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今年13歲,一直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但最近,她的成績卻直線下滑。老師說,楠楠在課堂上經常走神,心神不寧,參加集體活動時也不再像從前那麼大方,每次在課堂上發言,都顯得很緊張、很羞澀、情緒也不高;家長說,楠楠最近食欲很差,晚上失眠、多夢,白天總是坐立不安,還經常說自己頭暈、身體不舒服。
專家介紹說,楠楠受到了青春期焦慮症的困擾。青春期的少女因為其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很容易患上焦慮症。首先,青春期少女身體發育加快,不但身高、體重、內髒器官迅速發育,而且出現了性發育,主要表現在生殖器官發育、月經初潮、第二性征發育幾個方麵。她們容易對自己體態、生理等方麵的變化,產生一種神秘感,甚至感到不知所措。
有些人會因為乳房發育不敢挺胸,因為月經初潮而緊張不安等。其次,此時少女的情感和思維也處於一個轉折點,她們開始有情感的衝動和幻想,對異性產生好奇,想接近異性卻又顧慮重重。最後,青春期的女孩一般都處於中學時期,開始思考未來,學習壓力也較大,這很容易加劇焦慮情緒。
專家還指出,少女青春期焦慮症很常見,一般表現為恐懼、緊張、羞澀、孤獨、自卑和煩惱,還可能伴發頭暈頭痛、失眠多夢、眩暈乏力、口幹厭食、心慌氣促、神經過敏、體重下降等症狀。長期處於這種焦慮狀態,會嚴重危害少女的身心健康。
專家建議,處於青春期的少女,要學習科學的生理常識,要知道生長發育是人人都要經曆的過程,不必過於擔心和好奇。遇到問題要找有經驗的長輩請教或傾訴。還要增強自信,減少自卑感,培養多方麵的興趣愛好,多參加集體活動,不要僅僅與某個男同學交往。
家長和老師要多關心孩子,對她們給予理解,尤其在月經期間,要給孩子更多的關懷。如果焦慮症狀嚴重、持續時間較長,影響了正常生活和學習,就要谘詢醫生,考慮藥物治療了。
青春期心理健康六大標準
青春期心理健康有哪些標準?青春期孩子處在什麼樣的狀態才能算是心理健康的,評判標準是什麼樣的?帶著這些問題,本文將詳細介紹青春期心理健康的六大標準。
青春期是從童年到成年的過渡時期,在生理、心理上有許多變化,如情緒容易波動,愛慕異性,興趣易轉移等。處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常常隻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但往往忽略了心理健康。年齡相仿的人其心理應該基本相似,差異有一定限度。反映在想法、語言、舉止、嗜好、服飾上,不要過分與眾不同,使人難以理解。懸殊越大,心理不健康的程度也越重。專家指出,一個青少年的心理是否健康可歸納為以下十大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