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孕期維生素A缺乏或過多也可導致先天缺陷。孕婦因嚴重缺乏維生素A導致失明,所生嬰兒可表現為無眼或小頭畸形;而孕期服用大量維生素A製劑,將可導致所生嬰兒發生腎積水或雙側輸尿管先天畸形。孕婦嚴重缺乏維生素D時,可影響胎兒的骨骼發育並造成牙齒發育缺陷;孕期嚴重缺乏維生素D時,新生兒出現先天性佝僂病。葉酸缺乏將會嚴重影響母體內胎兒大腦神經的生長,因而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後果,如神經管畸形。神經管畸形是無腦畸形、脊柱裂等一係列疾病的統稱,在我國平均每6分鍾就會出生一例,居世界首位。大多數神經管畸形兒在出生前就已死亡,少數存活下來的,也會終身殘疾,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國內外的研究發現,胎兒唇胯裂以及先天性心髒病與葉酸缺乏也有關。孕婦嚴重缺乏維生素B;,可導致新生兒出現先天性腳氣病,嚴重者可引起死亡。
(3)接觸有害(毒)化學物質
這些化學物質有甲基汞(先天性水設病)、多氯聯苯(油症兒)、鉛(流產、不孕、神經損害、神經發育障礙)。硒(骨骼畸形)。甲基對硫磷(死胎、畸形胎兒)、酒精(胎兒酒精中毒症)、一氧化碳中毒、抽煙(低體重兒、流產。發育遲緩、智力差)等。
在生產油漆、製鞋、製藥、橡膠、染料。農藥等單位工作的婦女以及從事噴漆和噴灑農藥的女工,懷孕早期應避免接觸苯、甲苯。二甲苯等揮發性有機溶劑。這類化學物質對早期胎兒有致畸的作用,尤其容易造成子代神經管缺陷、唇跨裂等先天出生缺陷。懷孕早期孕婦要避免呆在剛裝修過的房屋內,也是同樣的原因。男子接觸這些化學品將會影響精子的質量。此外,哺乳期的婦女也應避兔接觸這類化學物質,因為乳母在喂奶時體內的化學致畸因子也可能通過乳汁進入新生兒體內。
鉛廣泛存在於汽車尾氣、土壤、水和一些生活用品中,例如炊具、水壺、陶瓷、化妝品等。鉛可影響胎兒大腦的正常發育,因為胎兒大腦對鉛的敏感性比成年人要高得多,因此懷孕早期,孕婦應少到繁華人多的地方,要加強營養,補充鐵、鈣、維生素C和E等多種微量營養素,這樣對胎兒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2.懷孕時遠離噪音、射線傷害胎兒
根據人及動物對物理因素的致畸效應,目前已證實有致畸作用的物理因素包括放射線、超聲波、噪音,以及高熱。嚴重缺氧(高原)和損傷等。
(1)射線
孕婦如果接受射線治療,特別是時間長、劑量大時,會使早期胚胎受到射線損傷,妊娠早期應避免接受大劑量X射線或同位素。如果在孕12周內接受大劑量的放射治療,有可能發生流產、死胎、小頭、小眼、腦水腫等畸形;在孕12周後,胎兒的各器官雖已形成,但是仍在迅速發育之中,孕婦仍需禁止接受大劑量X線放射治療。如果孕婦胸部需要進行X射線檢查,最好也要推遲到懷孕6-7個月時,同時孕婦要避免接受長時間胃腸造影、鋇灌腸等檢查。
(2)超聲波
超聲波診斷已被廣泛應用於婦產科,孕婦自受孕開始到分娩少則進行2-3次,多則進行5-6次超聲診斷。因此,超聲波是否會導致胎兒畸形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目前,國內大量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超聲波對胎兒是安全的,尤其在妊娠晚期。至於孕早期,如果孕婦一切正常,則不必將超聲波檢查列人常規檢查項目。
(3)噪聲
凡是幹擾人們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使人厭煩的聲音統稱為噪聲。噪聲對孕婦有不同程度的不利影響,紡織廠女工在懷孕早期每天接觸噪聲將會加重早孕反應,還可能產生低體重甚至先天畸形。因此,孕婦自己在孕早期應采取自衛措施,少到或不到充滿噪聲的場所。
(4)高熱
高熱的致畸作用是指妊娠時,母體因各種原因導致體溫升高所造成的胎兒先天缺陷。如孕期感染引起體溫升高;高溫環境,如熱水浴、蒸汽浴,烈日下中暑;較強的身體鍛煉;身體接觸電熱器,如電褥、微波、無線電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