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建國想了很久,猛然心裏一動,銀行利率降了,正如老陸說的從另一麵解讀就是:國家在告訴老百姓,現在你們不必將所有的錢存銀行了,沒有多少利息的,該去買東西啦,該去搞投資啦!此刻,國家鼓勵社會上進行投資,利率低意味著貸款的利息也低了,工廠可以花極小的成本來貸款擴大生產,這樣一來公司的股票就值錢了。
想了一宿,次日早上,葉建國和妻子張紅梅商量,最後決定做這生意。葉翔在一旁邊喝著可口的小米粥,邊聽著父母熱烈的討論,沒有發表什麼意見,飯碗遮擋住的嘴角卻偷偷地笑了。
看來,不用他提醒,父母自己也能發現這些商機,有錢了到底是不一樣,信息靈通得很,葉翔咬著脆脆的醬黃瓜暗暗點頭。
張紅梅能同意除了相信自己的男人外,夫婦倆很久以前早有言在先,做生意是有風險的,必須先把養老的錢和兒子將來讀書娶媳婦的錢給留出來,這部分存銀行基本上是不能動的,其他的就隨便葉建國分配使用。
兩人商量著買股票的事情,全然沒發現躲在一旁豎著耳朵偷聽的葉翔。
此刻,聽著父親侃侃而談,有理有據的說辭,讓葉翔覺得有點意外。他心道父親下海不過是短短的兩年時間,就有這樣敏銳的投資眼光,真是非常難得。
隨即,葉翔的心裏不由得生出一絲竊喜,股票當時又名集資券,這可是80年代最快速發財的途徑,比之印鈔票也不遑多讓。不過,現在它多是小資情調的人買來裝逼的,新名詞嘛總有人自以為有文化,趕趕潮流追追時髦,很少有人真正的拿它來投資的。
葉翔卻知道這股票不久就要熱起來,牛市已經為之不遠了。他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發財的良機,本來他就正著急不知怎樣去告訴父親這個消息,現在這個問題就不必了,父親自己就已經想到了,葉翔抬頭看著神采飛揚的父親,眼裏不無驕傲之色。
驀地,一個名字跳進了葉翔的耳朵。
陸雲鵬,從父親的嘴裏聽到了這兩個字,葉翔心裏頭有些訝異,這個人哪怕在後世的互聯網時代,也是如雷貫耳。葉翔頓時就明白了,怪不得父親那麼有眼光,原來背後有高人指點啊。
陸雲鵬是誰關心股市的人也許不知道,但要提起陸百萬,那肯定人人都知道。他可是個了不得的人物,其人生的經曆精彩至極,極富傳奇性。
他是第一個做異地國庫券生意的人,後又率先進入股票市場,緊接著投資實業,創辦科技公司開發炒股軟件,在各個大學和地方做股票投資的演講,就連國內知名學府中華大學光華經濟博士班都有邀請他前去做了經濟講座。
一個人要成功,有時機遇來了就水到渠成,難的是一直長盛不衰,與陸雲鵬同時代的證券公司和交易所的紅人,後來要麼風光不再,要麼早已在股海裏翻船,隻有他如不倒翁般,一直活得很滋潤。
雖說,陸雲鵬之後有點淡出了股票市場,被人批為靠軟件和講座賺取金錢,可回頭想想當年那些風光的人能全身而退的又有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