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戚先生(1 / 2)

季微今年25歲。

她認識戚先生大約有一年了,在一年間她一直在研究著這個瘦得像枯柴一般的老人。戚先生是金陵一所高校的教授,平日裏除了周末,最多的時間都消磨在了學校偌大的圖書館裏。季微一直沒弄明白一名心理學教授為何會對圖書館有那麼大的興趣。作為一名圖書管理員,她每天都能看見戚先生腋下夾著一本厚厚的筆記本,帶著像瓶底一般的老花鏡,踏著清晨的露水走進圖書館,然後在夜晚閉館時仿佛很累的離去。

她對戚先生好奇的開始是在某天傍晚,當她收拾好所有的桌椅,打掃好地麵上學生們留下的不多的雜物時,餘光卻瞟到了在層層書架的堆疊中,有微光透出。季微好奇的走上前去,看見了那個每個工作日按時報到的老人依然匍匐在閱覽室的書桌前,桌上暈黃的燈光將他的臉上的皺紋照得分明。在前兩天同事的口中她知道這個老人是學校裏頗有名氣的心理學教授,但當同事說起他時卻是一臉詭異。

戚先生已過耳順之年,也曾去過世界各大高校以交流先進的學識經驗。校方極為看重這位資曆高深的老教授,花重金將他留在了學校,偶爾教導資曆不強的老師。先生的夫人早逝,膝下無子,孤苦的一人隻有他的學識與他相伴。見得校方不住挽留,便索性在學校安了家。學校占地廣袤,有一湖容納在內,學校便在這湖邊為戚先生建了一座二層小樓,並不怎麼大,卻閑適安逸。按理說戚先生已經沒有了家人,甚至連遠房親戚也沒有一個,但他一到周末都會早早地便離開學校,在校門口買一大束白色百合花,興衝衝地打車離開。

每個周末都如此。然後在周日半夜準時歸來,第二天亦是準時出現在圖書館中。

很多人都猜測戚先生到底在周末去做什麼,有人說是祭拜他的亡妻,但沒有人在祭拜逝者時還那麼興高采烈,就好像自己要去領一份大獎一樣;也有人說得更離譜,說戚先生在周末兩天是去尋找第二春了。這個結論剛一提出就被推翻,誰也不能猜想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學究還能尋找到什麼樣的第二春;最詭異的就是最後一種說法:戚先生每天在圖書館看得都是殺人,刑偵,犯罪心理之類的書,他是在一周中研究一個絕妙的殺人手法,然後在周末……

總之,關於戚先生的傳言在學校愈演愈烈,最後似乎演變成了一種靈異的傳說,讓學生們都不敢靠近湖邊的那幢小樓。學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戚先生更不在意,每天除了圖書館就是圖書館。

所以在那天傍晚看見戚先生後,季微平時就愛胡思亂想的腦海裏,最先浮現的的同事悄聲對她說的那些傳言。

戚先生身邊堆滿了書,她悄悄走上前看去,果然像傳聞中的一樣,大多是犯罪心理學或者一些刑偵案例。季微好奇地看著,戚先生的表情時而沉思時而糾結,好像他遇到了一個極大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