟使一度氣焰囂張的山寨水陡然受挫。以前山寨水一直讓品牌廠商頭痛不已。自桶裝水為市場接受的那天開始,山寨水也開始了它們的幸福時光。在廣東,尤其是廣州、東莞和深圳,那裏的城鄉結合部成了山寨水的天下。品牌廠商在頭痛的同時卻無可奈何,他們的選擇隻能是放棄,或推出相對中檔的水盡可能挽回這塊市場。但是,消費者對健康的關注度突然增強,山寨水乃至一部分低價水的市場空間頓時縮小。
除做大了桶裝水市場以外,非典還給桶裝水生產企業一個攻城略地的機會。原因很簡單,當消費者的健康觀念進一步加強,勢必會關注更為健康的水。今年5月,樂百氏、珠海永隆、日之泉紛紛宣布擴大桶裝水生產基地,期望在市場上重新劃定自己的勢力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