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沈家小少爺(1 / 3)

江南早春陰雨茫茫,街上行人無幾,一處宏偉大宅沉默在灰沉天空下,顯得格外嚴肅。

大宅後門偷偷跑進個少年和小廝,少年生得粉雕玉琢,即使還沒張開,也能看出不俗之處來,他身穿一件素白長衫,及腰的黑發隻是粗略在腦後插了根玉箸稍稍紮了起來,頗有風流瀟灑的意味,腰間係了一塊無瑕白玉,雖不起眼,但識貨的總能一眼看出那是塊不可多求的好玉——這就是富可敵國的沈家莊裏的五少爺了。

說到沈家莊,世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都說劉家的天下最大沈家的生意最大,傳說當年劉家起兵的時候還是沈家老祖宗提供的軍餉,由此劉家太祖和沈家約法三章:劉家後代不許為難沈家,沈家後代不許考取功名入朝為官,隻要一天還是劉家的天下,沈家就有一天的安寧。太祖目光長遠,怕沈家因功高震主而被自己後人滅門,便寫了旨意刻在禦書房的案上,不得不說太祖長情。從此沈家在生意上飛鵬騰達無所不利,幾乎掌控了整個朝野的經濟命脈。

到了這一代,沈當家更是發揚了老祖宗的產業,沈金陽算是個從商天才,20歲就跟著父親從商走南闖北,父親去世後他以他的實力堵住了眾叔伯的悠悠之口,掌控了沈家。沈金陽作為一個成功的男人,身後有著眾多優秀的女人——正室是沈家世交的小姐,頭一年就給他生了個女娃,第三年生了個胖小子,沈家的嫡長子,也算是傳宗接代無愧祖宗了。妾室有四房,一房是沈金陽的女婢,後來因為給他生了個長女,這個長女是沈老祖宗的長孫女,格外受老人家寵愛,母憑女貴,女婢也當了個小夫人:二房是正室的陪嫁丫頭,生了沈家的二少爺,又生了個三小姐:最厲害的要屬沈金陽在西域買回來的舞姬,也就是三房,一口氣生了兩胖小子,當時愣是把沈金陽唬住了:四房是江南名妓,花入顏,這位女子是個傳奇人物,琴棋書畫樂理詩賦都精通,是江南最大的青樓裏的頭牌——不過她不賣身,那時沈金陽已經年近不惑,聽了這位女子的悲苦往事之後就把她買了回來,納了妾,不過她身子骨不好,常年生病,好不容易懷上一胎,卻難產而終,隻給當時四十多歲的沈金陽留下個白白嫩嫩的小兒子——也就是剛才提到的五少爺,沈從玉。沈金陽把對花入顏的喜愛和愧疚都補償到了兒子身上,因可憐他自幼無母,就過繼給了一房那個小妾撫養,平日來在府上也頗受寵愛,長大一點後居然能從他模樣樣裏看出他那紅顏薄命的美人娘的樣子來,沈金陽疼他,不過他終究不是嫡子,他去世後沈從玉最多隻能分到一點點地產去個偏僻的地方,如果兄弟不念情誼,那他說不定還會被趕出家門。每每想到這個沈金陽就寢食難安,然後又招來自己的嫡子讓他再三發誓以後不會苟刻別的兄弟。他還是不放心,私下存了很多東西在京城銀鋪裏,那邊還有個不小的宅院,是開國時老祖宗的宅子,沈家舉家南遷之後那邊就無人問津了,他想如果將來哪天他不在了,就把那個宅子分給那小子讓他好生在京城呆著,他存在那邊的財物也該夠他無憂無慮生活完一輩子了,而且他有個妹妹在宮裏當著寵妃,有她照應也是不錯的。

規劃好自己小兒子的人生後沈老爺送了一大口氣,大半天不見著他的小兒子還有點想念,就讓人去召喚他來。

那邊沈從玉剛從外麵跑回來,頭發衣服都被沾濕了,風一吹還有點冷,聽到他爹急著見他,擦都沒來得及擦就被帶過去了。

沈老爺正想對他這可憐的小兒子表示一下父愛,沒想到見到之後發現他那兒子一身濕漉漉的,又想起紫玉樓的老鴇說起沈家小哥整天往她那兒跑,惹得姑娘們都不想接客了,當下就沉了臉:“逆子你又到哪去撒野回來了?”

這句話說得中氣十足,沈從玉被嚇了一跳,看到他爹陰沉得像外麵天一樣的臉,當下換了副表情,笑得像隻討喜的狐狸,然後又走過去給他爹捶個背說幾句好話:“我那不是聽說紫玉樓的姑娘精通詩歌嘛,每天在房裏看書那麼悶,而且我就算讀得出來我也不理解啊,先生又回家探親了,我隻能去那邊找姐姐們解惑了。”

沈金陽一聽哼了一聲,語氣不太好:“你靠跟她們喝交杯酒解惑?”

沈從玉皮厚,又繼續笑道:“那不是姐姐們看到我長得漂亮想吃我點豆腐嘛,我去問她們問題,她們拿點好處也是應該的,爹你說是吧。”

沈金陽看了看他兒子的皮相,又讓他想起了那個江南雨一般的柔弱女子,歎了口氣:“你再這麼一事無成下去,過幾年爹去了你靠什麼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