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界中有一小仙,名曰青石。眾仙友皆喚其“青石仙君”。
青石仙君原本隻是那神山昆侖山頂的一塊樹樁大的石頭,與昆侖山頂眾多的其他石頭並沒什麼不同。若非要說一說,大約是遠古大神時期,神農為遍嚐百草攀至昆侖山頂,覺得累了所以在上邊坐了一坐而已。自此,這塊石頭便貌似沾染了仙氣,風吹雨淋、寒暑交替而不曾有半絲風化。其立於昆侖山頂,集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如此千百年。
後來某一日,有兩名絕世高手相約於昆侖山巔比武。墨衫人將青衫人打至重傷,趁青衫人跪地咳血之時執劍來刺。青衫人勉強提一口氣提劍回刺。而墨衫人卻棄了劍,任憑青衫人的劍從將自己心口刺穿,卻微笑了。青衫人驚詫,繼而抱著墨衫人的屍身哭了好久。之後,青衫人就地埋了墨衫人,移過青石立為石碑,卻並未刻字,僅將墨衫人的劍立於青石旁。青衫人於昆侖山麓隱居下來,每隔兩三天便拎著一壇酒攀上山頂,倚在青石旁默默喝幹。青衫人有時會醉,有時不會醉。醉了的時候抱著酒壇對著劍哭哭笑笑自言自語,最後倚著青石睡著。未醉的時候,則拔了墨衫人的劍放在手中細細摩挲,而後起身舞一陣劍,累了便將劍重新刺進青石旁邊的地上,一個人抱著空酒壇留下落寞的背影漸漸離開。
如此許多年。
那一晚,是青衫人最後來到這裏。一聲不響地迅速喝幹了一壇酒後,提起墨衫人留下的劍舞了一陣,最後一式將劍深深地刺入青石中,僅留下劍柄在外。
之後,青衫人再也未曾出現過。
然則便是這一劍,激活了青石千百年來蘊集的仙靈之氣,從一片混沌中隱約有了一絲靈智。
後太上老君雲遊至此,見此劍中似孕有劍靈,知乃不凡之物,遂拔劍帶回天界。後此劍中之靈化為銀劍靈君,在此略過不提。且說太上老君拔劍的一瞬間,便敏銳地感覺到了青石的異常。然則他停留了片刻,終究是隻帶著劍走了。
那日之後,鬥轉星移。雖昆侖山道路險阻,攀頂之人亦不少見。青石耳濡目染,便也漸漸通了人性。
又有一日,一條白蛇蜿蜒而來,停在青石旁邊,立起頸子吐著蛇信四周張望了一番,見四周再無其他動靜,倏爾化作了一個身著白衣的貌美女子。女子伸出雙手仔細端詳了一會,又抬起手摸摸自己的臉,拉起衣擺左右看看旋轉了一圈,得意又帶著一絲嬌羞地掩唇笑了笑,化作一縷白色流光倏忽而去了。
白蛇離去後過了一會,青石滾了幾滾,於空地上幻化成了一個青衫男子。男子略驚詫地低頭打量了一番自己,抬起手腳看了一番,在山巔四處走了走。然則終究是回到之前青石呆的地方,變回了一塊石頭,一動不動地呆在原地。
若幹年後的某一日,一老道來昆侖山中隱居。每日清早盤坐於青石之上麵向朝陽高聲布道。青石雖不太喜歡被老道坐在屁股下麵,但覺得老道口中所言之物極為精妙。若是趕上刮風下雨不見老道,青石還覺得有些寂寞。
後有一日,老道盤坐於青石之上羽化。青石想起那青衫人和墨衫人,曉得人死了應當埋起來,便化作人形,葬了道士後,又變回石頭,每日回想老道說過的內容。
如是幾百年,青石化作人形,飛天升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