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的富翁
以前,在一個小山村裏,村邊有一間冬不擋風、夏不擋雨的草屋,這是一個貧窮的單身漢的住所。他的屋裏除了一張缺腳的舊床,其它的家具什麼也沒有,更沒有值錢的衣物了。
這一天,窮漢連做飯的米都沒有了,他躺在床上,眼睛望著黑漆漆的頂棚,心裏做著發財的美夢。
他一邊想,一邊自言自語:“我如果有錢,一定好好調節一下生活,每天要吃山珍海味,要吃玉液瓊漿,絕不像有的吝嗇鬼,把錢捏在手裏,不會花錢,隻會掙錢、攢錢。我如果有了錢,不但自己可以揮金如土,而且可以用錢去做慈善事業,讓所有的窮人都能過上好日子。”
窮漢這樣想著,朦朦朧朧地似乎要睡著了。這時,他感到枕邊上有人和他說話:
“聽了你的話,我很希望與你做個好朋友,我可以幫助你實現美夢。”
窮漢一瞧,不認識此人,但好像在什麼地方見過,這人又對窮漢說:
“我為你設計了一個好辦法,這裏有個錢袋,袋裏有一塊金元,記住,隻有一塊金元,這次你是否發財就看你自己的了。這隻口袋,無論你從中拿出多少金元,它裏麵仍然有一塊金元,但是,有一點需要告訴你,如果你認為掏出的金元夠你用的了,你就要把錢袋丟到湖水裏,否則,金元袋將失去魔力。”
窮漢認真地聽完這些話,將信將疑地點點頭,心想:
“這人說不定是神仙或魔鬼呢。”
那人真的給窮漢一隻口袋,眨眼不見了。
窮漢伸手去口袋裏取金元,果然有一塊金元,他試著拿了出來,再去摸口袋,果然裏邊還有一塊金元,窮漢樂壞了,不斷地從口袋裏往外掏金元。
整整一天,窮漢連吃飯的事都忘了,一個勁往外掏金元直到第二天,他餓得有些頭昏眼花,才不得不停下來去要了一點兒飯吃,然後,又坐在那兒掏金元。
金元已經堆成一個小山了,窮漢想把口袋丟到湖裏,可是剛走到湖邊,又後悔了,把錢袋又帶回家,繼續往外掏金元。
年複一年,日複一日,窮漢始終沒將錢袋扔到湖裏。窮漢變得很老了,又生了病。有一天,窮漢實在動彈不了了,最後望著金元堆離開了人世。
蹩腳樂隊
有一天,森林裏的小猴子冒出個想法,要建立一支森林樂隊,給這寂靜的森林增添一些熱鬧氣氛。
小猴子就立刻聯絡別的動物,有自知之明的都搖頭說不行,後來,小猴子隻好強拉硬扯地把笨頭笨腦的老熊和驢子,還有好說話的山羊請來了。
這四位樂手找來了樂譜,還有幾把提琴,它們坐在森林裏的一個空地上開始演奏,有的拿小提琴,有的操中提琴,老熊拿了把大提琴,它們蠻有信心地拉著。
琴聲毫無章法地響著,沒有一點樂感,吵得人心煩。
“停下來!停下來!”小猴子尖聲喊著。它自己也覺得實在不像是在演奏,純粹是在胡鬧。
小猴子自作聰明地說:
“這樣子演奏不行,太難聽了。我看是因為咱們坐的位置不對,聽說人家正式樂隊裏演奏員的位置排列是很嚴格的,咱們也應該排一下。”
“怎麼排呢?”老熊甕聲甕氣地問道。
“就這樣吧,大提琴坐在第一位,小提琴坐在大提琴的後邊,中提琴坐在大提琴的對麵,怎麼樣?”小猴子又自作主張地指揮著。
這樣,三位樂手遵照猴子的安排依次坐好,重新拉起那不堪動聽的琴聲。
可是,它們的演奏仍然不是優美的音樂,而是刺耳的噪音。
“停!快停下來!”驢子也自作聰明地喊起來。
“我看這種坐法不對,我想應該是排成一排,那樣會更整齊,演奏起來聲音會更優美。”驢子自以為發現了竅門。幾位演奏員又按驢子的建議重新排列好位置,然後,又開始了演奏,琴聲仍然那麼難聽,沒有一丁點起色。
這時,剛巧夜鶯從這裏走過,它們急忙向夜鶯請教:
“我們有不錯的樂器和樂譜,怎麼就是演奏不出像樣的音樂呢?”
“你們是有不錯的樂器、樂譜,可是樂手不過關,你們對演奏方麵的知識知道得太少。”夜鶯毫不客氣地教訓道。
傻瓜和影子
從前有一個人很傻,傻到與自己的影子過不去,一心一意要把影子抓住。
影子,怎能抓住它?他一個勁兒跑步往前蹲,他追影子,影子也追他,有人見他白費勁,出於憐憫規勸他,“不要再跑了,快趴下,你想要把影子抓住,它在哪?就在你腳下,隻需你停步,一彎腰就能捉住它。”
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到處把幸福找,曾記得某人說得好:“你到處去把幸福找,哪知道,正是為此迷心竅,恰好把幸福失掉。”
且聽我好言規勸,準能把幸福找到:
“不要貪心不足,不要奔波流離,
把握現在,幸福無限。”
高傲的馬
有一位富翁,他有一匹非常英俊的高頭大馬,富翁把它打扮得十分華麗:套著金製的馬籠頭,背上放著裝飾得非常華麗的鞍具,鞍上配著用金絲繡成的絲綢坐墊。馬看主人將自己打扮得如此華麗,也就變得非常高傲自大起來。
有一天,馬被拴在一處籬笆邊上,它便咬斷了韁繩,嘶叫著逃跑了。沒跑多遠,正好迎麵過來一頭驢子,背上馱著沉重的大口袋,一步一步地艱難地走著。馬口含著嚼子,嘴角湧出泡沫,老遠就大發雷霆地喊道:“給我讓開!是誰叫你如此無禮,都不懂得給我趕快讓路?你是馬上滾開,還是等我來揍死你,然後讓人來把你拖走?”
驢子吃了一驚,趕快讓開路,半句牢騷都不敢發。
這匹馬一躍而過,飛快地竄進灌木林。可是,就在它衝過灌木林飛奔時,它的小腿骨受傷了。從此,它再也不能作為坐騎使用了。它的主人卸下了那金製的馬籠頭和鞍具,並將它賣給了一個車夫。從此以後,這匹馬不得不天天拉著板車幹活了。
一天,驢子又碰到這匹馬,驢子喊道:“你好啊,朋友!你怎麼也到這裏來了?呀!你的金籠頭呢?你那閃閃發光的絲綢坐墊呢?我怎麼沒有看到?喔,親愛的朋友,你一定要記住一個真理:高傲自大是會受到懲罰的。”
烏龜和智慧
有一隻烏龜很傻,遇事心裏沒底。別人同情它,告訴它去搜集“智慧”這樣會改變它的處境。烏龜拿著一個大沙罐出發了。曆盡千辛萬苦的烏龜終於把大沙罐裝滿了,烏龜很自信地認為它已經擁有了全部智慧。
它認為這些智慧必須供它單獨使用,因而害怕有人會把它的沙罐偷了去。“我怎麼辦呢?”它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我把沙罐藏在哪兒呢?”它想了又想,突然有了主意,“對了,爬上樹去把沙罐藏在樹枝當中,就沒有人能找到了。”
於是烏龜用兩臂提著沙罐試著爬樹,爬不上。它試著用左臂提著沙罐,還是爬不上。它又嚐試用右臂提住沙罐,但仍然爬不上。這時候,它的兒子一直在旁邊看著。“爸爸”,小烏龜突然喊道,“爸爸,你為什麼不把罐子背在背上再爬樹呢?”
烏龜對兒子笑笑,“小家夥,你懂的比你老子還多嗎?”但是,它試著把沙罐背在背上,真奇怪,它爬上去了,而且沒費多大力氣。
烏龜坐在樹枝上,抱著大沙罐,他不由得感歎萬分。“真想不通啊!”他自言自語,“我以為已經把所有的智慧都收集到沙罐中了,但是我的兒子卻具有我所沒有的智慧。”
烏龜決定舍棄大沙罐,一鬆手,大沙罐就摔破了,那些“智慧”重新在大地上四處飄散。
禿頭和蒼蠅
從前有一個人頭發掉光了,成了一個禿頭。
有一隻蒼蠅很不知趣經常騷擾那個人的頭部,這令那個禿頭人很惱怒,忍不住便往頭頂拍打蒼蠅,但一直都未曾得手。他生氣地又一次向蒼蠅拍去,還是沒有拍死它。蒼蠅便嘲笑這個禿腦袋的人,並繼續捉弄他,使他更加生氣。最後,這個人憤怒了起來,說:“你這個小醜,為什麼嘲笑我?僅僅是因為我為了抓你而打了自己嗎?你想一想,即使我在自己頭上拍十次,對我來說什麼都沒損失,但是,我隻要有一次打中你,你就死定了。”
有一些小人一直意識不到自己的危險有多大,而當別人有了一點點損傷時就相當敏感。
紙和墨水
一天,一張紙同另外一些紙張,一塊兒躺在桌麵上,突然它發現身上寫滿了字。一支筆,蘸了最黑的墨水,在它上麵寫了一大堆字。
“你能不能少讓我丟人現眼?”那張紙生氣地對墨水說道,“你已經用你這些可怕的字跡沾汙了我,你已經永遠地把我給毀啦!”
“等一等!”墨水答道,“我並沒有糟蹋你呀,我是用字布滿你身上,現在你已不再隻是一張紙了,而是一封信啦,你成了人類思想的監護者,你已變成了一份有價值的文件了。”
墨水沒有欺騙它。沒過多久,有人來清理桌子,他看都沒看就把桌上那些紙摞到了一起,準備投進火爐裏,就在這時,他一眼瞥見了那張寫滿字的紙。接著他改變了主意,把寫滿字的紙收好,把其他紙燒掉了。
藤蔓
因為有樹籬作依靠,藤蔓才有機會往上生長、攀登。
當它攀緣到了樹頂,向四周一望,看到在路的另一邊圍有另一道樹籬。
“啊,我多麼想到那邊去啊,”藤蔓說,“那邊的樹籬比這邊的更大更美。”
藤蔓伸出了雙臂,一點點地向對麵的樹籬爬近,最後到達目的地時,抓住了一枝樹丫,興奮地把它纏住。
沒過多久,一些路人經過這條路時,看到了藤蔓擋住了他們的去路,便毫不猶豫地把藤蔓扯了個稀爛。
雲雀
雲雀所居住的森林裏住著一位隱士,隱士年紀很大了。
有一天,有兩個使者,前來拜見這個老人,求他跟他們一塊到他們主人的城堡去,因為他們的主人病得很重。
老人帶著雲雀,隨那兩個使者一塊去了。一到城堡就被帶進病人的房間。
四個醫生正在搖著他們的頭,竊竊私語著。
“我們已經無能為力了,”那個醫術高明的醫生喃喃地說,“噢,他要死啦。”
那個年老的隱士,站在門口,看著那隻雲雀。它正棲在高高的窗台上,專注地凝視著那病人。
“他會恢複健康的。”那隱士說道。
“你這個沒有地位的老頭,怎麼能如此斷言呢?”醫生們都異口同聲地叫起來。
病人睜開了眼睛,看到那隻雲雀正在望著他,就振作著微笑了起來。
他的麵頰一點一點恢複了血色,他的氣力也逐漸恢複了,使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吃驚不已,他說:“我覺得好點啦。”
過了一段時間,城堡的主人,完全康複。他決定親自到森林裏去感謝那隱士。
“不要感謝我,”隱士說,“是這隻雲雀治好你的,”他補充說,“這雲雀是一隻非常神奇的鳥兒,當它在病人跟前時,要是
它掉轉頭,不望著他,這就意味著沒有希望了;但要是它望著那病人,像它望著你那樣,就是說這病者是不會死的。事實上,正是用望著病者的辦法,雲雀幫助你康複了。”
正像這隻神奇的鳥兒雲雀一樣,高潔美德的愛是不會去望醜惡陰暗的事物的,隻會去找尋高貴完美的事物,這鳥兒的家是百花盛開的園林地帶,美德的家是高尚的心。
隻要擁有愛,那麼這個世界就存在著光明。光明可以渲染愛,愛能夠感染光明。纏綿的愛與明亮的光明永遠同在。
狐狸和鬆鼠
鬆鼠在一棵大樹上休息,這時它看到了一隻狐狸正朝大樹下走來。鬆鼠很熱情地向狐狸打招呼:“表哥,你最近好嗎?”
“鬼才是你的表哥!”狐狸回答說,“我親戚中從來沒有像你這樣可憐的小矮子。你到底是誰?究竟有什麼本事?”“這,”鬆鼠答道,“我可沒有多少本事。不過,要是有人來抓我,我便能爬上最高的一棵樹的頂端躲起來。”
“這確實算不上什麼本事。”狐狸說,“我的本事比你大多了。”
正在這時,獵人來了,他還帶著一條獵狗。鬆鼠一看,立即爬上樹頂,躲到樹梢中間;那隻狐狸卻被獵狗抓住了。鬆鼠很擔心狐狸的性命,急忙對狐狸說:“表哥,快使出你的本領來呀,獵狗快咬死你了。”狐狸哪有什麼本領,它早被獵狗吃掉了。
兩隻青蛙
亞洲寓言京都住著一隻沒見過世麵的青蛙。
“京都真是好地方啊!”京都青蛙說,“可是,據說大阪那地方又熱鬧又繁華,真想到大阪去玩一趟。對了,好事快做,我得馬上上路。”說著,京都的青蛙背起飯盒,朝大阪走去。
在大阪也住著一隻青蛙。有一天,這青蛙說:“大阪真是個既熱鬧又繁華的地方啊!不過,據說京都是個古都,是一個旅遊聖地,真想到京都去玩一趟。對了,說走就走,我得馬上上路。”說完,它準備好飯盒,然後,把飯盒掛在脖子上,開始了它的旅行。
在京都和大阪之間有一座高山,京都的青蛙和大阪的青蛙就分別從北邊和南邊開始攀登這座高山。要是不穿越這座高山的話,就無法到京都或大阪。
“啊,觀賞大阪多麼快活啊!”京都的青蛙一個勁兒地攀登著說。
“啊,觀賞京都多麼快活啊!”大阪的青蛙也一個勁兒地攀登著說。
它們正從兩個不同的方向不停地攀登著。可是,沒想到兩隻青蛙竟在山頂上碰頭了。
“你好,你好!”
“呀,你好,你好!”
兩隻青蛙相互寒暄了一番。
“你拿著飯盒上哪兒去啊?”
“我是京都的,我想到大阪走一趟。你拿著飯盒到哪兒去啊?”
“呀,不瞞你說,我是大阪的,我想到京都走一趟。”
“啊,是嗎?辛苦,辛苦!”
“噢,彼此,彼此。”
兩隻青蛙這麼說著。
“那,就讓我在山上眺望一下大阪吧!”京都的青蛙說。
“那麼,也讓我在山上眺望一下京都吧!”大阪的青蛙說。
於是,兩隻青蛙踮起腳尖,仔細地眺望著遠處的城市。
“怎麼,原來大阪是個和京都一模一樣的地方啊,嗨,早知道這樣,又何必不辭勞苦地趕來逛呢。”
京都的青蛙剛說完,大阪的青蛙也叫了起來:
“哎,怎麼搞的,原來京都是個和大阪一模一樣的地方啊,嗨,早知如此,又何必特地趕來逛呢!”
因為它倆都踮起了腳尖,所以長在它們腦袋瓜上的眼睛,看見的都是各自居住的城市。
這時,兩隻青蛙肚子都餓了,它們在山上打開帶來的飯盒,匆匆地吃完後說: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回去吧!”
於是,兩隻青蛙便各自朝著自己的家鄉走去。
從此以後,京都的青蛙一直這樣對別人講:“大阪原來是個和京都一模一樣的城市啊!”
大阪的青蛙呢,也是一直這樣跟別人講:“京都原來是個和大阪一模一樣的城市呀!”
母親的心
兒子看到母親老了,認為她是一個大包袱,便決定將母親背到荒山野嶺把她拋棄。一路上母親不斷折下樹枝丟在路上。她兒子十分奇怪,問她為什麼要這樣做,母親回答說:“這樣的話,你回家就不會迷路了。”
名字和綽號
村子裏有一個高傲的地主,平時驕橫跋扈,村民們都對他恨之入骨,暗地裏經常給他取難聽的綽號。
他家花園裏種了一叢棋樹,人們就給他起了個綽號,叫做“棋樹地主”。
他知道了這個綽號,認為這是對他的嘲弄,便把棋樹叢全砍了,以為這樣一來就不會再有這樣一個討厭的綽號了。
可是,樹叢砍掉了,還有樹樁呢!人們又開始稱他為“樹樁地主”。
這個綽號也傳到了他的耳朵裏。他火冒三丈,吩咐立刻把樹樁連根掘掉。可是樹樁沒有了,地上還留有一個大坑呢!於是,人們又叫他“樹坑地主”。
麵對村民們的騷擾,地主氣得大病了一場,從此臥床不起。
井中的盲龜
有一隻海龜想到陸地上走動走動,便離開了大海,開始在陸地上行走,海龜一不小心,掉進了一口深井裏。深井裏住著一隻盲龜。盲龜問海龜從哪裏來的。
海龜說:“從大海裏來。”
盲龜一生住在井中,一點兒也不知道什麼是海,一聽見它的新朋友說起海,便在井中走了一小圈問道:
“海有這麼大嗎?”
海龜答道:“還要大。”
於是盲龜環遊了全井的三分之二問道:“海是否這麼大?”
海龜答道:“還要大得多呢!”
盲龜於是問道:“那麼,海有這個井大嗎?”
海龜答道:“當然,大多了,簡直沒法比。”
於是盲龜又問道:“如果這話是真的,那麼,海究竟有多大呢?”
海龜答道:“你一生除了這井之外,沒有看見過別的地方,你目光太短淺了。至於說到海呢,即使你耗費了許多年的光陰,你還不能遊過它的一半,更不用說到達它的邊界了。所以它是絕對不能跟你的井相提並論的。”
盲龜冷冷地說道:“你別騙我了,你所說的海根本沒有我這個井這麼大。”
笨蛋和鼓
有兩個人天生就愚鈍,別人都叫他們笨蛋。這兩個笨蛋有一天看到別人在敲一個鼓,他們聽到鼓聲咚咚地自內向外發出,便一口咬定有人在裏麵打鼓。於是他們觀望了一會,當打鼓的人走開的時候,他們便在鼓的每一麵各穿了一個洞,把自己的手伸進鼓去。他們兩人的手在鼓內相觸,並緊緊地抓住對方,兩人同時叫起來:“我捉住他了!”
於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說:“兄弟,這個人可算是一個頑固的惡漢。他的手抓住了我的手,我一點也伸不進去。”
另一個人說:“兄弟,我這邊也一樣,一寸也伸不進去。”
他們就這樣相持不下,還以為各自抓住了鼓中人的手。
打鼓人又回來了,看到兩個笨蛋的奇特舉措,感到非常可笑。於是,打鼓人把真相告訴了他們,那兩個笨蛋這才恍然大悟,收回了自己的手,而那麵鼓再也不能敲打了。
割肉百兩補肉千兩
從前,有一個昏庸的暴君,聽信讒言,下令士兵捉拿暗地裏說他壞話的人。士兵們無根無據捉不到人,隻得捉了一個公正廉明的賢臣去用刑。那刑罰是剝開背脊,割下一百兩肉來。不過,接著就有人證明,說這個賢臣並沒有詆毀過國王,國王於是很後悔,覺得既然冤枉了他的臣子,就得大大地償還他的損失,於是他立即命人拿一千兩肉去補他的背脊。不料,那個賢臣在夜裏還是呻吟叫喚,痛苦萬分。國王聽得很不耐煩,就跑去責備那個賢臣:“你還叫什麼呢?我取你一百兩肉,現在十倍還你,你還嫌少麼?你不覺得你太過分了嗎?”那位賢臣,沒有力氣回答,旁邊有人替他回答說:“哦,國王呀,假如有人把國王的頭割去,然後還給國王一千個頭,國王的頭還能夠再回原位嗎?”國王這才恍然大悟了。割別人的一百兩肉然後補償別人一千兩肉,如果這樣的邏輯存在的話,那早就沒有了割肉的人了。
智者和他的學生
東方有一個智者收了兩個好學的學生。一個月過去了,智者想考考他的兩個學生。於是便拿出了兩枚銀幣,一人分了一枚,說:
“我給你們的錢不多,但是要你們立刻買件東西回來,把這間黑暗的房間完全塞滿。”
這真是個難題呀!一塊錢能買什麼東西呢?怎麼可能買許多東西把這大房間塞滿呢?
盡管如此,兩個學生還是跑出去買東西去了。
沒過多久,他們都回來了。
一個學生把那枚銀幣買了許多幹草,叫人運了回來,這個房間就被許多幹草塞滿了。但是智者搖搖頭,並不稱讚他。房子都被幹草塞滿了,人住哪裏呢?這樣使房間變得更加黑暗了。
另一個學生卻隻花了半個銀幣,買了一盞油燈回來。他把這盞燈點著了,房間裏立刻亮了起來,什麼東西都看見了。這個學生叫道:“先生!我已把這房間用燈光塞滿了。”
智者拍了拍那個學生的頭,大聲說道:“你真聰明。”
駱駝和豬
駱駝和豬相遇,它們都互相吹噓自己個子很好。
駱駝說道:“好的,如果我說的話沒道理,那麼,就把我的駝峰割下來送給你。”
豬說道:“如果我說的話沒道理,那麼,就把我的鼻子割下來送給你。”
駱駝說:“讚成!”
豬說:“同意!”
它們走近一所花園,園的四周圍以矮牆,矮牆沒有洞。駱駝站在牆的這邊,它的長頸伸入牆內,把園裏的植物吃了不少,它的早餐就解決了。於是它譏諷地對豬說:“現在你願意身材高還是矮?”豬這時正站在牆角下,連園裏的好景色也看不見。
隨後,它們又走到了一所花園,園的四周圍以高牆,開了幾個小矮門。豬由小門進園去了,它在園中盡量地把植物吃了一個遍,然後走了出來,對駱駝笑道:“現在你認為身材矮好,還是高好?”駱駝這時正站在園外,無法進去,因為園門太矮小了,對此,它無可奈何。
駱駝和豬最終還是想明白了,它們不再計較對方的個子了,一笑泯恩怨,都說:“存在就有理由。”
鬼屋
有一間破房子,有人訛傳房子裏麵有鬼,經其一說,沒有人敢入屋住宿。這時,有一個人自說膽子很大,對大家說:“我不怕,我倒要看看屋裏的鬼能把我怎麼樣!”於是他就進去住了。當時又有一人,自說膽子比頭一個人還要大,也想進去住宿,於是就去推門。不料那先進去的,以為推門的是鬼,就拚命堵住門不讓他進來;而推門的誤以為屋裏麵真有鬼,奮不顧身,要進去和鬼搏鬥。後來終於推進去了,兩個人相互爭鬥,都以為對方是鬼,又自信自己膽子大不怕鬼,雙方狠鬥到天明。
采珠人
海中有珠,這個發現讓一個大頭目的兒子知道了,於是他便聯合一些商人去采珠。這個大頭目的兒子,對於駕船的方法,讀過很多書,而且記得爛熟,他對大家說:“這一趟,諸位大可放心了,我一切都很在行的。譬如說吧,遇到了礁石,或者海水倒流,那時候的確是很危險的,然而隻要把舵這樣握著,這樣改正方向,這樣拿穩,那就沒有事了。這一切方法,書上都有記載,我現在都能背得出來,不漏一個字。”大夥把他奉若神明,對他的崇拜非一刻鍾才能敘述得清楚。這樣,他們的船就開到海上去了。船上原來有一個掌舵的,到了海上,不幸生了急病,無法醫治,很快就死掉了。於是這個大頭目的兒子就代替了這個掌舵的職務。這時海水形成了一股漩渦。船盡管在漩渦裏旋轉,大家卻隻見這個大頭目的兒子嘴裏念念有詞地唱道:“應當這樣握著,這樣改正方向,這樣拿穩。”這些都不管用,船已經完全地失控,整條船的人都望著那個口中念念有詞的人,最後船被大漩渦吞噬了。
驢子和瓷器
廟裏有一個老和尚準備舉行一次大法會,便吩咐小和尚說:“這次法會,場麵很大,所以用到的碗碟盆盤要很多,你去找一個窯工來吧,我要向他訂做這些東西。”這個小和尚就到城裏麵去找。在路上,他看見一個窯工,正趕著一頭驢子,運了很多瓷器到城裏去賣。忽然那驢子身子一歪,把所有瓷器都摔在地上,全摔碎了。這個窯工就哭哭啼啼,懊惱不止。小和尚看得好不奇怪,就問他說:“喂,你這麼大的人,為什麼哭得像一個小孩子似的呢?”窯工回答說:“我能不哭嗎?這些瓷器,我花了整整一年功夫才做成,這頭瘟驢子,卻不要一分鍾就給我摔光了!我能不哭麼?”小和尚一聽,如獲至寶地說:“這可真是一頭好驢子嗬!你做了一年,它隻要身子一翻就毀掉了!你把它賣給我吧。”窯工正恨不得要打死那驢子,聽見有人要買,著實求之不得,馬上賣給小和尚了。小和尚就騎著驢回去見師父了。師父瞠目結舌,半天才問道:“這是怎麼一回事呀?”小和尚說道:“師父,這驢子的本領比那窯工起碼要厲害一千倍!那窯工一年之間做成的瓷器,它隻身子那麼一歪就毀得幹幹淨淨了。”老和尚一腳把小和尚踢飛了,罵道:“驢子就算花十年苦功也做不成一個瓷器呀!”
青蛙
有一個很大的池塘,裏麵生活著很多青蛙。
池塘裏長滿了蘆葦。蘆葦的對麵是一行楊樹。寧靜的夏天,燦爛的雲霞像琉璃一樣的時候,那蘆葦,那楊樹,那雲彩,映在池中,看上去很美。青蛙終日在池中毫不疲倦地呱呱地叫著。隨便聽時,那不過是呱呱的叫聲,而實際上卻是青蛙在熱烈地演講。
其中,有一隻蹲在蘆葉上的青蛙,好像很有學問似的,正對著許多青蛙說話:
“為什麼會有水呢?那是為了給我們青蛙去遊泳。為什麼會有蟲子呢?那是為了給我們青蛙做糧食。”
“對呀!對呀!”池中的青蛙一齊叫喊。映著雲霞草木的地麵,幾乎都是青蛙,所以那讚成的呼聲當然很大。
這時候,白楊樹下正躺著一條蛇,被那呱呱呱的一片鬧聲驚醒了。蛇仰起頭來,睜開惺鬆的睡眼,望了望那個池塘。
“土地為何而有的?是為產生草木而有的。但是草木為何而有的?那是為了給我們去居住。因此,大地的一切不都是我們青蛙的嗎?”
“對呀!對呀!”
那條蛇聽見那第二次讚成聲時,身體便像鞭子似地挺直起來,輕輕地爬到到蘆葦叢中,眼睛仔細窺望著池中的情形。
那隻躲在蘆葉上的青蛙,還在張開著嘴滔滔不絕地講演著:
“天空是為什麼而有的?是為了要懸掛那太陽而有的。但是太陽是為何而有的?那是為了曬幹我們青蛙的脊背而有的。因此,整個天空不都是我們青蛙的嗎?”
“水呀,草木呀,蟲呀,土地呀,天空呀,太陽呀,既然都是為我們青蛙而存在的,那麼世間萬物都是為我們青蛙而存在的這個事實,就是毫無疑慮的了。”
“為了我們而創造全宇宙的神明,我們不得不萬分感謝。我們要讚美神明!”
那隻青蛙,瞪大了眼睛仰望著天空,張大了嘴:“我們要讚美神明呀!……”
他的話還沒說完,那條蛇便忽地伸出頭來,將這隻滔滔不絕地演講的青蛙咬在嘴裏了。
“呱呱呱,不得了啊!”
“鼓鼓鼓,不得了啊!”
池中的青蛙們正在驚惶萬狀之時,那條蛇咬著那隻青蛙,潛入蘆葦中,不見了。池塘裏一片混亂。年幼的青蛙哭道:
“水、草木、蟲、土地、天空、太陽,都是為我們青蛙而有的。但是蛇呢?蛇也是為了我們而有的嗎?”
“是呀。蛇是為了我們而有的呀。如果蛇不來吃,青蛙一定要繁殖起來了。繁殖了,這個池塘——這個世界就要狹小起來了。因此,蛇是吃我們青蛙的。被吃去的青蛙,是為了多數的幸福而犧牲的。是的,蛇是為我們青蛙而有的。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為我們青蛙而有的。我們要讚美那神明啊!”
一隻老青蛙咳嗽著說道。
國王與村民
有個僻遠村莊,離王宮有二百多裏地。這個村莊有一口井,井水特別甜,國王就勒令這個村莊的老百姓,每天送水到王宮供國王飲用。從此那些老百姓每天疲於送水,勞苦得不得了。於是,就都想逃避這種苦役,準備遷徙。這事讓村長知道了,連忙召集了一個村民大會,說道:“你們都不要遷走,我馬上去請求國王,把二百裏改稱為一百二十裏,那樣你們送水就近得多,不會感到疲勞了。”村長隨即去請求國王,國王恩準他的請求,下令把二百裏改稱一百二十裏。村民們當時得知都很快樂,說現在近得多了。最後,有一個聰明人說從村莊到王宮依然是二百裏路,還是這麼遠,沒有改變一點。村民們仔細一想,都認為這個人說得有道理,又要求遷徙別處。
國王和仙人的眼睛
古時候,有一個愛財如命的國王,他道聽途說有一個仙人已經來到了他的國家,這位仙人法術高強,據說他的眼睛能看到埋藏在地下的財寶。國王心裏萬分快樂,便和臣子們商議說:“我們要想一個方法,叫這個仙人長住在我們這裏,不讓他到別的國家去,那麼我就能夠得到藏在地下的所有財寶,我將比任何國王都富有。”有一個臣子馬上說道:“臣有一個好法子!”卻不肯說出怎樣的好法子,隻立即跑到仙人那裏去,把仙人的一雙眼睛挖了出來,拿回去呈給國王說:“臣已經留下仙人的眼睛了,現在他就是到別的地方去也不要緊了。”仙人的眼睛被挖掉了,他成了一個瞎子,什麼都看不見,就連近在眼前的國王都看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