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謝對手——超越競爭對手,戰勝競爭對手,幫助競爭對手(1 / 3)

美國商界有一句名言:“如果你不能戰勝對手,就加入到他們中間。”競爭越來越激烈,越來越殘酷,但競爭越來越智慧,越來越理性。重要的一點,就是競爭不再是“你死我活”,而是更高層次的競爭與合作,追求的不再是“單贏”,而是“雙贏”和“多贏”。

當“競爭”成為這個時代的主題,如何看待“競爭對手”就成為一個重大命題。顯然,把你的競爭對手視為遊戲的雙方而非敵人,更有利於激發你的創造性和進取精神,也更有助於你妥善處理每個層麵的競爭關係,甚至從中獲得出人意料的收益。

1.成長路上不能沒有對手

人生不能沒有對手,沒了對手,就沒有了競爭的意識,你將變得孤獨,失去激情,你就沒有了進步的動力,就會失去你一生的精彩,所以我們要感謝我們一路上的對手。

與人打交道時,我們要感謝對手。因為我們的進步和成熟,是在與對手的較量中逐步積累的。沒有對手,就沒有人生的超越;沒有對手,你的生命就會走向沒落。

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是,真正使你成功、讓你堅持到底的,真正激勵你、讓你昂首闊步的,不是順境和優裕,不是朋友和親人,而是那些常常可以置人於死地的打擊、挫折,甚至是死神,這一切都是你的對手贈予的。

曆史上,羅馬帝國因沒有了強大的對手而分崩離析;東方的強秦,建立不久就迅速覆滅,顯然也與缺乏敵人的威脅有關。由此可見,有了對手的存在,一個國家才能居安思危,反而能生存下來;對個人來說,有了對手的存在,我們的生命衝動才被激發出來,於是有了頑強的戰鬥力和生命力。

比如,對於上班族來說,所麵臨的對手可能是你的上級、你的下級或是你的同級,他們總會給你很多麻煩,你得時刻小心,甚至你會覺得身心疲憊。但是你要感謝你的對手,因為正是他的存在,使你更加有鬥誌,正是這種鬥誌,讓你充滿激情地完成一個又一個的目標,讓你逐步走向成熟。

當你取得成功的時候,你還是要感謝你的競爭對手,因為你的勝出,正是他們的失敗所換來的,你的精彩正是有他們的襯托。當沒有了對手的冠軍,你的勝利將失去了意義。

成長路上不但不能沒有對手,而且應從競爭對手處學會聰明的做法,這一直是許多成功人士遵循的信條。比爾·蓋茨曾經明確地說:“一個好員工應分析競爭對手的可借鑒之處,學習他們的長處並注意總結避免重犯競爭對手的錯誤。”從競爭對手處你可以學到更聰明有效的辦法,幫助你快速迅捷地作出反應,采取更精確無誤的措施,這確實是一條成功的捷徑。

2001年,微軟副總裁李開複來北京,發布微軟新開發的Windows XP。與媒體記者聚會時,李開複給記者們講了一個故事:微軟有一個班子,專門分析競爭對手的情況,包括什麼時間推出什麼產品,產品的特色是什麼,有什麼市場策略,市場的表現如何,有什麼優勢等,微軟的高層每年都要開一個會,請這些分析人員來講競爭對手的情況。

微軟為什麼要這樣做?記者當時都是這樣去猜,微軟這種做法,是為了分析競爭對手的“破綻”。但是李開複的說明非常出乎記者的意料:微軟此舉是為了向競爭對手學習,從競爭對手處學會更聰明的做法。

微軟是一個成功的典範,這樣成功的公司還這樣謙虛地向別人學習,當然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大度和可敬。更重要的是,他們是為了學習競爭對手的長處,總結競爭對手的成功經驗,吸取競爭對手的教訓,避免重犯競爭對手犯過的錯誤,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競爭能力,打敗競爭對手。

微軟從來不羞於學習競爭對手的優點,並且從競爭對手那裏學會了許多更聰明的做法,這是微軟的一大長處,也是其成功的關鍵。對於競爭對手,是通過學習超越他,還是通過對抗打擊他,是員工能否在21世紀職場競爭中站住腳跟的一種選擇。

因此,要想戰勝競爭對手,要想在社會中生存,一個重要的手段,或者說一個重要的課題就是“向競爭對手學習,從競爭對手處學會更聰明的做法”。

(1)對敵人感恩

回顧你走過的路,你會驚奇地發現,真正促使你成功的不是順境和優裕,真正讓你堅持到底的不是朋友和親人,真正激勵你讓你昂首闊步的不是金錢和榮譽,而是那些常常欲置你於死地的打擊、挫折或死神。感謝你的敵人,是它們給你醞釀了一個又一個生命的春天。

(2)在自省中進步

“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敵人”,每一個人在先天性格上都有一些缺陷,隻是你不願承認失敗是出於自己的缺點,這種“不願當輸家”的防衛心理很容易讓人理解,但如果你對自己的缺點渾然不覺或者不知反省,結果就會把自己一步一步推向輸家的角色。

(3)善於研究對手超過你的高明之處

當競爭對手在工作方法和態度、工作成績、為人處事等方麵超過你時,你就要研究對方為什麼能做到這些,其中必有高招。把這些招數弄清楚,這就是學習。在這些招數的基礎上,結合個人的特點,再加上自己的招數,這就是創新。

在這種不斷的學習和創新中,你將不斷前進、成長,趕上或超過競爭對手。

人際專家忠告

每一個競爭對手都有自己的優勢,向競爭對手學習,除了學習這些優勢外,更重要的是從中學到適合自己的東西。時刻關注競爭對手,從競爭對手處學會更聰明的做法,避免他們的錯誤,才能超越競爭對手,戰勝競爭對手。

2.常懷一顆“取經心”

社會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錯過了與一個能夠給我們以教益的人交往的機會,實在是一種莫大的不幸。”確實是這樣,隻有虛心好學,不恥下問,才可能廣泛接觸各方人士,甚至與競爭對手建立非同尋常的關係。

其實,一個人沒有追求和奮鬥目標,就不可能發現競爭對手的存在;一個人缺少取經心,又怎麼可能主動向競爭對手學習各方麵能力呢?隻有刻苦努力,才能打拚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有進取心,才能保持一顆活力四射的“取經心”。

時刻準備著學習他人的優點和長處,吸取他人的經驗和教訓,才能願意和敢於向競爭對手取經,這是不斷改進工作、不斷學習的原動力。

比如,在職場上,必須通過刻苦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工作業績和升職機遇,為此就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實現,也就是要有顆進取心。有了進取心,才能想著把工作做好,才能有向競爭對手學習的願望和動力。

我們常常聽說這麼一句話:一個人最大的危機就是沒有危機意識。一個平庸的人不會有危機意識,不會懷有取經心,他習慣渾渾噩噩,無所事事,不懂得競爭與發展。

王軍和王峰是藝術係的同班同學,王軍畢業後因為父親的關係,進入了某報社擔任美術設計工作。不甚如意的王峰,每次看見王軍在報上刊出的作品,就痛罵報社隻認人情,不長眼睛。

但是,原本繪畫技藝遠不及王峰的王軍,由於報社的工作環境好,王軍有很多優秀的同事可以請教,並能經常接觸到最新的理念與作品,加上自己虛心向美術編輯部主任和優秀的美編同行學習,幾年後樹立了自己獨特的插畫風格,闖出了不小的名聲。

王峰終於不再譏諷王軍,因為長久地怨天尤人,使王峰由一時的懷才不遇,變為了真正的外強內虛,作品的水準已經遠遠落後於王軍了。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王峰由於缺少取經之心,不尋找自身的原因,而是看到王軍的一點優勢而為自己開脫,不思進取,自甘墮落,最後遠遠落後於本不如自己的競爭對手,也就不足為奇了。

懷有取經心並不意味著急功近利和不擇手段,相反,應該在競爭中保持心理穩定,樹立“人人都有成功的機會”這一觀念。

個人的力量是微弱的,隻有全方位觀察周圍環境,做到心有萬象,能夠容納競爭對手,能夠放開胸懷,事業和人生才會趨向完美。如果一個人心中沒有他人,不能容下萬物,就是自私的、狹隘的,即便取得一時成功,也最終落到競爭對手身後。

常懷一顆取經心,虛心好學,是向競爭對手學習需要的基本心態,隻有這樣的人才善於向競爭對手學習,能夠接受來自競爭對手的批評和挑戰,快速成長。

(1)建立對競爭對手的跟蹤係統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隻做到了解競爭對手,還遠遠不夠,必須深入研究競爭對手,才能及時、動態把握對手的一舉一動,從而采取靈活的應對措施。

為此,許多成功的大企業都建立了對競爭對手的跟蹤係統,這裏既有來自各個渠道的關於競爭對手的情報,也有專門人員對情報的分析總結,在此基礎上提出有建設性的指導意見,幫助大老板進行商業決策,提升決策質量。

(2)及時發現自身的不足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一個缺少取經之心的人,不會尋找自身的問題。他們不思進取,自甘墮落,最後遠遠落後於本不如自己的競爭對手,也就不足為奇了。

沒有取經心,就不能從競爭對手的身上看見自己的缺點,發現自己的不足,而是沉迷於對外在環境的抱怨,看不見別人的進步,最後落後於人而被淘汰,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3)保持足夠的危機意識

我們常常聽說這麼一句話:一個人最大的危機就是沒有危機意識。一個平庸的老板不會有危機意識,不會懷有取經心,他習慣了渾渾噩噩,無所事事,不懂得競爭與發展。

樹立危機意識,懷有取經心是學習競爭對手的基本心態。可以想象,一個商人沒有追求和奮鬥目標,怎麼可能發現競爭對手,又怎麼可能主動向競爭對手學習各方麵的能力呢?善於取經,才能愈加卓越。

人際專家忠告

常懷一顆取經心,將競爭對手當做老師和偶像,是一種氣度,也是一種超越技巧。一個人從平凡到卓越,需要積極的心態、明確的目標,還有堅定不移的毅力,隻有一步步往上攀登,才會最終抵達高峰。反之,沒有取經心,就不能從競爭對手的身上看見自己的缺點,發現自己的不足,而是沉迷於對外在環境的抱怨,看不見別人的進步,最後落後於人而被淘汰,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3.站在對手肩上發展自己

科學家牛頓有一句名言:“如果我比其他人看得遠,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經驗告訴我們,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在他人的基礎上發展是不可替代的成功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