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普托是莫桑比克的首都,連首都都這樣,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蘭芳並不阻止葡萄牙人最後的瘋狂,對於蘭芳來說,莫桑比克的人口並不重要,甚至如果莫桑比克成為蘭芳的領土,原本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莫桑比克土著將會成為蘭芳政府的負擔,蘭芳政府要的是土地,僅僅隻是土地而已,人,蘭芳多得是,就算是蘭芳現在已經沒有足夠的人力資源,民國也多得是。
就在葡萄牙瘋狂賣人的時候,科摩羅四島之一的莫埃利島已經開始了建設,圍繞著當初的登陸場那一帶,一個大規模的營地正在突擊趕工,準備迎接大規模奴隸的到來——
不,現在他們不是奴隸,而是外籍軍團的預備役和雇傭工人。
道格說的沒錯,像他這樣的人,在非洲確實很多,僅僅是在昆侖島上的三萬奴隸中,外籍軍團就征召到一個整編師規模的預備役,蘭芳軍部和這些被挑選出來的奴隸簽訂了雇傭合同,他們將會在蘭芳軍隊中服役,按月領取一定的薪水,
這個薪水是打了折扣的,蘭芳軍人是把他們從奴隸的厄運中解放出來,他們要從自己應有的薪水中拿出一部分來作為對蘭芳政府的感謝,這個時間限製一般情況下是三年,在蘭芳外籍軍團中服役三年之後,他們就可以領取到足額的薪水。
不過蘭芳軍部很快又下發了一個決定,如果在訓練中表現的足夠好,那麼將會提前擁有領取足額薪水的資格。
這刺激到了所有的預備役們,從還在昆侖島上開始,這些預備役就迫不及待的接受訓練,準備擁抱新生活。
昆侖島是蘭芳政府給伊尼亞卡島取得新名字,甚至將來蘭芳控製中的莫桑比克,也會以“昆侖”命名。
之所以使用“昆侖”這個名字,和華人的傳統習俗有關,早在唐代,當時黑人進入華人社會時,就被唐人稱為是“昆侖奴”,也就是非洲黑人奴隸,既然“昆侖”是代指非洲,那麼將來的莫桑比克就叫“昆侖”。
搞定了名字,隻是對昆侖漢化的一部分,要把昆侖變成真正的蘭芳國土,還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比如人口的清理。
葡萄牙人雖然在莫桑比克大肆對外輸出勞工,但肯定還有一些人不會成為勞工,比如那些老弱病殘,他們連成為勞工的資格都沒有,這部分人如何處理,就成為蘭芳政府目前的頭等大事。
在蘭芳政府的計劃中,昆侖要成為一個全部由華人組成的國家,也就是說,在將來的昆侖,不能有黑人存在的,那麼這些被葡萄牙人放棄的黑人將何去何從,就成為擺在蘭芳政府麵前的一個頭等大事。
秦牧適時給出自己的意見,蘭芳現在有道格這個現成的棋子可以用,蘭芳完全可以給道格一定的支持,讓道格帶著這些老弱病殘去臨近的津巴布韋、坦桑尼亞、南非等國占領一塊區域,以安置這些老弱病殘。
這個提議有很大的可行性,蘭芳政府不想接納莫桑比克的黑人,莫桑比克的黑人還不一定願意加入蘭芳呢,畢竟對於蘭芳這個國家來說,莫桑比克人也找不到任何的歸屬感。
其實包括這年頭的西方國家在內,社會福利都不怎麼多,如果沒有世界大戰的刺激,生孩子都是沒有福利的,哪怕是產假都是不存在的,請假一樣要扣工資,更不用說各種失業補助、救濟金什麼的,西方國家包括英國在內,也存在著廣泛意義上的貧民。
這年頭的傳媒業也不發達,富人的慈善行為並不像二十一世紀那樣能獲得廣泛傳播,所以能獲得的好評也使有限,因此這樣的西方社會對於黑人來說是沒有什麼吸引力的,如果在非洲這些黑人要依靠乞討才能生存,那麼到了歐洲他們也一樣也要靠乞討才能生存。
當然了,或許對於某些人而言,即使是以乞討這種方式才能生存下去,能請乞討的輕鬆一點也值得稱道。
所以對於黑人而言,他們不向往歐洲,也不向往蘭芳,他們甚至不知道歐洲人和蘭芳人都是過著怎樣的生活。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秦牧的這個提議很快獲得蘭芳政府的同意,蘭芳政府為此撥付一筆特殊資金,用於支持道格在非洲開疆拓土。
嗬嗬,別看道格這家夥的名字取得有點齷齪,這家夥眼看也要一步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