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2)

唉!”在一幢裝飾精美古色古香的木樓上,一個長相俊美的少年正在眺望遠方的景色,但是在少年的臉上有著濃濃的憂色。唉!穿越了,而且還是穿越成了明朝一位王爺的世子,原本這也不錯,可是卻是一位明末王爺的世子。朱儼珍現在穿越成了明末寧靖王朱術桂的嗣子,為什麼是嗣子呢?因為這位王爺沒有兒子,所以就過繼了益王之子為嗣,取名朱儼珍。說起這位寧靖王朱術桂,那可是大有來頭。朱術桂生於明神宗萬曆四十五年農曆九月廿五(公元1617年10月24日),初授“輔國將軍”,封於荊州。

崇禎十五年(1642年)流寇張獻忠攻陷荊州,朱術桂與惠王以及宗室避居湖中。兩年後崇禎自殺、明朝滅亡,福王在南京稱帝,是為南明弘光帝,朱術桂與兄長陽王入朝,被封為鎮國將軍。隨著清軍南下,朱術桂逃亡過程中與兄失散。當時鄭遵謙從紹興迎奉魯王為監國,因為不知長陽王生死下落,於是由朱術桂襲封長陽王。後來鄭鴻逵擁立唐王為隆武帝,朱術桂奉表慶賀,隆武帝也承認他“長陽王”的稱號。不久朱術桂得知兄長仍在世,上疏歸還王爵稱號,隆武帝遂將他改封為寧靖王,前往方國安軍中擔任督軍。

清軍渡過錢塘江後,朱術桂逃亡,途中與監國魯王會合,後來被鄭彩迎接到廈門。這時隆武帝已死,桂王被擁立為永曆帝,朱術桂前往朝謁,永曆帝命他留在鄭鴻逵軍中。永曆二年(1648年)又命朱術桂同時督鄭成功之師。後來南明勢力逐漸崩潰,隻有鄭成功保持較大力量,並在思明州(廈門)禮待避亂宗室,朱術桂保護魯王朱以海的遺腹子前往投靠,鄭成功以王禮待之,讓他居住在金門和廈門兩島。

永曆九年(1655年),因為永曆帝和鄭成功勢力相隔遙遠,永曆帝特準鄭成功設置六官方便施政,同時允許他委任官職,武官可達一品,文職可達六部主事。鄭成功每次拜封官員,都請朱術桂和明朝宗室在旁觀禮,以示尊重體製。

永曆十六年(1662年),鄭成功去世,鄭經繼位。永曆十七年(1663年),鄭經迎寧靖王到台灣。於承天府府署(今台南市赤崁樓)旁的西定坊建立寧靖王府邸,並供歲祿於朱術桂。朱術桂見台灣初辟,土壤肥沃,便在萬年州竹滬莊(今高雄縣路竹鄉)一帶,墾拓田園達數十甲。

現在的朱術桂可以說是明朝宗室的領導人了,而作為朱術桂的世子本來朱儼珍應該地位崇高的,但是了解曆史的朱儼珍知道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現在是公元1679年,在海峽對岸的大陸,滿清已經取得了對吳三桂的決定性的勝利,康熙現在正是雄心勃勃的時候,而在台灣,鄭氏已經決定放棄大陸退守台灣了,前不久傳來消息滿清有派來了使者來招降鄭氏集團,不過雙方還在為了剃發稱臣登岸這些事上爭吵,朱儼珍知道正是由於鄭氏集團的拖遝最終激怒了康熙隨後在四年後發兵經過台灣。所以現在留給朱儼珍的時間不多了,現在朱儼珍最想要的是發展實力保證自己的小命。如果滿清攻占了台灣那麼自己肯定沒有好果子吃。現在朱儼珍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名義上的父親朱術桂了,別看現在的明朝宗室好像被鄭氏掌握在手中一樣,但是其實不是這樣的,宗室們沒有那麼傻,如果沒有點實力敢跑到這孤懸海外的台灣嗎?特別是朱術桂,早年朱術桂曾經督管過方國安,鄭成功等人的兵馬,手上也有一些兵馬,再後來朱術桂保護監國魯王的遺腹子來台,更是繼承了一部分魯王的兵馬,加起來一共有兩千多人,第二就要數自己的生父益王朱怡鎬了,也有一千多兵馬,要不然那麼多宗室子弟朱術桂偏偏選擇朱儼珍為嗣呢?還不是要聯合起來,不過自己現在不能去找益王,怕引起朱術桂和朱怡鎬的兩邊的互相猜忌。現在朱儼珍想要一隻屬於自己的兵馬,哪怕是一兩百人都行。想到這裏朱儼珍迫不及待地就跑下樓了,想要從父親哪裏要到兵權光考自己一個人是不行的必須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