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不可能(2 / 2)

上一次的世界大戰爆發前,德國的威廉二世並沒有看清楚形勢,如果不考慮美國的問題,那麼世界大戰前英國是世界老大,德國是老二,法國是老三,德國要做的不是對抗全世界,而是拉著老三一起反對老大,如果法國和德國站在同一陣線,英國人想贏還真不容易,就算是有親兒子美國幫忙也沒用。

滿腦子隻想賺錢的美國人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牆頭草,如果世界大戰中是德法聯盟占上風,美國人會站在那一邊還要兩說,別看英國人是美國人的親爹,另一個時空的二戰之後美國和英國的關係不是掉了個個?

當然了,英國人不會承認。

“別說這些無聊的問題了,‘不可能’、‘不應該’我這輩子聽夠了類似的廢話,秦,說說你的目的。”還是老雷諾仗義執言。

老雷諾的年齡差不對有秦致遠和皮埃爾加起來那麼大,老雷諾確實是有資格說這樣的話,秦致遠和皮埃爾之間也需要一個潤滑劑,原本福煦是最合適的人選,但和德國人戰鬥了一輩子的福煦恐怕無法勝任,所以現在老雷諾最合適。

皮埃爾反對蘭芳和德國走得太近,無非是出自對戰爭的恐懼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如果皮埃爾有足夠的信心能左右時局,那麼皮埃爾不會態度這麼堅決。

“目的?我如果說是想要解放全人類,那麼你們一定會拂袖而去,我的目標也不是那個,我沒有那麼偉大,我隻是想打破現有的世界格局,為華人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僅此而已。皮埃爾,你該不會認為你們在非洲的殖民地會永遠的臣服法國吧?現在所有的殖民地都有了不穩定的苗頭,民族覺醒正在逐漸成為一個廣泛的現實,等到法國失去了所有海外殖民地的時候,到那時法蘭西該怎麼辦?考慮過嗎?”秦致遠刻意把時間線拉長,引導皮埃爾想的更遠一點,更多一點。

“不可能發生那種情況!”皮埃爾說的斬釘截鐵,至於心中怎麼想就隻有他自己才知道。

“別說不可能,你自己心裏最清楚,民族覺醒為什麼會泛濫?是誰在從中作祟你也很清楚,如果你不肯正視這一點,那我們之間也沒什麼好談的。”秦致遠又開始幫大洋彼岸的美國人拉仇恨。

“民族覺醒”這回事,嚴格說起來,還真是美國人的功勞。

美國的崛起過程和德國其實差不多,等到美國人手裏終於有了點實力,想要對外擴張的時候,美國人卻發現全世界都已經被英國人和法國人瓜分完畢,所以美國人的心情可想而知,當然了,美國人掩飾的不錯,又有德國人頂在前麵,所以美國人現在還能繼續裝下去。

世界大戰之前,美國人的壓力其實比德國人大得多,因為美國的工業生產能力比德國人要強大,所以美國的那些財團尋找市場的壓力更大,世界大戰之前,美國人就提出“門戶開放政策”,這個提議和威爾遜的“十四點”一樣不招人待見,所以如果威廉二世沉得住氣,那麼說不定世界大戰會由美國人挑起來。

“就算是又怎麼樣呢?德國不可能獨立對抗全世界,加上蘭芳也不行,就算是加上法國——”皮埃爾突然就住了嘴。

德國確實是不可能獨立對抗全世界,這是世界大戰已經證明了的,但如果加上蘭芳那就不好說了,畢竟蘭芳目前控製的區域和人口比德國還要大,還要多,那表明蘭芳具有比德國更強大的戰爭潛力,如果再加上法國,皮埃爾忽然感覺有點暈眩。

“澳大利亞人現在自顧不暇,西澳大利亞州正處於戰爭邊緣,戰爭隨時會爆發,這是澳大利亞的內戰,所以如果再有世界大戰,不可能再有澳新軍團。加拿大人更慘,亞瑟·柯裏爵士被加拿大人送上了審判席,現在加拿大沒有人想參與戰爭,所以不要說六十萬人,就算是六千人,加拿大人也組織不起來,那麼英國人還能依靠誰?印度人?讓他們負責搞笑倒是不錯。”秦致遠掰開揉碎了說。

亞瑟·柯裏爵士是世界大戰時期加拿大軍團的指揮官,世界大戰期間,總人口800萬的加拿大人派出了60萬人的軍隊參戰,結果6萬人陣亡,17萬人受傷,因為損失慘重,所以亞瑟·柯裏爵士被加拿大人送上了審判席。

有亞瑟·柯裏爵士的前車之鑒,估計如果世界大戰再次爆發,加拿大人的選擇和瑞士差不多。

至於澳新軍團,那更是一個悲劇,現在澳大利亞政府甚至還沒有付清那些傷亡戰士的撫恤金,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怎麼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