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先幼者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1999年中國進入老齡社會以來,老齡問題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

老齡化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話語。人口老齡化意味著什麼?對城鄉二元體製下的中國人有何影響?國家、政府、社會在養老責任中的職責分擔如何?經濟發展了、社會進步了,老年人能否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我國在建設和諧社會,養老問題作為一個重要的民生問題,如何得以解決?西方福利國家模式在中國行得通嗎?如火如荼的社會工作教育如何本土化?這都是筆者在寫作過程中不斷思考的問題。

隨著書稿的逐漸完成,思路逐漸清晰起來。由於一些實證資料的搜集是多年完成的,所以一些數據和案例也依舊當時的實際“白描”而成,討論和分析部分自然也因此受到很多限製,也請各位專家學者、同行能對此給予諒解。

沒有經費支撐的研究是難以完成的。筆者在調研過程中,得到了浙江省社科規劃項目——“長江三角洲地區居家養老服務業協調發展戰略研究”(09HZCS09Z),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民生項目——“農村老年人的養老支持力研究及社會政策建議”(0706003-I),浙江省委黨史研究室項目——“浙江省老齡事業發展研究”(1006051-I),浙江省教育廳項目——“老年婦女的社會支持係統研究”(20050750)等資助。對上述所有經費資助單位表示衷心感謝!同時感謝浙江省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江蘇省人民政府、浙江省民政廳、浙江省農辦、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浙江省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等有關領導在調研中提供的幫助。

法國小說家杜伽爾說:“一個障礙,就是一個新的已知條件,每一個障礙都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隻要有意願,任何一個障礙都能成為一個跳板,一個反跳的機會。”寫作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跨越障礙的過程。而其中的跨越,是在無數殷切的關懷中完成的。

感謝我的父母——早年的政府機關工作人員,他們給我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受教育環境。感謝我的婆婆!她以中華民族女性特有的善良、堅韌、吃苦耐勞,幫助我代行母親、主婦之責。感謝在美國定居十年的弟弟、弟媳、侄子Dannie、侄女Emily,他們在我赴美訪學期間給我提供了親人甜蜜的關懷。

感謝我的多位師友!我要感謝我博士學習期間的導師鄧偉誌教授和碩士學習期間的導師吳鐸教授,他們的言傳身教,睿智、博學、豁達,使我在為人處事和學術探索方麵都受益匪淺。感謝學界的諸位導師、朋友和同學!他們的授課以及在學術論壇與他們進行的學術交流都使我的學術水平不斷提升。感謝我的兩位國外合作導師:聯合國老齡問題研究所所長Troisi教授、美國社會學大師瑞澤爾的博士——美國天普大學終身教授趙善陽先生!他們為我指點迷津,開闊了我的學術視野。

感謝浙江理工大學的領導對我的關懷、幫助和指導,為我提供了一個寬鬆的寫作環境!感謝我的同事對我工作的支持。本書的部分成果曾發表在有關的期刊,或提交為會議論文,得到過諸多同行的批評指正,在此表示感謝!本書的出版得到了浙江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專著出版資金(2010年度)的資助,在此致謝。同時感謝浙江大學出版社對本書出版的大力支持!

感謝我的先生李一教授,對我的社會學啟迪和諸多家務分擔!從書稿大綱的擬定到最後完成,作為同行,他不厭其煩地為我提出諸多建議。感謝乖巧的女兒李可,總是幫寫作疲勞的媽媽端來一杯咖啡。而李可每周一次的鋼琴課,也成為我在教學、研究、寫作之餘的唯一娛樂。

郅玉玲

201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