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水患(下)之龍肉香不香(1 / 2)

為什麼在麵對難題時,有的人一籌莫展,而有的人卻很有辦法呢?

若能做到事事有辦法,那可算得上一神人了,誰不想成為一個有辦法的人呢?

下麵就說說“有辦法的人”是怎樣煉成的吧。

其實也很簡單,隻要具備以下兩點,人人都能成為“有辦法”的人。

一,處處留心。

二,觸類旁通。

解釋一下:所謂“處處留心”者,就是要在生活學習中能做到善於觀察勤於記憶即可。

而“觸類旁通”,則是讓人能做到舉一反三也,比如,如果會用竹子造筏,那麼也可以用木頭塑料等一切漂浮於水上的東西來造筏。

實事求是講,可凡算是一個“處處留心”的人,但“觸類旁通”尚還稍有欠缺。

望著天上的明月,可凡正想著碎大石的辦法。

沒有大型的施工機械,而想以人力把屁股下巨大的石頭運走,則必須先分割或破碎它,據以往所見所聞,碎大石不外乎有四種辦法,1,炸藥炸,2,胸口碎大石用鐵錘砸,3,切割機切,4,濃硫酸腐蝕。

但這四種辦法在眼下卻沒有一種是能拿來用的,火藥據說是到秦始皇時期,某個煉丹家才不小心發明的,還要再等幾千年呢,鐵錘也要到西周才有,切割機和濃流酸更是癡人說夢……

媽旦,落後的原始社會,想做些造福與民的事咋就這麼難!

既然想不出辦法,那就暫不想了,有時“想辦法”也象找東西一樣,你急頭巴腦翻天覆地的怎麼也找不到,但卻往往不知何時突然又冒出來了,說不定何時靈光一現,這好辦法便妙手偶得啦。

就此洗洗睡吧,那邊幾個不識愁滋味的家夥已呼嚕一片了。

……

“嘩嘩,嘩嘩。”

怎麼有巨大水聲,難道這堰埂已被人扒開了?不可能呀,在這上麵睡的好好的,沒感到有啥動靜,肯定是在做夢中。

但“嘩嘩”之聲,越來越大了,可凡連忙睜開眼睛,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情。

身邊的大紅也聽到了動靜,他一躍而起,雷厲風行。

天已微明,晨曦中,水麵上有薄霧升騰,四下看去,卻又波瀾不驚,無啥動靜。

正暗自疑惑間,忽見不遠處兩條巨大水注衝天而起,一個旋轉,又倏忽鑽進了水裏,雖在轉瞬之間,可凡也能略略分辨,這是兩條如水蟒一樣的東西,但絕對不是水蟒,水蟒沒有這麼大的,而且也沒有頭上長角的,身上長爪的!

臥槽!這豈不是傳說中的龍嗎?還真有龍呀,不親眼所見,還總以為是古人杜撰的呢,現在想想,“葉公好龍”的故事,那麼活靈活現,豈能是瞎編地呀!

正所謂:積水成淵,蛟龍生焉。這絕對是兩條蛟龍無疑!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初次見麵,新生事物,是敵是友傻傻分不清楚,但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的道理都懂,趁它們還在水裏,三十六計走為上,同誌們撤呀!

但向哪裏撤呢,兩邊高山陡峭如刀削斧砍,東邊則是十幾米的深淵,已無路可逃!

最好的辦法便是阿彌陀佛聽天由命了。

大夥兒一個個心驚膽顫,眼瞪得牛蛋一般盯著水麵。

“千萬別出來呀!”

“好在淹死了吧!”

“天靈靈,地靈靈,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

千言萬語,難表此刻害怕的心情。

但該來的,必定要來,蛟龍可不象有些人冒個泡就走,它們早起是來覓食的,勤勞的夫妻倆,不但自己要吃飯,還有幾個孩子嗷嗷待哺哩。

在離堰埂二點五米處,蛟龍夫婦,毫不客氣,無所顧忌的破水而出,它們懸停在半空,張牙舞爪龍須飄飄地瞪著嚇呆的人們,它們在做著選擇,熟重熟輕,誰香誰臭,在獵物多的情況下,捕殺者也往往犯難,選擇強迫症蛟龍也患。

它們足足審視了二十五秒,才確定了目標,一個是伶倫,白白淨淨,一個是可凡,細皮嫩肉,看來它們的審美觀與人的大致相同焉。

“你先。”“你先。”兩龍還挺客氣的推讓一番。

渾身泛紅的那條首先發難,它是條公龍,對待此新奇的獵物,它決定先作個示範一一它尾巴一甩,便撲向了可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