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斷能力的訓練(1 / 2)

決斷能力的訓練

麵對紛繁複雜的世界,能否作出正確決斷,將直接決定著一個人一生的成敗,一招不慎滿盤皆輸的天崩地裂,最好不要發生在孩子身上。

智商高不等於會思考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每當遇到問題,往往會說:“讓我想一想”,“請你考慮考慮”。這裏所說的“想”、“考慮”,就是思維。人們思考問題的過程是思維過程,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是思維能力。從心理學的角度講,思維是人腦對周圍事物概括的間接的反映。所謂概括的反映,是指人對客觀事物經過多次感知後,發現一類事物的共同本質屬性和事物之間的規律性聯係;所謂間接的反映,就是在概括反映的基礎上,根據對事物共同本質屬性和規律性聯係的認識,間接地理解和把握那些沒有感知過的或根本不可能感知到的事物。例如,牆上掛著一幅冬天的圖片,孩子看到畫麵上光禿禿的樹枝,地上、房上厚厚的積雪,以及穿著冬天服裝的小朋友、堆雪人、打雪仗的場麵,這是感知過程,是對畫麵直接的反映。與此同時孩子也能知道畫麵畫的是冬天的事情,是由看到的樹枝、圍巾、帽子、大衣、雪人等而推想出來的,這就是對畫麵間接的反映,是思維。至於孩子為什麼能想是冬天,則是因為他們過去多次有過落葉、積雪、穿棉衣就是冬天這樣的感性經驗,所以,再次觀察畫麵的落葉、積雪、穿棉衣的場麵,他們就可以運用這種概括化的間接經驗,推知是冬天。

由此可見,思維是在感覺、知覺、記憶的基礎上產生的,但又遠遠超過這些過程,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質特點,是事物之間的內在聯係,它就可以認識過去,也可以預測未來,是一種更為複雜的高級的認識活動。

縱觀人類曆史,我們發現,人類社會的一切精神文明都是人類思維的結晶,而人類社會的物質文明則是人類思維的物化。人類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思維運動的發展史。人類的思維從它誕生的第一天起,就與創造產生了密不可分的聯係。人類的所有創造都與思維有關,思維的合理性、思維的科學性產生人類文明的興盛,反之,則導致人類文明的衰落,人類智慧是創造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決定因素之一。

現代社會日益加劇的競爭,推動著社會的前進,這種競爭是生產力的競爭,是科學技術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但歸根結底是智力的競爭,是思維能力的競爭。重視對人類思維能力的開發,將成為現在和將來社會發展的關鍵。

“想當然”地處事、對待問題,往往是很危險的,常常導致錯誤。說是“想當然”,其實常常想的並不是地方,不對路子。為我們的思想所突出強調的東西,可能與目前的問題毫無關係。倒不一定是經驗欺騙了我們。但如果隻注意一些表麵的現象,不對問題內在的因素及其特點加以分析而去想當然,就難免要吃苦頭。“親自動手嚐試”是一種所以,我們在此向你誠懇地建議:不要輕易地“想當然”,否則不僅會導致錯誤,而且對於你的智慧來說也是個悲劇。

人們在衡量一個孩子是否聰明時,一般都采用測智商的辦法。智商,是智力商數的簡稱,它是由下列公式測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