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六千兵馬,何懼華雄千餘鐵騎。況且當時路窄,天色昏暗,不利騎兵而利步卒。”鮑信完全不聽袁尚所言,當即指出不是之地。
袁尚沉聲問道:“西涼鐵騎何其威武?縱然地形天時都不利於騎兵,又能不利到什麼程度?再而言之,哪本兵書上有寫,六千兵馬一定勝的過一千兵馬?虧你還是一方豪傑,真不知你前些年,你走的是什麼運。”
“小兒無禮。”鮑信說著,手就要去抽刀。
曹操更快一步,按住鮑信的手,道:“孰是孰非,人已經死了,不如就此揭過。”
袁尚與鮑信同時道:“不行。”
“明明是你求功心切,你弟鮑忠無能無謀,你兩個蠢貨打了敗仗,還敢當麵說我的不是。”袁尚道。
這話多難聽,帳內人都不覺皺眉,心說這袁家人一個比一個的刻薄。曹孟德這都出來當和事老了,還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袁紹是有心就著曹操的話了了此事,哪知袁尚比他快一步。
鮑信道:“我縱橫沙場之時,你這黃口小兒還不知在何處。”
“年紀大了不起?王八能活千年,它當王八的時候,你爺爺都還吃奶呢!”袁尚一句話,倒是樂壞了公孫瓚身後的張飛。
“你是什麼東西?”鮑信見張飛大笑,怒罵道。
“燕人張飛、張翼德。”
袁尚一聽,回頭看了看,衝著張飛點了點頭。
張飛也對著袁尚點了點頭,看在旁人眼裏好似提前商量好一般,有意羞辱鮑信。
“蒙此大辱,鮑信就此別過。”鮑信一看,袁紹鐵定是袒護袁尚,曹操又不肯出麵主持公道,周圍眾人都是看戲的模樣,自己還待在這幹嘛,丟人現眼嗎?還是走了得了。
袁尚道:“無忠無義之徒。”
“三公子,何必出口便傷人,處事咄咄逼人?”曹操沉聲道。
“鮑信背約,便是不義。為私利棄國家大事於不顧,便是不忠。我可曾說錯一句,一字嗎?”袁尚不退不讓,大聲道。
鮑信再曹操身後,臉漲的通紅,羞憤交加,支吾不出一字。
“逆賊董卓當前,我等應同心協力才是。還望盟主以大局為重,莫要自亂陣腳。”曹操說完其餘人也隨即站出,一同說道。
袁紹點頭,說道:“孟德所言極是,不過是場誤會罷了。”
曹操拉著鮑信回到位子上,袁尚站到袁紹一旁,誰知這事還沒完。
“我侄兒袁尚領兵殺退華雄在前,叫陣汜水關大滅西涼兵威風在後,理應嘉獎才是。”袁術緩緩說道。
梟雄豎子,不可與之謀。曹操一聽袁術這話,暗道袁術不是個東西。
“小子並無什麼功勞,打退華雄是仗眾將士齊心協力,汜水關下叫陣的是校尉趙雲,也非小子所為。”袁尚不想被人冤枉,但袁術這陰招他更不想受。教訓一下得了,再刺激怕出事。鮑信也不是泥捏的,狗急跳牆的事不是做不出來。
袁術愣了,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