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轉戰皖江(2 / 2)

這時,葉翔遞了一份《皖江日報》給他,報紙上介紹河肥證券交易所同種的國庫券隻賣100元,比天海低了三塊左右。葉建國略帶深意的瞄了葉翔一眼,葉翔倒是表現的相當坦然,咱聰明你又不是今天才知道。

皖江倒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雖然沒有葉建國自己收來的價格低,賺得多,可是勝在數量大,可以直接去當地的證券所購買,免了在農村到處奔波的辛苦。

全國可以買賣國庫券的大城市,除天海外,最近的就是皖江省河肥市。坐火車的話,天海到河肥隻需要13個小時就可以到達,這樣算起來順利的話,兩天能有一個來回。葉建國經過多方考慮,做好了少賺點的準備,和家裏還有李龍雲商議後,把目光瞄準了河肥市,不久他就踏上了去往河肥的火車。

去了合肥,葉建國才發現由於當地人民生活艱苦急於兌現,大家都在等活錢用,價格竟然比東湖市還要低。每百元債券隻要85元左右,而如果親自去農村收的話,還能更低。葉建國頓時眼睛一亮,他的心裏豁然開朗,果斷的決定轉戰皖江各地,開始一趟趟的往返在天海和皖江之間。

正當葉建國如火如荼的奔波在皖江,各個可能存有大量債券的工廠單位時,久未聯係的錢行長給他帶了一個好消息。

原來,河肥市的工商銀行接到上級通知,不得不買進11.65萬元的國庫券,現在正發愁這筆死錢怎麼用活。銀行也不是慈善機構,不可能白白的把錢壓在這上麵幾年時間,它也急需流動的現金。

葉建國得知後,大喜過望不住的感謝錢行長的大力幫忙,並希望回去後能去錢行長家做客。

隨後,葉建國立即趕到這家銀行,對銀行的人說:“全買下。”

女業務員聽了嚇一跳,趕緊請了經理過來。

經理不相信葉建國有能力吃得下,鄭重其事的對他說:“我們有10萬元,不是1萬元,你聽清楚啦?”

葉建國卻笑了,也不做解釋,將10捆1萬元一紮的錢隨意的放到了桌上,輕鬆寫意的說:“點錢吧。”

桌上那堆錢是如此紮眼,經理和女業務員當時就懵了,這人隨身帶著十萬塊,這也太有錢了。還是經理反應快,跟變臉似的他的態度立馬一百八十度轉彎,滿臉獻媚地把葉建國奉為上賓請進他的辦公室,直言葉建國真是幫了他們銀行的大忙了。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有人拿著現金買下了10多萬元國庫券的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一樣傳開了。

沒幾天,《皖江日報》的記者就找上門來,想對葉建國進行采訪。葉建國無奈隻好講了一通國庫券利息高,支持國家建設等等大道理,並請銀行繼續按國家的規定收購國債券,最後留下一句以後我還會來繼續買就走了。

次日,葉建國又一宿不歇地趕到天海交易所去賣掉,這次辛辛苦苦地買賣國庫券竟掙了3000多元,最關鍵的是僅僅隻用了來回兩天的時間。雖然,這次買進的價格比去下麵的單位收要貴,基本按麵值收購,可是勝在金額大,時間短,效率自然更高。

兩天賺三千,一個月就是接近五萬元,這個數目絕對不低了,就算在後世也是屬於拿高薪的那類人。尤其,在天海工人人均年收入200--300元的年頭,葉建國這兩天的收貨頂得上人家辛苦工作一年,他別提有多滿意了。

可惜,這種好事不是天天都有,葉建國在賺了這一票後,又回到了去各地奔忙著收債券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