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攝影機與電影放映機 電影放映機
一、電影放映機的種類
電影放映機型號繁多,性能各異。按放映影片規格來分,常見有如下幾種:
1.固定式35毫米放映機
俗稱座機。通常安裝在影院、俱樂部、大中型綜合電化教學室等固定放映單位。機件體積較大而笨重,采用炭精弧光燈或氙燈光源,因而色溫和亮度對彩色影片尤為良好。音箱采用高低音組合,聲音質量也較好,但不能流動放映。
2.移動式35毫米放映機
也稱提包機。它的體積較座機小而輕便,聲光質量僅次於座機。一般適用於小型放映站、廠礦、學校作流動放映。
3.移動式16毫米放映機
它的體積較移動式35毫米放映機更小而輕便。適用於農村和學校電教使用,是最普及的一種放映機。
4.8.75毫米放映機
這是一種體積更小而輕巧、造價低廉的小型放映機,采用磁性還音,適合少數人觀賞用。
5.8毫米放映機
這是在國外非常流行的機種,經過改進後稱為超8毫米放映機,主要供學校、家庭和個人使用。這種放映機設計精巧、功能齊全、自動化程度高,不需要專業人員操作。
二、放映機的基本結構
電影放映機雖然種類繁多,但其結構大同小異。基本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1.光學係統
其作用是照明影片、放大成象。主要部件有放映光源、放映鏡頭、聚光鏡及散熱裝置等附屬裝置。放映光源用來照亮影片,使影片畫麵上的影像投射到銀幕上成象。光源大致有兩大類:一種為熱輻射光源,電流通過很細的燈絲,使其發熱而發光,如白熾燈和全反應放映燈泡。另一種為氣體放電光源,是靠氣體與金屬蒸氣產生電離而發光,如炭精棒弧光燈、氙燈、銦燈、鏑燈等。放映鏡頭則是把照亮的影片通過其放大作用投射到銀幕上成象,因此,為了提高放映的質量,精密的鏡頭多將數片凸透鏡和凹透鏡組合在一起。為達到把影像放大到數百倍的目的,所以要求甚高。通常為五至六片透鏡組成,而且排列間距十分精密。在鏡片上敷上一層適當厚度的透明膜,可減小鏡片表麵的反光損失、增加透光能力,提高清晰度,這就是敷膜透鏡。這種透鏡正麵觀看時,不帶顏色,從反射光方向觀察時,呈金黃色或藍紫色。
2.輸片係統
其作用是輸送影片,使影片在放映機上有規律地運行。主要部件有輸片齒輪、滑輪、片門、間歇運行裝置、遮光器、畫幅調節器及供、收片裝置等。其中間歇運動機構對放映機的放映效果和壽命有決定性的影響。
3.動力和傳動係統
作用是將電動機的動力傳遞到輸片係統各部件,其傳遞是依靠摩擦輪傳動和齒輪傳動、鏈輪轉動進行的。主要部件為多種交連的齒輪、滑輪、皮帶、鏈條等交連裝置。
4.還音係統
作用是對影片聲帶進行還音。主要部件有激勵燈泡、激勵鏡頭、光電管或光電池、壓片滑輪及減振裝置等。激勵燈泡是用來發出光流去激勵光電元件,使之產生音頻電流的光源。其用電規格為直流4V,3W。把照到影片的聲帶一側的光聚集成一條細長光刃的光學部分叫激勵鏡頭。它是由兩片柱形平凸透鏡和隔光罩組成,目的是使激勵燈的散射光線彙集成一條細而長的光束,用它投射在影片的聲帶上。感受這條細而長的光束的元件就是光電管或光電池,其功能是將光能轉換為電能,使兩極之間產生一個變化的音頻電流,由一個3.5mm的插頭送出到擴大機進行放大傳聲。
三、放映機的技術要求及放映中的注意事項
各種放映機各有其優缺點。我們應根據具體情況選購,但對其基本要求是:亮度在500流明以上;影像要清晰;聲音失真度要小;機械部分穩定可靠,外部零件加工精細,不傷影片;操作方便、體積小、重量輕、價格合理。
電影放映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1.畫麵放映到銀幕後,應立即對焦至最清晰程度,同時調節畫幅至恰當處,調節音量、音調,做到迅速準確。
2.觀察各齒輪、滑輪、抓片機構、供收片裝置運轉工作情況是否正常,機器有無異常機械噪音和振動、抖動現象。
3.隨時注視電源電壓數值,並加以調節。
4.遇有跳片或供收片不正常或其它故障時,應立即停機檢查、查明原因並排除故障後再繼續放映,不能勉強讓機器帶“病”工作。
5.機器運轉中,不要進行修理、潤滑或擦拭清潔等工作,不做與放映無關的事。
6.雙機放映時,應注意換機信號,使畫麵銜接準確迅速、避免“出黑漏白”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