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守信狂奔數裏,在生鐵鋪見到正焦急等待的匡胤等三人,石守信將他們另拉到個僻靜角落,將今夜經過詳細告知。
韓令坤聽見公孫燕失手被擒,萬分焦急,當下便要闖入鐵肩寺救人。匡胤連忙攔住道,連你二哥都不是對手,咱們前去還不是白白送命。
韓令坤急道,難道眼看著燕兒被抓不成?
石守信道,聽總倫語氣,是想得公孫家的家傳劍笈,看來燕兒一時還性命無虞。
肖卓道,人一定要救,但咱們必須得商量個法子才成。
韓令坤氣急敗壞地說,法子,法子,等你想出來,燕兒早沒命了。
眾人知他掛念公孫燕安危,一時也找不話來安慰。石守信恨聲道,都怪我,不該讓燕兒留下,現在這樣子,我有什麼臉去向師父交待。
匡胤道,目前不是自責的時候,你說那總倫好象與燕兒父母頗有淵源,到底是怎麼回事?
石守信道,我也不清楚,隻知那妖僧認得燕兒父母和她家家傳劍法,且頗為忌憚。隻可惜燕兒年幼,未得精通公孫劍法。
肖卓問道,這公孫劍法是怎麼回事?
石守信道,師父當年曾向我提及,公孫劍法乃公孫世家一脈相傳,公孫世家源自遼東,興於漢代,世受朝廷封賞,魏晉時為司馬氏所滅,族人流落中原。其家傳劍技一百零七式,招數精奇。在唐時,其後人公孫大娘融前代精萃,從中提煉而創出“公孫十八式”,並以此而名動四方。
趙匡胤道,公孫大娘應該是個女子吧?怎麼其後人也都姓公孫呢?
石守信道,你不說我都差點忘了,公孫家自公孫大娘開始便隻將劍技傳女不傳男,公孫家的女子皆是招男入贅,若生男則隨夫姓,生女仍姓公孫。
肖卓道,那公孫十八式應該是適合女子所使的劍法了。
石守信道,正是,師父曾言道公孫十八式變化無窮,威力巨大,有鬼神莫測之機。他昔年與燕兒父母忘年論交,曾相互切磋武藝,對這公孫劍法一直是讚不絕口。
匡胤道,方才你說那總倫對公孫劍法頗有忌憚,咱們能不能利用這點唬他一唬,趁機把燕兒救出來。
石守信苦笑道,咱們幾個人中除了燕兒誰還會公孫劍法,連她都被擒了,何況我們。
肖卓道,燕兒不是沒學會嗎?你把她交給你的公孫劍笈拿出來,我們四個一人學幾招,隻要能令總倫分心,說不定能救出燕兒。
石守信心想也隻好試試了,拿出公孫劍笈,是一張薄薄的絹冊,大概十數頁。打開扉頁,上麵寫著四句話“公孫劍法,天下無雙;劍式十八,妙用內藏”字跡娟秀,想是公孫大娘親筆。接著每一頁上畫了一個招式。旁邊有蠅頭小字詳加注解。四人將其粗略翻了一遍,自起劍式“燕飛”到結劍式“斂衽”,分為前六式、中六式和後六式共一十八式劍招。
肖卓對石守信道,“石二哥,這裏數你武功最高,不如由你來照圖演示一遍罷。”
石守信便依圖所示,詳作比劃,一路動作下來,肖卓捧腹大笑,韓令坤怒道,燕兒都這樣了,你還有心思笑。
肖卓解釋道,我是看石二哥使出這劍招時,姿態扭捏,極是古怪,所以忍俊不住。
石守信想想自已方才形象,也不禁莞爾道,這公孫劍法本為女子所設,我又隻觀其形,未得其神,的確別扭。肖兄弟身材瘦小,說不定倒可一試。
肖卓也不推讓,起身道,要我照著圖形來學,恐怕有些吃力,不如還是由石二哥在前比劃,我們三人依葫蘆畫畫瓢吧。
於是石守信站前,四個人一起習練。這公孫十八式乃公孫大娘從家傳一百零七式劍法中去蕪存菁、精心編練而成,以奇招巧式補女子先天力量之不足,講究閃、挪、奇、襲四字,重在避實就虛、以弱勝強,不與敵硬拚硬打,而是用奇妙的身法與敵周旋,再從出奇不意的角度突然進攻,因此昔日公孫大娘能憑此劍技而名震四方。
匡胤跟著練了一陣,並不得要領,卻見肖卓在旁騰挪靈動,自然之極,石守信道,肖兄弟,你對劍法可比我領悟得快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