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型領導如何調控自己的情緒(1 / 2)

情感型領導如何調控自己的情緒

樂觀的是春天裏一道明媚的陽光,它能孕育夏天的熱烈,秋天的果實。

情感型領導情緒自控

情緒的自控,是整個領導活動、領導行為中情緒控製的核心。領導者情緒的自控,指領導者通過鍛煉與修養,調動其積極的增力情緒,抑製和熨平消極的減力情緒,進而驅動或者糾正自己某種行為,用最好的心理狀態實現領導職能和領導目標的一種心理調節活動。

1.情緒自控:提高工作效率的推動力

領導者的情緒影響著他的精神。同一個人,在喜悅愉快的心緒下學習和工作,比他在悲傷、憂愁的情緒下學習與工作的效率要高得多。領導者的情緒所以具有這樣的作用,關鍵在於這種情緒對領導的其他心理活動和行為表現具有內在的感染性、傳導性。歡樂、愉快、喜悅等積極情緒一旦產生,會直接對他的認識活動“喜慶化”,觀察體驗、分析問題都帶有積極的歡樂色彩。如此時聽到一些有矛盾、有成見的人提出一些意見也能聽得進,不反感。反映在他的行為上就是熱情高漲、精力充沛,學習、生活和工作都有一種滿意、舒適的體驗,感到有意義,對未來充滿希望,渾身有著一股永遠用不完的勁。

心理學上把這些對人有激勵、鼓舞、促進、推動、提高效率等積極的情緒叫“增力情緒”,如困難中保持樂觀、挫折後依然自信、緊張時沉著冷靜等,就是增力情緒的表現。相反,不良的情緒,如自卑悔恨、煩惱懈怠、萎靡不振等等,就是種種壓抑人的積極性發揮、阻礙人們奮進努力的內部障礙,人們會因此心神不寧,無所事事,精神萎靡,造成工作學習缺乏活力,身心健康受損,此謂之“減力情緒”,受減力情緒的影響,形成一種消極的心境,則必然反映遲鈍,效率低下。

領導者從事的領導活動,是涉及到某個單位的工作發展,某項事業的成敗興衰,相關人員的利害得失的複雜的勞動,沒有積極情緒的支持是不行的。如果減力情緒增加,則會使整個領導行為受到影響。這就需要領導者自覺主動地對個人的情緒進行自我控製,保持較長時間的增力情緒的刺激,創造良好的心境。這種良好的心境,對領導者的正麵心理效應是極其明顯的:一是能使領導者較長時間保持不衰的活力與工作熱情,並以此影響、感染其下屬,有利於工作開展;二是可能促使領導者最大限度,甚至超水平發揮自己的能力,猶如運動員興奮時體現出一種最佳的臨場發揮一樣,思維活躍,決策正確,協調順暢,指揮得當,最終取得成功。

2.情緒自控: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石

情緒是人類社會生活和人際關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人際交往、人際關係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不外乎是語言與情緒作用的表現。情緒通過表情、行為的渠道調節人際行為,達到人的互相了解、培植友誼的目的。

領導者工作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做人的工作。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是領導者貫徹其領導意圖,組織指揮各項任務完成的重要的外部條件。人際關係好,領導活動中得到的支持就大,領導行為就容易取得成果。但領導者的人際關係又與其個人情緒密切相關。領導者本人的情緒狀態,直接關係到與之相聯係的社會相關人員、組織成員。一個情緒孤僻、冷漠、偏執、自大、暴躁的領導者,其不良情緒必然會影響與他人的正常交往,必然妨礙他與上下級之間暢順的溝通與團結,更難以建立個人的友誼。而一個樂觀、自信、寬容、幽默的領導者,就容易與相關人員交往,就容易獲得上下級的支持與幫助。這就說明領導者應經常注意製怒,注意自我排解焦慮、憂愁等不良情緒。領導者注意個人情緒的調節,長期保持良好的心境,還帶來兩種領導心理效應:一是給下級帶來心理和情感上的吸引,找到認同感,使下級願意主動與你接觸,願意向你交心,願意與你共事;二是在某些特定的時刻,會表現出巨大的性格力量,使被領導者尊敬和佩服,從而對被領導者產生巨大的向心力。無疑,這對領導者完成其領導職責所需要的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