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拚命一戰(1 / 2)

“咚咚咚咚……”

伴隨著震天的擂鼓聲響,本來緊閉的城門緩緩大開,麵對如此情況,羌族並沒有絲毫動作。

不是羌族不想趁著這個時機突入城中,實在是這個時機機會不對,他們的人離著城門實在太遠,哪怕是發起衝鋒,城門也有足夠的時間緊閉。

當然,這也是昨日李儒派出的人與羌族約定好的,羌族先是緊守營寨,待到軍隊出城之後,羌族再有行動。

“噠噠噠……”

一陣陣馬蹄聲,王威直接帶著三千士兵出城,這三千士兵正是不久之前邊章手下精銳,如今不過數日,又要重新敵對羌族,哪怕是他們也感覺到陣陣的詭異。

但再如何也是無法,而且王威已經得到董卓命令,這一戰之後,他們的罪行就可全部抹殺,若是在這一戰當中身死,哪怕也等同於正規士兵身亡,身後該有的獎勵也不會差上半分。

“董將軍麾下王威在此前來赴約,羌族之中誰來應戰!”

一勒韁繩,胯下白驥隨即停下奔馳的腳步,而後王威隨即一聲暴喊而道。

昨日李儒所要做的竟然是與羌族約戰,雙方各派同等數量的將士在疆場對戰,看看誰勝誰負。

本來羌族雖然魯莽,但麵對這種明顯的挑釁還是不好莽撞行動的,但李儒早就料準了他們的心思,直接約戰騎兵。

騎兵,這是北宮伯玉敢仗以南下的利器,如今直接被李儒挑釁,若真的不做回應,一旦傳揚出去,北宮伯玉都要被所有羌族人視為懦夫。

所以才有這一戰。

當然,也不是因為這樣,就讓李傕不敢應下,從而讓白驥這匹千裏良駒落入到王威手中。

畢竟久居邊陲,雖然羌族擅長騎兵,但董卓軍中又有誰不擅長?

若不是董卓軍中的實力更為強大,哪裏可能壓製得了羌族那麼多年。

隻不過這一次李儒顯然是有著條件的。

“這一戰,要不勝不敗,或者說得更好聽一些,隻能是慘勝,不許動用任何戰術陣法之類的,隻能如同那些羌族人一般硬衝硬打,隻憑著自身搏殺。”

這個條件聽得李傕這位身經百戰的將軍臉色都是一綠。

要知道騎兵衝殺是有陣型,還有弓弩投矛,甚至連衝殺層次都有十分講究,但現在隻能用著最為野蠻的方法進行戰鬥。

這不是送死,也是衝著送死去的。

不過相對於李傕,王威恐怕更能理解李儒的策略一些。

結合後世經驗,李儒不會想現在就勝過羌族,甚至是需要羌族壓製住自己,至少要表現出壓製自己的情況,唯有如此,才能得到朝廷重視,更唯有如此,才能源源不斷地從朝廷獲得支援,壯大自身。

曆史上董卓能兵進洛陽,就是因為在那之前與羌族戰鬥的幾年,被如此‘培養’出來的。

如今可以說是曆史的重現而已。

但李儒做為頂級的謀士,雖然有著這樣的想法,但也同樣會擔憂情況會超出自己的掌握,一旦真的傷亡較大的話,那麼就真的得不償失了。

為了減少這樣的可能,自然是要將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妥當。

而這樣讓羌族有了顧忌,又不讓對方懼怕到後退的做法,李儒自然很是順當的用了出來。

說得明白一點,這一戰是表現自己一番彪悍血性的一麵。

這種戰鬥同樣也是拿命去拚,若真的到了這種關頭,李傕也不會有什麼懼怕,但這時明顯才是剛剛開戰,這樣的危險實在讓人有些不甘心去冒。

但對於王威來說,這事情也還算不得什麼,之前單騎闖羌族,空城攔邊章的事情都是做過了,哪裏還差這麼一件?

自然就應下此事,領人出外一戰。

王威能做到如此,羌族之中自然也有人能做到,隨著王威一聲暴喝過後,就見到五千騎兵衝對方營帳當中衝了出來,領頭的乃是一個壯碩的漢子,身量魁梧之極。

已經約定了戰鬥的時間,地點和兵力,那麼這個時候就是直接開打就可以了。

這樣簡易的念頭就是羌族的做法,指望著對方再是停下來等著擺開陣勢慢慢比劃,那還真的是想多了。

不過好在王威也沒有這樣的想法,一見到羌族的人衝殺出來,王威根本不做那麼多理會,長戟一指就是下令。

“全軍隨我,殺!”

話音一落,王威已經是一馬當先衝出。

之前微微胯下坐騎雖然也稱得上一聲良駒,但相比白驥這種千裏馬委實算不得什麼,兩者是天地之差。

如今王威這麼一衝出,隱隱就如追風逐雲一般,將身後五千騎兵漸漸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