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作詩(2 / 2)

林蕭往下一看,原來是宋浩見林蕭不知道為什麼得了李相國的青睞,心裏很是不忿,認定是李相國受了林蕭的蒙蔽,故決定揭穿林蕭這個紈絝子弟的真麵目,讓李相國人情林蕭不學無術的本質,故而出言相激。

李相國平時日理萬機,倒是沒聽過林蕭往日的紈絝名聲,但見這麼多人懷疑林蕭的才學,心裏很不滿意,有心為林蕭正名,也想聽聽林蕭的詩詞,便沉聲說道;“林蕭,今天詩會許多學子都已獻上自己所作詩篇,你也作一首吧。”

林蕭心道,看來不做一首是不行了,也罷,今日學子眾多,就來一首,洗刷我往日紈絝的名聲吧。

林蕭一拱手:“既然如此,那小子就恭敬不如從命。”說罷,麵向眾為學子,朗聲誦道: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複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靜~~~~~~~~~~~~~~~~~~~~~~~~~~~~~~~~~~~~~~~~~~~~~~~~~~~~~

眾人皆被震的瞠目結舌,這首詩可以說已經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將進酒》篇幅不算長,卻五音繁會,氣象不凡。它筆酣墨飽,情極悲憤而作狂放,語極豪縱而又沉著。詩篇具有震動古今的氣勢與力量,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樂、轉狂放、轉憤激、再轉狂放、最後結穴於“萬古愁”,回應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氣勢,亦有曲折,縱橫捭闔,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寫法,又有鬼斧神工、“絕去筆墨畦徑”之妙,既不是刻意刻畫和雕鑿能學到的,也不是草率就可達到的境界。通篇以七言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極參差錯綜之致;詩句以散行為主,又以短小的對仗語點染,節奏疾徐盡變,奔放而不流易。

許久,李相國長出一口氣,“林公子,看來我還是低估了你的才學啊,你僅憑這首詩就足以青史留名啊。”

張老在旁邊感歎,“此詩豪放極矣,林公子的才氣真是千古無雙。”

旁邊一老者撫須讚歎:“全詩氣勢豪邁,感情奔放,尤其是深蘊在骨子裏的豪情,絕非裝腔作勢者可得其萬一。

另一老者搖頭晃腦品味一番:“首以“黃河”起興,見人之年貌倏改,有如河流莫返。一篇主意全在“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兩句。”

林蕭謙虛道:“各位抬愛了,真是折煞小子了。”

說罷向底下的學子們一拱手:“這隻是小子的塗鴉之作,各位想必有更好的詩作,還請各位多多指點啊。”

底下學子心裏大罵:“你這首詩足以流傳千古,我們上哪找另一首能流傳千古的詩啊。”無一人敢於搭腔。宋浩更是把頭紮的低低的,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心裏一直碎碎念:“你們看不到我,你們看不到我……………………….”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