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來就有情感(1 / 3)

人生來就有情感

情感是人類獨有的一種心理狀態,大到對真理的追求,小到日常行為,我們時刻都受到情感的支配,認識了自己的情感,才能認識自己。

1.人的七情六欲

人在認識周圍事物時,常常表現出一定的態度。因為人不是漫無目的地去認識,而總是抱著自己的一定需要;當事物符合自己需要時,就表現出肯定態度;反之,則表現出否定態度。對事物持肯定態度,就體驗到滿意、愉快、喜悅、愛或尊敬的感受;對於事物持否定態度,就體驗到憎恨、不滿意、痛苦、憂愁或恐懼等感受。這些主觀上的體驗就是人的情緒和情感。所以說,情緒、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或對象所持態度的體驗。

情緒與情感常被人們看做同義語,其實是有區別的。首先,情緒比情感更為廣泛。人與動物都有情緒(雖然人與動物的情緒有本質區別),但情感是人所專有的。其次,情緒常由一定情境所引起並隨情境變化而迅速變化,因而不大穩定;情感則很少受情境的影響,較為穩定、持久。如,孩子的頑皮可能引起母親一時性討厭情緒,但這隻是具有情境性和暫時性,因為任何一個母親都不會由於對孩子的一時討厭而失去自己對孩子穩定、持久的墓愛。再次,情緒比情感更具較明顯的外部表現和衝動性;情感則比較深沉、含蓄。最後,情感是在情緒基礎上形成;而情緒又常是高級、複雜情感的表現形式。例如,愛國主義情感是在對祖國曆史、山河、人民、社會製度和各項偉大成就的一次又一次興奮和喜悅,以及對祖國大好河山和人民遭受敵人蹂躪而多次感到憂傷和憤怒的情緒基礎上形成的。而人們在國慶節時的激動與狂歡情緒和對祖國遇到自然災害時的憂愁情緒,則都是愛國主義情感的表現形式。

情緒是多種多樣的。依據其發生的強度、持續性和緊張度可分為心境、激情二種狀態。在一般情況下,人的一切心理活動都帶有情緒色彩,而且以不同的心境、激情和應激顯露出來。

心境。心境是一種比較微弱、持久而具有渲染性的情緒狀態。心境雖然程度比較微弱平靜,但它會使一個人在一個較長時間內的一切活動,都渲染上某種特定的情緒色彩,這就是心境的渲染性和擴散性的特點。

人的心境帶有兩極性。喜悅、愉快、樂觀向上,生氣勃勃、沉著冷靜等,屬於積極的心境;而憂愁悲傷、悲觀失望、萎靡不振、煩躁不安等,則屬於消極的心境。

激情。激情是一種強烈而短暫的、爆發式的情緒狀態。如狂喜、憤怒、絕望等。激情是由於客觀事物與人的需要之間發生了突然、劇烈的矛盾衝突而引起的。

激情有積極的一麵。在理智和意誌品質的參與控製和調節下,人們自身的積極激情可以調動全身心的潛力,可以激起超乎平常的巨大動力。“哀兵必勝”,“同仇敵愾”就體現了這個道理。

2.情緒情感溯源

讓我們先來看看情緒的來源問題。

動物一生的負擔是不平衡的,這一點連人類的祖先也不例外。動物在獵取和追蹤獵物的時候,在同威脅生命的猛獸搏鬥時,或從危險境地中逃離時,都要求緊張起來全力以赴。在這種時刻,動物生理上進入了緊張的“應激狀態”,而一旦這種時刻過去,則又由極度緊張期轉入了安靜鬆弛期。

這種轉換,構成了動物情緒的第一個適應的功能。在動物王國裏,自然選擇鞏固了這種生理特性,即誰在極度緊張期和安靜鬆弛期之間轉換得快速,誰就能成為適者、強者,就能生活下去。

情緒的另一個功能是信號功能,這也是適應功能的一種。比如,餓了就想找食物吃,渴了則想喝水,這些都是動物情緒所作出的本能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