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法蘭西斯坦(2 / 2)

按說能從北非殖民地來到法國,從一名被殖民者變成殖民者,那些波斯人應該感激涕零,幾乎所有的法國人都是這麼認為,但事實很明顯有點跑偏,當宗教信仰發生衝突的時候,矛盾頓時開始出現。

法國的民主自由體現在國家的各個方麵,當然也體現在宗教政策上,法國可不實行蘭芳“信仰自由”那一套,法國對宗教的基本態度是不幹涉,不管是天主教還是波斯教,隨便你們怎麼傳播,法國政府都不管,隻要你們不幹擾社會正常運行就沒問題。

就是這個“不幹涉”的態度,引發了越來越多的社會問題。

問題首先爆發在各個工廠裏,法國引進人口是為了解決勞動力匱乏的問題,那些波斯人來到法國,為了謀生肯定是要找份工作的,這年頭法國政府的手頭也不寬裕,社會福利基本沒有,餓死人的事也是時有發生,那些波斯人如果沒有工作恐怕連日子都過不下去。

最開始的時候,工廠方麵付給工人薪水時采取的是“同工同酬”方案,這種方案原本沒有問題,甚至因為那些波斯工人的熟練程度不如法國工人,這種方案對波斯人是有所照顧的。

波斯人當然也是感激涕零,兢兢業業的工作,按時領取薪水,這時候還沒有什麼問題發生。

隨著波斯人的人數越來越多,問題開始有了變化。

波斯人也是個很奇特的民族,如果一個工廠裏隻有一個波斯人,那麼什麼事都不會發生,這名波斯人的表現會和其他所有人完全一樣,沒有任何的出格。

但如果是一個工廠裏有兩個波斯人,問題馬上就開始複雜。

首先出現的問題是飲食,波斯人不吃豬肉,這個問題還算好解決,工廠為了保證工人的勞動效率,提供的食物還是相當豐富的,不吃豬肉可以選擇牛肉或者羊肉,這都沒問題。

然後是禱告,信奉天主教的人每個星期去一次教堂,平時最多就是飯前祈禱一下,並沒有過多的繁文縟節,這要歸功於文藝複興時期的宗教改革,當時是天主教主動求變,以適應這個社會發展,所以現在的宗教儀式才會如此簡化。

波斯人的曆史上很明顯是沒有經曆過文藝複興的,所以現在的波斯教還是遵循著古老的宗教儀式,每天祈禱五次,每次半個小時左右,這要是放在平時還沒問題,但在工廠裏,問題馬上就集中爆發。

世界大戰期間,法國工人曾經舉行了數次全國範圍的大罷工,最後終於爭取到每天工作時間為八小時這個福利,波斯人加入工廠,同樣是按照每天工作八小時分配工作量。

那麼問題就出現了,波斯人每天五次祈禱時間,大概有兩到三次是在工作時間內,這要占據波斯人一個半小時的工作時間,如果任由這些波斯人禱告,那麼工廠裏的任務就無法完成,而如果不讓他們禱告,那麼就是侵犯了他們的基本權利,這實在是讓所有的工廠主都左右為難。

而更為難的是,這些每天禱告兩到三次的波斯人還要領取和不需要禱告的法國工人同樣的薪水,這讓那些法國工人也開始不滿。

同時不滿的不僅僅是工廠主和工人們,法國民政部也開始不滿。

這個不滿主要集中在生育問題上,世界大戰後法國因為人口大幅減少,開始實行鼓勵生育政策,隻要是育齡婦女生育孩子,法國政府會獎勵一定數額的現金,同時按月支付給孩子營養補助。

說實話,這個補助沒有幾個法國人去領,因為養育孩子是要成本的,要讓一個孩子從出生到長大成人,這需要很大一筆資金,所以法國這些年的生育一直都維持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

波斯人大量來到法國之後,情況突然出現了變化,曾經法國民政部很欣喜的看到生育率在節節攀升,但這種攀升持續了兩三年之後,法國民政部驚愕的發現,幾乎所有的新生嬰兒都是誕生在波斯家庭中。

這讓民政部官員感到驚詫,那些波斯女性抵達法國之後,幾乎是在一刻不停的生孩子,她們的肚子幾乎沒有閑下來過,一個接一個的在孕育新生命。

這原本是件好事,法國政府就希望看到這種情況發生,但對比法國家庭和波斯家庭的新生兒出生率,這實在是讓民政部官員高興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