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渠道的誤區
每個人都會
在網上進行交易事實上,網上交易者仍然是少數,不是多數。有人做過統計,僅有4%的家庭曾經在網上做過交易,而在最近三個月裏隻有3%的人做過。
網上交易者是短線交易者
事實上,網上交易者是活躍交易者,而不是短線交易者,隻有7%的在線交易者平均每年的交易超過50次。所以,即使在網上交易相對頻繁的時候,其行為也不具備任何一點短線交易的特點。
電子商務隻是一種工具
電子商務絕不僅僅是一種繼電話、傳真之後的新的通信工具,而是一場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變革。網絡將計算機與通信有機地結合起來,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概念,使得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時間獲取所需的任何資訊。網絡的互動性也使得一個普通人的聲音可能傳遍世界,網絡的這種特性促成企業必須進行全麵的改革。比如,企業組織架構必須圍繞著簡單與高效進行重組;決策機製更加科學化,也更加靈活快速;員工素質必須全麵提高,否則將難以適應電子商務時代的基本要求;管理方式將更加人性化;市場渠道極大地拓寬,企業麵對的不僅僅是一個局部地區,如何有效地樹立基於網絡世界的品牌和知名度變成企業生死攸關的問題。
另外網絡經濟對高級人才的極大需求使得社會貧富懸殊加劇。因此,不論在哪個層麵看來,電子商務都不僅僅是一種工具。
搞電子商務會節省成本
如果有效地將電子商務的特點應用到適當的業務層麵上,確實可能會節省成本。但建立一個有點規模的電子商務網站涉及軟硬件購買、網絡環境、人員工資、辦公費用、宣傳推廣費用、人員引進及培訓費用等等,花費巨大。搞不好,成本沒節省,還會虧一大筆。
電子商務就是網上開商店
之所以有人這麼認為,大概是美國的亞馬遜網上書店、中國的8848太深入人心的緣故。其實電子商務遠沒有這麼簡單,電子商務的模式據說有300多種,網上開商店隻是其中一種。
搞網站的目的是被收購
雖然我們不斷聽到某某網站被幾千萬、幾個億收購的消息,但這樣的機會畢竟很少很少。如果想通過“搞網站、賣出、獲利離場”的模式來套資金的話,最好不要打這個如意算盤。風險投資商是世界上最精明的商人,千萬不要跟他們玩把戲。隻有誠實、踏實、務實的實幹派,才有可能獲得風險投資商的青睞。
花錢越多,
電子商務就越成功前段時間,家電企業競相宣布進軍電子商務,並且投資一個比一個大,可是現在卻似乎都沒了下文。可見搞電子商務不是花錢多就能做好的,它涉及觀念、技術、管理等眾多的因素。如果互聯網淪落到成為一個“比誰錢更多”的比傻遊戲,那麼下一個環節便是死亡!
企業搞電子商務
是“電子商務部”的事這是進軍電子商務的傳統公司會遇到的最危險的觀念,企業搞電子商務是全公司的事,尤其是企業決策層的事。企業的電子商務部門不論多麼能幹,都幹預不了企業觀念的改變及業務環節的重組,所以說,企業的電子商務如果是由“電子商務部”之類的一個部門來搞,而沒有全公司的各個部門的配合的話,往往以失敗告終。
網站內容好就能成功
搞網站最難的是品牌、是知名度。我們經常看到某些網站技術、內容都很好,然而卻不被認同,用戶很少,究其原因,就是品牌、知名度不夠,就像茫茫大西洋上一個鋪滿金子的小島,如果沒有人知道的話,那它跟一個垃圾小島又有什麼區別呢?許多人說,阿裏巴巴其實隻是個電子公告版,我完全可以做得比它好。也許是的,但您能否做到全世界100多個國家的商人想跟中國做生意的時候就想到阿裏巴巴呢?這就是品牌的威力!“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說“互聯網經濟就是注意力經濟”的論調也許有些過火,但注意力的確是必不可少的。
電子商務可
套用傳統企業模式沒有創新的電子商務絕對沒有生命力,如果把傳統企業的管理、人事、財務、業務流程等依樣畫葫蘆往網絡上搬,結果將是可悲的。電子商務要打破許多原來已經習以為常的習慣,比如原先大企業普遍采用的“年底做計劃、可行性分析、立項、審批、設計、采購,第二年下半年才能動工”的流程肯定得變,否則隻有被動挨打。互聯網上,三個月等於一年,速度是第一位的。所以奉勸那些已經成功的傳統企業的老板們:您在原來行業中所積累下來的成功經驗,也許正是您進入電子商務的障礙。
互聯網提供一個不需要
資金、經驗與關係的時機白手起家是許多年輕人夢寐以求的,然而,創業絕不僅僅是一項美妙但模糊的“創意”。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必然會麵臨一個企業所需要解決的那些現實問題,諸如市場機會與資源配置、資金、人才、協調、管理……如果沒有很好的經驗,很好的社會資源,再加上天賜良機,那麼一腔熱血可能會敗興而歸,互聯網時代也不例外。
互聯網可以賺大錢
迄今為止,在互聯網上賺錢的無非是那些出賣有關“如何在互聯網上賺錢”點子的人,而不是通過網絡銷售商品的企業和公司,包括亞馬遜書店在內的網絡公司無一不赤字運行,如果有公司賺錢,也是賺了資助者和廣告的錢。
另一方麵,在互聯網上的信息原則上是免費下載的,因此隻有那些開風氣之先的獨特點子才能被人青睞,一般的不會賺錢,更不用說賺來大錢了。前一段日子還有人大炒將電視娛樂和互聯網融合起來的想法,但是在可見的將來,這也未必是風光無限的行業。因為在美國,僅有2%、在歐洲僅有1%的網絡用戶具有為此所需的快速有線上網能力,更何況要普遍推廣,就必須對現有的有線網絡加以改造,而此項費用可高達幾十億美元,未必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互聯網股市飆升顯示
網絡經濟有無限發展潛力美國股市的“黑色星期五”和全球股市的“黑色星期一”已經最清楚不過地顯示這個看法是錯誤的。雖然股市又有反彈,但是包括互聯網在內的網絡公司股票嚴重超值,股市嚴重過熱必須調整,也已是不爭的事實。而且,目前電子商務股票上市的公司和股票數量都不多,一旦多了起來,股民不但不能一夜之間成為富翁,而且還會有被套牢的風險呢。
互聯網可以創造就業機會
由於電子商務的發展,過去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商品采購都可以在網上實現,這不僅不增加就業機會,還會減少就業機會,很可能會抵消在互聯網行業本身創造的就業機會。據德國專家的估計,在德國可能會因此而減少10萬個工作崗位。
開放式基金較
封閉式基金收益高開放式基金較封閉式基金規模大,作為一艘“吃水”更深的“巨輪”,進入股海中應該運行得更加平穩。其實,這隻是投資者的一廂情願。一方麵,開放式基金在目前的規模仍然“大”得有限;另一方麵,基金收益的差異性不完全取決於資金規模,而主要由理財素質高低決定。開放式基金的收益是指基金管理人將募集的資金進行投資獲得的投資收益。開放式基金主要投資於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因此它的收益的來源主要有以下三部分:
1.買賣價差
就是基金賣出股票等有價證券的價格高於原來買入價的部分。
2.利息收入
主要包括存款利息收入和債券利息收入。
3.股息收入
來自於所投資股票的分紅派息。
開放式基金不同於封閉式基金,基金管理人存在贖回機製帶來的壓力,需要考慮到流動性,保留部分資產以現金、銀行存款等方式存在。這一特點將使開放式基金更求投資穩健,而收益往往與風險成正比。在投機性依然較強的我國股市中,沒有贖回壓力的封閉式基金相反有機會在博弈中勝出。今後若開放式基金的淨值增長不及封閉式基金,也是不足為奇的。
開放式基金
將使市場偏愛大盤股不少投資者相信,開放式基金的推出將推動市場進入大盤股投資時代,因為隻有個股足夠的流通性才能滿足開放式基金對流動性的需求,而這正是大盤股所能提供的。其實,開放式基金的投資並沒有如此機械,流動性與收益性也未必能夠兼而得之。對基金管理人來說,追求利潤最大化是惟一的目標,首先考慮的並不是個股非流通盤有多大,而是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和成長性。
基金公司都差不多
不少人士覺得既然選擇了投資基金,目前市場上的基金公司並不多,都具有不錯的實力,所以選擇哪一家反而顯得並不是那麼重要了。其實,如何去選擇與評估一家好的基金管理公司,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課題,其評估的方式有以下幾個要點:
1.基金經理公司旗下基金的整體表現
雖然基金經理公司旗下各基金分屬於不同的基金經理人管理操作,但投資人仍可從每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整體基金的表現,來評估一家公司的管理能力。
評估時可考察各個不同的基金在其同類型基金的排名中是否都在前1/4或至少在前1/2?另外還要考慮基金的表現和大盤指標比較,是否絕大部分時間都優於大盤?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表示這家基金公司管理操作的能力在平均水平之上,其新基金表現應較可信賴。
要特別提醒的一點是,評估這些基金的時間段不能太短,通常以三到五年的長期表現較為可靠。若基金發行時間較短,也至少要一年以上才較為可信。此外,也應考慮基金的風險因素(利用報酬率除以標準差所得到的“單位風險報酬率”來評估),有些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的表現雖然不錯,但若風格多是攻擊型的,而您是較保守穩健的投資人,當然就不適合選擇這家基金公司的基金。
2.基金公司的信譽
和其他金融事業一樣,基金公司因為經管的是廣大投資人的錢,其形象及信譽如何,對投資人來說當然是相當重要的。對於曆史悠久且信譽卓著的基金公司或是組成股東背景形象較佳者,便較值得投資人信賴。因為對這家基金公司或股東來說,過去長期累積下來的信譽是最珍貴的一項資產,其在經營管理上便會格外謹慎,且長期以來的經驗也讓這些基金公司不論是在基金的作業、交割程序,甚至是稽核、內控上都有完善的製度,也較不易辜負投資人所托。
3.基金公司的服務品質
由於共同基金投資在不同的標的、國家或地區,隨著市場行情的變化,投資人需要的是比一般消費商品更多且更專業的服務,因此基金管理公司所能夠提供的整個投資服務品質對投資人就顯得格外重要。以國外的經驗來看,一個較具規模、受到投資人肯定的基金管理公司,其在客戶服務品質上一定是投注相當多的人力與物力,並有各種軟硬件設施來滿足客戶的需求,而這些服務通常包括客戶服務中心、各類文宣手冊、查詢專線、資源傳真回送係統等。因此投資人在投資前,不妨去電詢問基金公司所能提供的服務有哪些,也可借此了解服務人員的服務態度如何,都可作為選擇基金公司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