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一座充滿傳說的城市。雖然目前的城池大小並不能和洛邑和新鄭相比。但是真正讓人驚歎的則是這座城市的郊外,斑駁的遺跡如同一塊塊路標,向所有來到商丘的人無言訴說著這塊古文明發源之地。
相傳自從遠古的燧人氏在此發明了“人工取火”,炎帝、顓頊、帝嚳都曾在這裏建立城市。商丘之名來源於商朝的祖先——帝嚳之子契曾葬於此,契由於和大禹一起治理天下大水,深受人們愛戴,當時他擔任五行官的“火正祝融”,因此更是被人們稱作“火神”。
蹇氏行會坐落於商丘城東南的一處遺跡旁,雖然這處遺跡在地麵上隻剩下幾塊磐石,但是其地下則是一處古墓。這座古墓雖然不大,一同陪葬的也隻有一些陶器和玉石而已。墓地早已被蹇氏行會“開發”的一處不剩,但蹇氏行會並沒有搬運其中任何一件物品,而隻是將所有墓穴中的記載全部破解。
墓的主人沒有姓名記載,但是其功績卻會永遠被人記住。他是萬千“治水者”的一員,這些治水者為大禹勘測了中原九州的山川大河。擁有了這些資料的大禹才沒有走上他父親鯀的失敗之路,改圍堵為疏通,比如鑿開洛邑旁的一座大山,讓黃河可以暢流無阻。
但是後世的記載隻是簡單的書寫成“大禹”的功績,“大禹”其實是無數無名奉獻的人們用生命鑄就的一座豐碑。當然,如今這塊地的擁有著並沒有僅僅把它當做緬懷古代先賢的一座墓誌銘,而是通過這處遺跡又集結了一群“無名氏”,創造了另一個著名集體——蹇氏行會。
蹇氏行會的總部,如同這遺跡石塊的附屬物一樣,謙恭的圍繞石碑建立。整個行會最輝煌的部分就是由這幾塊大石頭做成的“景觀花園”和旁邊一座高高聳立的闕,預示著古墓的入口。一群人從古墓中走出來,都是一副肅穆的神態。
“古人的功績實在太偉大了,簡直不可思議。這種工程放在如今也很難做到啊。”一位年輕小夥子讚歎道。“是啊,沒想到這裏竟然記載著完整的“中山經”,我也隻是在我們家族宗廟中讀過一小段。”一位威嚴的男人也麵露讚歎之色,“多謝蹇叔大人讓我們大開眼界。”
“哈哈,奚朋大夫太客氣了。我這一個小小行會能迎來齊國的司馬才是蓬蓽生輝啊。”被稱為蹇叔的中年人很客氣的回答,這位正是蹇氏行會的首領。如今的齊國在國君公孫無知的殘暴統治下國力大衰,早已經沒有先祖薑子牙的威名了。但是蹇叔從來隻看對方本身的品質,而從不看國名和家譜。看到這兩位品行優良的大夫,讓蹇叔想起了前不久逃難而來的虞國大夫百裏奚
“實不相瞞,蹇大人。此次我們前來正是為了齊國的將來做打算。”年輕的大夫叫做賓須無,樣子有些拘謹。但這位年輕人知恩圖報,一絲不苟的性格深受鮑叔牙的讚賞,認為他適合和自己一起輔佐公子小白。
“哦?我隻聽說齊國剛剛平息內亂,其他的事情並無聽聞啊。”進入正題之後,蹇叔也換上了商人的麵孔,臉上的笑容未有一絲變化。“兩位請隨我前去迎賓閣一敘?”眾人便開始向那處景觀花園旁的小閣樓走去。
“我們是為了……”賓須無耿直的回答到,卻被奚朋打斷,“齊國現任國君昏庸,國人和大夫們都很期待有新任國君上任。”奚朋拱了拱手。
“原來如此,若要有明君上任,蹇氏行會定當攜禮前去祝賀,與齊國百姓同樂。”蹇叔樂嗬嗬地說,“不過千萬不要像宋國新國君一樣,弑君奪位才好。”
賓須無臉色一沉,不知道如何接下話題。奚朋很自然的說“雖然貴國穆公仁義,將國君之位傳於其弟殤公。但是這位殤公卻十分好戰,十年內發動十一次戰爭。華胥大夫將在鄭國做人質的公子馮迎回繼任新君,這無可厚非。”奚朋也就順勢將話題轉到了宋國。
賓須無心中有些不悅,這華胥大夫因為貪圖同為大夫的孔父嘉之妻的美貌,竟然謀殺了孔父嘉。殤公大怒,華胥大夫恐被降罪竟然發動政變,連殤公也一齊謀殺了。這種人奚朋大夫竟然拿出來做例子,難道不怕蹇叔嗬斥我們是非不分嘛?
“哦?這麼說奚朋大夫也想從別國接太子回齊國接任王位嘛?”賓須無一陣驚訝,這兩人的對話自己怎麼跟不上節奏呢?自己還是太年輕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