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致命的誤判(1 / 3)

第一章

一、致命的誤判

一拐彎上了前門大街,暖雲閣眼看越來越近。

步履如飛的盛同林不禁有些緊張,他又一次想起師父路戈倚的話,難道在這京城最為繁華熱鬧之處,還會真的有致命危險?

昨天,師父讓他回北京城去申老板家取預定的兩塊特製的銅件。師父說,這兩塊銅件是申老板認識的一位天津匠人專門製作,今天才能取到。師父特別叮囑,隻能在晚上天黑以後到申老板的小妾音音家去取,千萬不能直接去暖雲閣。音音原是申老板在水鳳樓的相好,經人撮合,申老板瞞著妻子為她續了身,又在米市口附近買了一處四合院兒讓她住著。師父與申老板關係很好,申老板藏嬌之處隻有極少幾個人知道,師父就是其中之一。而師父在懷柔的新住處,自然也沒有瞞著申老板。

盛同林知道,師父不讓他去暖雲閣,是擔心畢有倫在那兒設了暗探。畢有倫見過他們師兄弟仨,而此人眼光又忒毒,被他看到就一定會被認出來。據申老板捎來的口信,畢有倫在他們忽然由京城消失後,曾專門到暖雲閣打聽他們的去向,並且從年後起經常有幾個不三不四、賊眉鼠眼的人在暖雲閣周圍轉來轉去。

進城時太陽剛落山,他隨便進了一家小吃鋪,要了一大碗麵疙瘩和幾個高粱麵窩窩頭。吃完後看天色尚未黑定,還不是動身的時候,便沒話找話與店主閑聊著。他和其它兩個師弟一樣,十分尊敬師父,凡事從不敢有分毫違拗。

這時,店外有一老者挑著兩頭冒著熱氣的擔子,邊走邊吆喝:“芝麻糕、棗泥糕、山楂糕、栗子糕、桂花糕、杏仁兒糕……數九寒天凍地上走,一塊下肚您熱乎半宿啊!”

他聽出是鄰居祁伯,起身到門口一瞧,果然是,趕忙打招呼:“是祁伯您啦!每天晚上都要轉上小半個北京城,您老身體真夠強實的。”

那祁伯看是他,放下擔子說:“同林,原來你在城裏,那還不快回家看你媽去!”

“我媽怎麼了?”盛同林一驚。

“你媽病了,咳嗽發燒,今兒個下午撐不住躺床上了,你爹趕騾車去天津為老板送貨,估摸著還要兩三天才能回來呢!”

他趕忙謝了祁伯,心神不定往家中趕。到家後,一看母親躺在在床上,額頭滾熱,喘氣粗重,便急忙去隔街一家藥房請坐堂的大夫開了藥。等到母親服了湯藥,發了汗,退了燒,天已大亮。這時,鄰居送來了一碗熱粥,母親喝了後自覺好轉許多。

盛同林心中有事,忙拜托鄰居代為照應母親,說有一急事必須得今天去辦。母親說:“不要緊,我這都沒什麼了。路師父交代的事兒可不能含糊,你去吧!”

等他三步並作兩步趕到音音家時,音音說:“我們當家的去暖雲閣了,你要有急事就得快點兒趕過去,您要是腳步慢了,肯定見不著他,因為他答應朋友今兒個要去豐台幫著看幾塊玉,還不定幾日才回。”

盛同林猛拍了一下腦袋,心中說:“事情怎麼這麼湊巧,這暖雲閣……師父可是明確交待不能去的呀!但是,昨晚已經錯過,今兒早晨要是再取不到東西,師父交辦的事兒就整黃了,那鑄刀的事兒可不能耽擱呀!”他知道這兩塊銅件在這次鑄刀時的份量,因為師父說得再清楚不過,這兩塊銅件往刀柄上一裝,這將要鑄造的兩把刀就會成為天下僅有的稀罕之物。

猶豫一會,轉念想:“畢有倫的人即使在周圍轉悠,也是指望等著師父,畢有倫認識我,可他手下不認識我呀!再說了,我小心些,一發現有什麼不對勁兒就跑,這北京城的胡同兒咱熟呀!”

雖然太陽已升起,但天仍很冷。大街上的店鋪有的開了門,有的還沒開門,就是那開了門的鋪子生意也冷清,各家各戶年前將吃的喝的用的差不多都備足了,出來買東西的人自然不多。路上行人多縮著脖子,手抄在袖子裏,弓著個腰。有的熟人見麵甚至都不將手從袖籠裏伸出來,就兩胳膊抬起上下擺幾下算作揖打拱。有幾個男孩兒打鬧而過,其中一個看到一家未開門的店鋪前掛的金魚燈籠,便頑皮地跳起來用手打。那燈籠自初八日掛出,已在簷下經多日風吹,被小男孩兒一擊,破了一大窟窿,孩子們一陣叫好。小男孩兒在同伴的歡呼聲中,不斷跳起來擊打燈籠,燈籠便一個個像鍾擺般搖晃。就在這時,那孩兒腳下一滑,在凍地上摔了個大跟頭,幾個同伴一邊發出幸災樂禍的哄笑,一邊攙扶起他,又一並呼嘯著往前,不知奔何處玩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