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殺呀,兄弟們和這些滿韃子拚了。”“殺啊!”
在一艘船的甲板上麵站著一個十三四歲穿著明黃色衣服的少年,這個少年生的唇紅齒白,加上那一身明黃色的衣服,一看這個少年就是身份非凡。
而此時這個少年站在甲板上眺望著遠方的,認真的聽著前方的動靜,眉頭緊鎖。
“王爺,還是進船艙裏麵休息吧!楊將軍一定會擊退敵人的。”這時一個三十多歲身材高大的將領對著那個少年說道,原來這個少年還是一個王爺。
“本王沒事,本王也相信楊將軍會擊退敵人。”這個少年開口就帶著一股威嚴,但是仔細聽還是能聽出聲音裏的少許稚嫩。
這個少年王爺叫朱尊海,是明朝遼藩光澤王朱儼鐵的獨子,而此時的朱尊海的靈魂已經毀滅了,附身在這句身體上的是一個來自後世的靈魂。
此時的朱尊海內心非常的著急,聽著前麵的炮聲,明顯自己這邊已經快頂不住了,如果一旦清軍殺過來,那自己可就玩完了。
通過這幾天整理的記憶和打聽到的消息,現在是1663年,因為朱尊海打聽到滿清那邊兩年前剛換上一個小皇帝。
1663年尚可喜這個大漢奸親自督師總兵張偉,,率領一個鎮一萬多兵馬進攻盤踞在欽州龍門島的明鄭總兵楊彥迪部。
楊彥迪率領三千多人迎戰,可是戰況並不順利,楊彥迪損兵折將,龍門島外圍已經全部丟失,楊彥迪命令所有人上船準備撤退。
至於朱尊海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裏,那中間可是有一段相當曲折的故事。
楊彥迪,又名楊二,茂名人。最晚從1650年起,楊彥迪既已追隨南明總兵鄧耀收複欽州龍門島,他們這一支抗清的南明軍隊,在龍門島及周圍沿海地區煮海屯田、製舟繕甲,以商養軍,從而不斷發展壯大,使龍門島地區成為南明政權一個重要的抗清基地,也起到聯係鄭成功集團與永曆政權的中轉站的作用。
1650年——1660年的鄧耀、楊彥迪,既在高雷欽亷沿海堅持抗清,又配合李定國的軍隊在1653年、1654年兩度反攻廣東。李定國失利退回廣西後,鄧、楊與從廣東下川島撤防而來的南明淩海將軍陳奇策部聯合,反攻雷州、高明等地。這一時期,鄧耀、楊彥迪的上司是曾任南明永曆政權禮兵二部尚書、先後擔任東閣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的郭之奇,還有巡撫張孝起及數十位南明高級官員也彙聚於此。同期,聚集到龍門島的還有明朝宗室江夏王朱蘊鋏、益陽王朱儼錦、光澤王朱儼鐵等人。
1660年四月,清軍分五路攻打龍門島。鄧耀率軍抵抗失利,龍門島失陷,南明巡撫張孝起被俘後絕食七日而死。南明軍大部潰散,退入安南,鄧耀因遭安南與滿清聯合追殺,被迫退回廣西入居千龍山寺為僧,後遭俘殺(郭之奇是在1659年因道路斷絕從廣西退入安南,後在1661年被交趾土官韋永福誘捕,出賣給清軍。1662年,被清廷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