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旦學子談心得(1 / 3)

複旦學子談心得

觸類旁通,定能成功

高考中大部分是基礎題和中等難度的題,一定要依據老師推介的精典題集,適量選作。觸類旁通,定能成功

英語:總結出解一類題的思路

我所想強調的歸根到底是提倡舉一反三和事半功倍。這是一個很高的境界,是我們所期盼登上的高峰,如果能登上它自然非常非常的好,即使隻爬到了半山腰,這種正確的學習方法也能使我們得到極大的裨益。

上高一時,我還用初中學英語的老一套,上課聽明白以後,下課把當堂課的單詞一背就放在一邊不管了,結果在第一次期中考試時隻得了70多分。總結一下原因,考試時有些單詞根本沒學過,經常在關鍵的地方理解不了文章的意思,丟分就在所難免了。之後我就注意英語學得好的同學,發現他(她)們在課下經常閱讀英文的文章、報紙、課外書等,並從中記下沒有學過的內容,於是我就從他們那裏學到了這種學習英語的好方法。雖然剛開始做的時候有些不適應,堅持一段時間以後,效果顯著,閱讀文章越來越容易,做起題目來也輕鬆了許多,英語成績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可見吸取他人先進的學習方法是大有收獲的。

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但吸取他人的先進方法,也注意總結自己成功的經驗。

我十分注重自己能力的培養,善於開闊自己的思路。我在做題的時候,從來不搞什麼“題海戰術”,我覺得把一種類型的題目翻來複去地做了五、六遍並沒有太多的意義。我喜歡挑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題目,並且在做題目的同時,總結出解這一類題目的思路,舉一反三,這樣不但節約了時間而且也理清了自己的思路。每做完一道題之後,我總是要再看看是否有其它的方法,爭取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並從中找到最簡捷的思路。

英語的複習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持之以恒,這是一門以記憶為主的學科,但又不隻是簡單的背誦,還要有許多綜合運用,單詞的記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把那些形近、義近、音近的詞放在一起對比記憶。這樣不但印象清晰,而且,能夠應付高考中易混詞彙辨析的題型。另外,作為一門語言,英語的學習還有許多不同於一般學科的地方。比如,在做題時,語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題目並沒有什麼道理可講,就是一種表達習慣,這就要求我們平時多與英語接觸,看英文報紙,聽英文歌曲,多用英語對話等都是培養語感的好途徑。

語文:培養興趣是第一步

對於語文這門功課來說,關鍵在於多看多說,“細水長流”。就是每天都要抽出時間來複習這門課,今天記兩個用法,明天記兩個用法,一年時間下來,是可以將知識掌握得較為牢固的。另外我在複習語文時總是做些記錄。比如我準備了一個筆記本,將語文中的知識塊分門別類,分成語音、錯別字等等類別。在複習時,碰到一個不熟悉的小知識點我就記下來,這樣既是一個記憶鞏固的過程,對以後複習也會很輕鬆。大家不妨試一試。

語文,是一門比英語更要豐富得多、靈活得多的學問。高考向能力的傾向更讓許多學生摸不著頭腦,以往苦練字、死讀書的方法再也跟不上時代的潮流。同英語一樣,語言的學習就是要在老師的指導下接觸大量的語言材料,涵蓋社會各個層麵,包含各種文體。同時,也隻有大量的閱讀,才可能積累豐富的詞彙,寫出生動活潑的好文章。從長遠來說,文學修養也是一個人文化素質的基本體現。

在中學,我的興趣一貫偏向於數理化,以數學為甚。卻一直對語文不感興趣,以致從小學至高中,語文也確實在關鍵時刻——包括兩次升學考試拖過我的後腿。因此,我和我的家人一直擔心語文會在第三次升學考試時再出問題。幸運的是,這種顧慮被證明是多餘的,我的高考語文成績還不錯,也算得上是“紅色成績”了。我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一個重要原因是我遇到了名師;不過,最根本的因素還在於我自己的努力。

我問自己:為什麼語文不能吸引我的注意力?它所有的方麵都很討厭嗎?事實上,我雖然不喜歡語文,但也並不認為它一無是處。我害怕作文,不過我心裏還是有幾分喜歡動筆寫寫文章。我沒有讀過什麼宏篇巨著,《紅樓夢》我三次拿起又三次放下,但我讀了那麼多數理化方麵的書籍,弄清楚一篇文章各個段落裏都說了些什麼還是不成問題的。我的口音受方言影響重,咬不準音,語文第一卷第一大題的第一小題我從來沒對過,不過我聲音宏亮,語感強……一條條梳理過去,我發現自己的語文有很大潛力可挖,某些方麵甚至還能保證拿高分,成為弱項中的強項。我意識到,我對語文並不是如我自己所認為的那樣不感興趣。我完全可以學好語文;事實上,我可以學得很好!

我對語文的興趣培養起來了,或者說,被重新發現了;可很不幸,你沒能培養起你對某一門功課的興趣。你可以學上一整天外語,可一旦拿起某一門課本,你便連一分鍾也坐不住。辦法當然有,可你沒找到;你和老師、父母,兄姊、同學都充分的交流了意見,可他們說服不了你,也幫不上你什麼忙。你是不是最好先把這門課放到一邊不去理睬,等哪一天你突然興趣來了,或者明天、後天就要考試了,再掉頭學習自己不喜歡的課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