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戰列艦經典戰例(5)(1 / 3)

這次有效的攻擊使“提爾普茨”號遭受重創,德國海軍不得不把它拖回卡亞峽灣進行修理,坎寧安哪能容忍它有絲毫的喘息機會,於4月24日又策劃了代號為“行星”的攻擊,可惜天公不作美,惡劣的氣候使機群無法起飛,計劃不得不被迫取消。5月15日,“勝利”號和“暴怒”號航空母艦派出了27架“梭魚”式轟炸機,由大批“海盜”式、“海火”式戰鬥機護航,撲向卡亞峽灣,但由於天空還是陰雲密布,在盲目亂炸一氣後空手而歸。7月17日,英國皇家海軍動用“不倦”號和“可怖”號航空母艦,發起代號為“吉祥物”的猛烈攻擊。但由於“提爾普茨”號放出大量煙霧作掩護,又一次幸運地避開了飛彈,94架飛機隻炸沉了一艘油船和一艘拖輪。8月22日,5艘航空母艦再次發起攻擊。98架飛機分成兩個攻擊波,接連光顧了“提爾普茨”號,但是由於煙障遮擋,攻擊效果微乎其微。

“提爾普茨”號之所以如此頑固,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它擁有厚重無比的裝甲。在它的中部主甲板下,有長約150米的裝甲帶,裝甲硬化層達203毫米之厚,將彈藥庫、主機艙、主鍋爐艙等要害部位全都保護起來。這樣,即使“提爾普茨”號艏艉部分受創,也照樣能浮在水麵上。在代號“鎢”的攻擊作戰中,英軍雖然嚴重破壞了“提爾普茨”號鋼甲外部設施,殺傷艦員438名,但它12.5英寸厚的裝甲板還是奇跡般地經受住了英機轟炸,居然沒有一處被擊穿,看來720公斤的重磅炸彈也無法結果它的生命。

1944年9月,美軍在太平洋戰場發起戰略性反攻,勝利的號角讓坎寧安心急如焚,他一心想要除掉“提爾普茨”號,以顯露英國皇家海軍的威風。可是,狡猾的德艦就是龜縮在泊地不動,鄧尼茨的目的非常明顯——用“提爾普茨”號拖住英國本土艦隊,使其不敢輕舉妄動,分散盟軍兵力。

正當坎寧安一籌莫展之際,一位海軍參謀建議,既然艦載機已經無法再掛更重的炸彈,不妨讓空軍的“蘭開斯特”式重型轟炸機試一試,也許它的重磅炸彈可以炸沉“提爾普茨”號。9月初,當坎寧安把這一設想告訴英國皇家空軍時,很快得到了空軍的爽快答複。他們調來了赫赫有名的第5轟炸機部隊的617飛行中隊。該中隊由清一色的“蘭開斯特”式重型轟炸機編成,以擅長轟炸戰略目標名揚英倫三島。用中隊長泰特中校的話說:“沒有我們617中隊炸不毀的目標。”(

泰特的自信不無道理,因為第617中隊確實有自己的“殺手鐧”。一是該中隊的轟炸機投彈裝置上普遍安裝炸彈自動瞄準器,可以進行“超前計算”,以彌補飛機的高度、速度、風速、空氣溫度和空氣壓力帶來的種種影響,命中率相當高;二是“蘭開斯特”式能攜帶5.5噸重的特製大炸彈,這種炸彈即使稍微偏離一點目標,其威力也和直接命中一樣,其投下時的速度超過音速,能穿過厚厚的鋼筋混凝土層。

1944年9月15日,泰特率領第617飛行中隊和配合行動的第9飛行中隊,出動27架飛機對停泊在卡亞錨地的“提爾普茨”號進行了第一次轟炸。但是,由於德軍搶先施放煙霧,將“提爾普茨”號牢牢遮住,英國轟炸機隻能盲目投彈,大多沒有奏效,隻有泰特中校投下的5.5噸炸彈命中敵艦,巨大的爆炸力將“提爾普茨”右舷炸開了一個9.7米寬、14.6米長的大洞,洶湧的海水湧進破洞,使艦艏吃水增加了2.4米。鄧尼茨得知情況後下令:不再修複“提爾普茨”號,設法將它開到位於阿爾塔峽灣西南角的特羅姆瑟,用作海岸浮動炮台。因為根據希特勒的命令,入侵挪威的德軍準備在這一帶抗擊盟軍登陸。“提爾普茨”號火力凶猛,可以有效地封鎖出入特羅姆瑟的航道。

10月15日,“提爾普茨”號在拖輪的幫助下緩緩駛出卡亞錨地,它根本沒有想到,英國偵察機早已遠遠跟在後麵,10月29日晨,泰特中校率領32架“蘭開斯特”式轟炸機再次從沃西默思基地起飛,開始對“提爾普茨”號實施第二次轟炸。然而天公不作美,不知從哪裏飄來的一大片陰雲遮住了瞄準視線,再加上德艦炮火猛烈,英機胡亂扔下些炸彈後倉促返航。

兩次襲擊未果,泰特中校著實有些惱火,慢慢冷靜下來後,他認真總結了經驗,認為要想置“提爾普茨”於死地,首先必須要有個好天氣,其次要在敵艦施放煙霧前發起攻擊。11月12日,西北風將多日不散的陰雲吹得無影無蹤。天還沒亮,泰特中校就率領第一隊飛機起飛了。這一次,29架轟炸機沒有編隊飛行,而是單獨飛越挪威海岸,造成偵察飛行的假象。直到8時15分,轟炸機群才在特羅姆瑟東南方集結,再次編成4隊,在3270米至5000米高度上,向目標逼近。

9時38分,英機進入“提爾普茨”號主炮射程,艦長榮格見勢不妙,一邊施放煙霧,一邊命令前甲板的6門381毫米主炮開火,企圖將英國轟炸機群一舉摧毀。但是,他們的行動太遲了,泰特率領的第一攻擊群像是長了眼睛,一顆炸彈筆直落下,悄無聲息地鑽入“提爾普茨”號前甲板的巨大炮塔,將幾十噸重的炮塔掀到半空,另一顆炸彈鑽過左舷鍋爐艙上部的裝甲甲板,將左舷外板炸開了一個大洞。緊接著,又有數顆炸彈命中“提爾普茨”號,使其左舷中部67米長部位進水,“提爾普茨”開始向左傾斜。9時52分,曾經讓盟軍聞之色變的“北方孤狼”終於底朝天地躺在沙洲上,1000多名德軍官兵被悶死在艙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