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中教師調節情緒的方式方法

1、培養良好的教師風度

所謂教師風度,是指教師個人的精神狀態、個性氣質、文化修養、思想品質、道德風貌、生活習慣、穿著打扮等方麵,通過自己特有的語言舉止,姿態動作所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的一種個性鮮明的神韻。良好的教師風度是形成教師人格的重要因素。教師的人格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它能直接地、形象地感染和影響學生。如果教師儀表整潔大方、精神飽滿、熱情認真、言行得體、自然協調,學生便會從內心敬佩,課堂上很容易出現寬鬆、活潑、認真、和諧的氣氛,學生就會心情愉快地、精力集中地認真學習。相反,如果教師因風度欠佳而使學生產生反感或輕視,那麼課堂氣氛可想而知。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有許多正反兩方麵的體會。比如:一名教師在課堂上發現一個學生看小說,他過去把小說拿過來狠狠撕壞,同時大發雷霆,將這個學生諷刺挖苦了一通,造成課程中斷,並引起大多數學生的反感與不滿情緒,課後這位教師感到自己做得過分,找這個學生交換了意見,並在下節課上做了自我批評,結果不但取得了學生的諒解,緩和了師生對立情緒,也重新樹立了教師的威信,使以後的教學得以正常進行。因此,我們感到,注意自覺地培養自己的風度並用以感染和影響學生是非常重要的。

2、全身心地投入

所謂興趣,是人對事物的一種向往、迷戀或積極探索追求的心理傾向。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最重要的成分。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情緒就會高漲。在教學過程中,除了正麵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確學習目的外,教師用較好的授課藝術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效。如果教師能全身心地投入,充分利用能使學生產生或增強學習興趣的條件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講授帶有新異性、刺激性、對比明顯的具體形象的內容;提供既與學生已有知識經驗有聯係,又有增加新知識的材料;運用能使人內心感到滿足、愉快的活動等進行啟發式教學等等。可從下麵兩個方麵做起:

(1)設置適當坡度。運用讀書指導、提問、設問等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他們的求知欲,使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積極思維;

(2) 充分挖掘本學科知識內在魅力吸引學生。教師運用講授講、演示法、參觀等教學方法,把大量的、最新的信息適當地引入課堂,使教學內容生動、活潑和實用。如:講法律和公安業務的與最新最好的實際案例結合起來;講基礎課與做人和搞好各項公安工作結合起來;講刑偵技術的與實際操作結合起來等。這樣,理論與實際密切聯係必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實踐證明,隻要教師能全身心地投入並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必然情緒飽滿氣氛熱烈,教學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