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雄(1891~1980年),字誌昂,又名莫寅,祖藉廣東英德望埠莨新。其祖輩於光緒初離鄉別井,遷居浛洸謀生,出身貧苦。在民國期間的數十年戎馬生涯中,驍勇善戰,屢建戰功,參加過著名的黃花崗起義、護國討袁、討伐陳炯明和北伐戰爭,從士兵到將軍,曆任連、營、團、旅、保安司令、師長等職。在國民黨中有“莫大哥”之稱。
義氣豪情“莫大哥”
莫雄出生一個貧困的手工業家庭。6歲喪母,9歲入私塾,12歲便給人放牛割草,當學徒做雜工。13歲時到廣州,在石室神學院當夥夫。通過自學和神學院學生的幫助,開始閱讀《三國演義》、《水滸傳》等書籍,空閑時還常到長堤一帶聽革命黨人的反清宣傳,深受影響。
16歲時,他加入了同盟會,長期追隨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參加過黃花崗起義、護國討袁、討伐陳炯明和北伐戰爭,曆任團長、旅長、師長,在國民黨中被稱作“莫大哥”,與蔣介石共事多年,有生死之交。1925年9月,蔣介石為奪取粵軍大權,借廖仲愷被害之機,逼走老上司、粵軍總司令許崇智。莫雄時任許崇智的粵軍第四軍第十一師中將師長,蔣介石為掃除隱患,將十一師撤編,並強行繳械遣散。莫雄對蔣介石無視革命大局,隻為自己拉幫派、搞山頭的行徑極端不滿,對他背棄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更是強烈反對,以後曾兩次參與張發奎領導的反蔣行動,均以失敗告終。
成立“白皮紅心”機構
1930年,蟄居上海的莫雄在上海巧遇原十一師政治部主任劉啞佛,此時劉啞佛已是中共特科成員,在他的介紹下,莫雄結識了中共地下黨員項與年,並經項與年的引領,與周恩來、李克農取得了聯係。莫雄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但周恩來、李克農認為他留在黨外對革命更有利,便勸止了他。
1933年,莫雄赴南昌,找昔日的老朋友、時任蔣介石南昌行營秘書長的楊永泰,述說自己失業多時,生計艱難,請楊永泰幫忙安排個工作,楊永泰慷慨應諾。幾天後,楊永泰將蔣介石簽署的江西省第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和德安縣長的委任狀交給莫雄,要他在南昌找幾個熟人,一同上任。莫雄說:“在南昌我一個熟人也不認識,要到上海去找。”楊永泰同意。莫雄立即返回上海,找到劉啞佛、項與年等人,將委任狀、組織表交給他們看,鄭重地說:“假如你們信得過我,請你們派共產黨員與我一同幹,我當司令,你們當部下,他要剿共,我要剿蔣。”劉啞佛等人十分高興,把委任狀和組織表帶回去向上級請示。
1934年3月,莫雄負責的江西省第四區剿共保安司令部及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和德安縣政府的班子在共產黨的安排下掛牌成立了,班子成員共90人,而劉啞佛、項與年這樣的共產黨員成了他的“袍澤部下”,。
莫雄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利用“白皮紅心”的權力機構,大力施展自己的政治敘求。他們懲治貪官汙吏,打擊惡霸地主,賑災濟困,扶持農桑,清剿地方土匪、流氓、惡根,並把清剿的戰果冒作“共匪”上報。他們與當地紅軍取得聯係,默契配合。當地紅軍全部轉到外地作戰,當地蘇維埃政權也轉入地下,在周圍地區被“共匪”鬧得焦頭爛額的時候,莫雄的轄區內卻秩序井然,沒了“共匪”的蹤跡。因此被蔣介石考績第一,贏得蔣介石的通報表揚。
使命奉獻關乎國運
1934年9月下旬,蔣介石在廬山秘密召開軍事會議,在第5次“圍剿”的基礎上重新調整兵力部署,並在他的德國顧問漢斯-馮-塞克特將軍的策劃下,製訂了一個徹底“剿滅”中央紅軍的“鐵桶計劃”。該計劃準備集結150萬大軍、270架飛機和200門大炮,“分進合擊”“鐵壁合圍”:以瑞金為目標,各部隊實行向心攻擊,在距瑞金150公裏處形成一個大包圍圈。然後每天攻擊前進5公裏後就修築碉堡工事,嚴密進行火力配係,在瑞金四周構建起30道鐵絲網和火力封鎖線,斷絕交通,封鎖紅軍的一切信息和物資來往,最後將紅軍主力壓迫到狹小範圍進行決戰。
為防止紅軍突圍,還計劃配備1000輛軍用卡車快速運送部隊實施機動截擊,以求在一個月內將中央蘇區的紅軍徹底殲滅。為隱蔽作戰企圖,蔣介石用12個師的先頭部隊在大包圍圈尚未完成前,全力在蘇區四周搶占地盤,迷惑紅軍。
蔣介石對這份“鐵桶計劃”抱有極大期望,他非常自信地發表講話說:“剿共大業,畢其功於此役!”該計劃內容繁多,文件加起來有幾斤重。內有國民黨軍的“剿匪”總動員令、各部隊戰鬥序列、兵力部署、進攻路線、作戰時限安排以及作戰圖表和蔣介石的“剿匪守則”等等。每份文件上都打有“絕密”字樣,並編排了序號,所有官員必須按收件人編號簽字領取文件,保密措施十分嚴格。
廬山秘密軍事會議結束的當晚,蔣介石做夢也不會想到,“鐵桶計劃”的全部絕密材料就到了共產黨手中,“鐵桶計劃”如此之快就被共產黨全部掌握。當然,蔣介石更不會想到給共產黨送出這一“天”字號機密的人,竟是他任命不久的國民黨贛北第四行署專員兼保安司令莫雄。
9月下旬,蔣介石在廬山牯嶺召開軍事會議,“鐵桶計劃”出爐,並於安排部署具體實施方案,莫雄也奉命參會。等軍事會議一結束,莫雄就帶著全套“鐵桶計劃”回到專署保安司令部。莫雄經過反複思考,冒殺身毀家之險把整個“鐵桶計劃”交給中共聯絡員、保安司令部機要秘書項與年。莫雄焦急地對項說:“你趕快交給你們的上級,萬萬不可耽擱!”項與年接過這份關係到黨和紅軍生死存亡的絕密情報,異常感動地對莫雄說:“莫大哥,謝謝你!我代表共產黨感謝你!紅軍不會忘記你!”
項與年地下鬥爭經驗非常豐富,他拿到莫雄給的蔣介石“鐵桶計劃”,立即找來地下黨員劉啞佛、盧誌英商量。當天晚上,3人用密寫藥水把情報上的敵兵力部署、火力配係、進攻計劃、指揮機構設置等要點逐一密寫在四本學生字典上,將作戰圖用透明紙描摹下來,直到天色吐白才將整個“鐵桶計劃”密寫完畢。接著又對沿途敵情進行分析,選擇了從南昌乘車到吉安,進入泰和,再從山區直插興國、於都到達瑞金的較為快速安全路線。然後,項與年對劉啞佛、盧誌英說,自己會講客家話,過關卡比較隱蔽、方便,決定自己親自負責送出情報。上午,項與年便裝扮成教書先生出發了。他進入泰和山區後,項與年發現敵情遠比預想的嚴重。每個村子都駐有進剿的敵軍,所有進出蘇區的道路都被嚴密封鎖,發現可疑之人立即逮捕。項與年見狀隻得在山林中穿行露宿,以少量幹糧和野果山泉充饑。
經過多天的艱難跋涉,項與年變得胡子拉碴、骨瘦如柴,當他到達興國後,發現敵人封鎖更加嚴密,幾乎每個村子都修有碉堡,各山頭路口均有崗哨,青壯年一接近,就立刻被當作“赤匪偵探”抓走。項與年隻好再回山裏尋求時機。時間不等人,心急如焚的項與年終於想出一計,他心一橫,從地上抓起一塊石頭一連敲下4顆門牙。第二天,他的雙腮嚴重腫脹,麵部變得猙獰嚇人,頭發像蒿草一樣蓬亂,衣服也早已被荊棘掛得破爛不堪,完全成了一個蓬頭垢麵、讓人厭惡的老叫花子。他忍著疼痛將4本密寫字典藏在滿是汙穢的袋子裏,上麵放著乞討來的發餿食物,赤著雙腳下山了。沿途敵軍哨兵見了,很遠就捂住鼻子將他趕走,項與年就這樣終於混過了敵人層層哨卡。
1934年10月7日,一位叫花子模樣的人來到江西瑞金黨沙洲壩的臨時中央駐地,被警衛攔在駐地門外,他給警衛說有重要情報要見周恩來,警衛向周恩來通報得到應允之後,把他帶到周恩來辦公室,當周恩來、李克農接過項與年的絕密情報時,幾乎認不出眼前站的老叫花子就是相熟的老部下,感動之情無以言表。周恩來在聽完項與年彙報後,馬上命令紅軍作戰情報部門立即將4本密寫字典複原成文字圖表,認真進行分析研究。周恩來立即向中央彙報,中央決定立即趁國民黨部隊的包圍圈還沒有完全合圍之前,用紅軍小部隊牽製、迷惑國民黨部隊合圍,主力紅軍全部趁國民黨部隊合圍之前,突出重圍,進行二萬五千裏長征。
就這樣,蔣介石一場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重大軍事行動,演成了一場水中撈月的滑稽劇。蔣介石當時正在北平協和醫院住院,接到報告氣得暴跳如雷,連假牙都顧不得戴就立即趕回南昌追查泄密責任人。但是,直到他敗逃台灣的時候,也沒弄清這次泄密的人是誰。從此以後,曆史再沒有給蔣介石任何機會,而是換成了毛澤東的低吟:“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抗戰勝利後
抗戰勝利後,莫雄先後任縣長、專員、“清剿”司令,這時,北江地區的遊擊隊十分活躍,莫雄安排好友(共產黨員)劉強任少校參謀,劉強借此職位,同北江遊擊隊聯係,秘密把情報送到地下黨手中,莫雄還通過劉強將大量的彈藥、物資秘密送到遊擊區。還購買了3000雙膠鞋送給遊擊隊。1948年,莫雄任韶關行政督察專員兼“清剿”司令,這期間他秘密把情報、彈藥、通行證、藥品等物資送給遊擊隊,還設法營救了被捕的5位共產黨員。
1949年解放前夕,國民黨反動派瘋狂殺害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莫雄被懷疑是共產黨員。廣州衛戍司令、軍統特務頭子李及蘭下令逮捕槍殺莫雄,莫雄得到消息後,設法潛逃到香港。
解放之後回到家鄉
葉劍英南下主政廣東時毛澤東特意叮囑要找到莫雄並安排工作。1949年10月廣州解放,中共華南分局第一書記、廣州市軍事管製委員會主任葉劍英得知莫雄寓居香港時,便立即派李學林持親筆信赴香港邀請莫雄回廣州工作。並委任他為北江治安委員會主任,為穩定大、小北江的治安發揮了作用。
土改時,當地農民和土改幹部不清楚莫雄的曆史,要求揪莫雄回英德交群眾鬥爭後就地槍決,華南局有關領導也批準了。在命懸一絲的危險時刻,莫雄緘口不語,隻字不提自己對革命作出的重要貢獻。幸虧有人及時找陶鑄反映了實情,莫雄才得保全。
1956年國慶,李克農副總長派遼寧省監察廳副廳長項與年專程接廣東省參事室副主任莫雄進京參加國慶典禮。葉劍英元帥代表黨中央宴請莫雄和項與年,稱讚他們為革命事業作出的重大貢獻。曾當選為廣東省政協第一、二、三、四屆委員,常務委員及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文化大革命”期間,莫雄身心遭嚴重摧殘,直到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才落實政策。1979年6月,當選為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廣東省政協副主席。1980年2月12日在廣州病逝,終年89歲。
陳寶倉(1900~1950年),字自箴,祖籍河北遵化,出生於北平(今北京)。中學畢業後棄文從武,考入河北清河軍官預備學校,兩年期滿轉入保定軍官學校第九期工兵科,1923年畢業後即在國民黨軍隊中服役,屢以軍功升至中將。1948年春,陳在香港加入地下民革,1949年赴台灣調任國防部中將高參。1950年6月被台灣國民黨以間諜罪殺害。
獻身革命屢立戰功
陳寶倉,祖籍是河北省遵化縣大辛莊,1900年農曆三月初六出生於北京,自幼就勤學好問、聰明過人。他以優異的成績讀完中學後,因家庭經濟拮據而棄文從武,考入河北清河軍官預備學校。兩年後以優秀的成績轉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九期工兵科,1923年畢業後開始在國民黨軍隊服役,屢建軍功,直到升為中將。
1937年初,陳任中央軍校武漢分校教育科長,兼任武漢城防指揮所主任,負責武漢防務。同年8月,日軍向上海進攻,在敵我軍力量相差懸殊的情況下,受命擔任昆山城防司令。淞滬會戰中領導國民黨軍隊堅持100多天,給日軍以迎頭痛擊,為上海及長江下遊的百姓、物資轉移內地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1938年春,參加安徽宣城戰役,遭到日機轟炸結果重傷導致右眼失明。同年6月,日軍以海空軍配合向武漢進攻,眼傷未愈即奉調參加武漢會戰,經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陳誠推薦,出任第二兵團總司令張發奎的參謀長,參加德安戰役,這一戰殲滅日軍2萬餘人,擊斃日軍聯隊長田中大佐。
1939年春,張發奎調任第四戰區司令長官,陳任副參謀長,代理參謀長,負責兩廣軍事政務。司令部初設在韶關後遷廣西柳州。陳支持中共廣東省委主辦的《新華南》刊物,先後為刊物撰寫了《天寒歲暮敵的總崩潰戰》、《我們怎樣擊退進犯粵北的敵人?》、《我對廣東青年的期望》、《中國戰爭與反對妥協討擊汪派漢奸的鬥爭》等重要文章。在這期間陳有機會與共產黨人、文化人士廣泛接觸,成為共產黨的真誠朋友。同年秋,日軍為了封鎖中國出海口,截斷國際對中國的物資支援,以10餘萬之眾,從海南島暗渡,在廣西欽防沿岸登陸,沿邕欽公路攻占南寧,直陷昆侖關。國民政府軍委會調集各路抗日名將及機械化部隊發起總攻,陳負責組織指揮靈山方麵戰役。桂南會戰曆時一年,斃傷日軍4萬餘人,迫使日軍南撤。
發展生產嚴懲走私
1940年秋,日軍占領越南,中越邊境緊張,為了確保第四戰區側翼安全,及時掌握在越日軍動向,陳受命組建第四戰區司令長官靖西指揮所並出任主任,代表張發奎司令處理中越邊境地區軍事政務和越南方麵的重要事宜。到靖西後即調整布防,推行經濟反封鎖,嚴禁、打擊武裝走私,改組國民兵團,創立通訊情報網,開展抗日宣傳,加強軍民聯防,取得嶽圩戰役勝利,斃傷日軍三、四百人。
陳寶倉要靖西,在大抓軍隊訓練、備戰的同時,還大力發展生產,提倡植樹造林,開展體育活動,強體健身。他深知糧食生產是軍民賴以生存的先決條件,故他把糧食倉庫的數目、設置情形,糧食儲備的數量、保管的情形列為檢查的項目,並且把“冬耕推行之程度”單獨列為檢查的一個重點項目。
抗戰時期,日寇在越南高價收購桐油(製作飛機的原料)、銅圓(製作槍炮的原料)和辣椒(製作毒氣的原料)等軍用物資,價格驚人。在靖西,2毛3分錢的銅圓,拿到越南可以賣到9元錢!不法分子為了獲得高額利潤,大搞武裝走私,十分猖獗。連縣長、副縣長都包庇縱容走私而發財,喪盡廉恥,唯利是圖。
陳寶倉到靖西後,群眾反映強烈。他十分震怒,立即發文禁止,並通知各海關,發現情況即刻報告。不久,龍州海關關長艾思平報警,陳主任馬上派部隊馳援,擒獲了走私分子。
越籍少將張佩公是個走私犯頭頭,他支持一些軍事學員從越南運私貨到中國,又從中國收購戰略物資運到越南供給日軍和法軍。有時他們武裝強運過境毆打海關人員,無法無天,民憤極大。
1941年6月,經過明察暗防,陳寶倉掌握了張佩公的確鑿證據及其活動規律後,派部隊在那坡平孟設伏張網,抓獲張佩公。接著又關押了傅鬆,傅鬆是靖西指揮所的特務連中校連長,也是四戰區籃球隊IV隊的主力隊員。IV隊縱橫華南無敵手,傅鬆功勞頗大,深受張發奎、陳寶倉的鍾愛。但傅鬆受賄走私證據確鑿,如何處置,已成眾目之睽。陳寶倉毅然下令將傅鬆和另外3名走私犯正法。執行那天,靖西傾城轟動,萬人空巷,前來觀看陳寶倉主任執法如山的決斷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