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心教育孩子
沒有任何父母會否認對自己孩子的愛,但又有多少父母真正理解這種愛對孩子成長的作用,並且充分展現這種愛呢?
●愛是什麼
想給愛下定義是困難的,但我們一接觸到孩子,心中便產生了愛意,難怪蒙台梭利將孩子當作愛的源泉。在這裏,我想引用兩位前人說過的話來對愛作一個大體說明。
“愛不隻是照亮黑暗的電燈,也不隻是傳播聲音的以太波,愛勝過人類已經發現和學習利用的任何能量,是宇宙間最強大的力量。”
“愛是恒久忍耐,是仁慈;愛是不嫉妒,不幹羞恥之事,不自矜;愛是不起野心、不為私利、不易起怒、不做惡事;喜愛真理、正義,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期望,凡事忍耐。”
因此,愛是一切美德之基礎堤人世間最為強大的力量,而父母對孩子的愛是這強大力量的典型代表。如果父母要想讓孩於感受到這種愛,那麼他們就必須首先了解孩子。
●了解孩子
年輕的媽媽,雖然你深愛著你的孩子,但你到底了解他多少呢?對於孩子的喜好、煩惱、已有的知識水平、日常生活的經驗和習慣,你能否一一道來,如數家珍呢?要是你連孩子愛吃什麼,愛玩什麼,最討厭什麼都搞不清楚,你又怎樣去表達對孩子的那種深深的愛呢?
要想很好地了解孩子,那麼你首先必須花較多的時間與孩子相處,跟他在一起。現在的年輕媽媽一般都要工作,這點不能跟上一輩相比,但在工作之餘,你一定要安排較多的時間與孩子在一起,隻有這樣,你才有可能更多地了解孩子。盡管莎莎已上小學了,但我每天仍堅持安排2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和他在一起。遇到周末,如無特殊情況,一般我們都是全家在一起。另外,就是你與孩子在一起時,應盡量與孩子多交流,多觀察。通過談話、觀察來了解孩子的喜惡、煩惱。隻有對孩子有了較全麵的了解後,你才能較容易地表達你對孩子的愛。
●讓孩子體會到這種高尚的愛
父母對孩子的愛無疑是最高尚的、最無私的,同時是無條件的。但是許多年輕的父母在表達這種愛時,總是有意無意地進行了歪曲。
比如,許多年輕媽媽總是如此說:
“如果你做什麼或不做什麼,那麼我就會愛你。”
“要是你還這樣做,我就不愛你了。”
“下一次再這樣,我就不喜歡你了。”
諸如此類的表達,使這種高尚的無私的愛歪曲成了講條件的愛。這種講條件的愛,通常會讓孩子懷疑,從而產生不安全感,認為有一天,當他做了些令父母不高興的事時,這種愛就會消失。
而無條件的愛是不論孩子做了什麼,或不做什麼,他都是值得愛的,而且是可以愛的。在當今這個快速多變,充滿了競爭與壓力的社會,讓你的孩子感受到你那堅實的、無條件的愛,將會強化你孩子的安全感。
幾年前,報紙上登載了一個故事,講一個叫王飛的男孩子13歲了,在學校裏一直學習很認真,成績也一直優秀。但有一次,他考砸了,這令他的父母非常沮喪。從此,小王飛認為他失去了在父母心中原有的地位,就這樣,成績是一降再降,最終小王飛自殺了。
我講這個故事,就是要讓年輕的父母注意千萬不要讓你的孩子誤認為你們對他的愛是有條件的,是依據其表現來定的。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確定無疑的,但有許多小孩子並沒有被愛的感覺。這主要是做父母的沒有充分地體現、表達他們對子女的愛。而孩子又非常渴望得到父母的愛,這種愛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又起著巨大的無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一定要想辦法讓孩子感受到這一偉大的高尚的愛。
你可以用語言來表達。我在莎莎很小的時候,就常用類似的話“莎莎,我愛你”“莎莎,你是我的心肝寶貝”“小寶寶,你真可愛”等來傳遞我對他的愛。當然,你還可以用非語言的方式來表達,如微笑、愉快的麵部表情以及擁抱等。此外,就是多花時間跟孩子一起玩,做遊戲,多跟孩子交流、溝通,偶爾還送給他們一份驚喜的禮物。就是這樣,通過各種形式,傳遞出你的感情信號,讓孩子感覺到你喜歡他,深愛著他。
讓你的孩子沐浴在愛的河流之中,成長在充滿愛心的家庭,他就會擁有這愛的品質,去愛別人,他才可能健康地成長。年輕的父母,一定要充分地、正確地表達這一偉大的、高尚的、無私的愛,讓你的孩子深深地感受到這愛的存在。如果缺乏這種愛,我將斷言,其他一切努力將是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