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父輩前塵事(1)(1 / 2)

正值寒季,入得隆冬時節霜寒更甚,蘇蕉支著腦袋倚在窗旁,庭院內北風呼嘯雨雪霏霏,鬆竹梅樹枝相映成趣。

偌大的蘇家庭院內,卻仿佛除了風聲就隻剩下蘇子望的訓斥聲。

自韓府聘書過府已半月有餘,蘇蕉接連氣走了三位夫子,發生這樣接二連三有悖大戶風德之事,在雲州望族中委實是一樁莫大的恥辱,蘇子望為此大感傷神。

而這一切因緣,都還得追溯至他三十年前的一場邂逅。

雲州名門蘇府世代以經商為業,在南方一帶是遐邇聞名的富賈大戶,又因蘇家世代家主矜貧恤獨,樂善好施,是以蘇家在坊間名聲甚好。

而當今家主蘇子望,年少時曾隨蘇父出遊,正適逢科考之際,於北上途中偶遇一名趕考秀才。這秀才因錢財遭劫,眼看不能及時入京赴考,蘇子望對其心生憐憫,便解囊相助。

秀才感激零涕,便許下諾言:“他朝若能金榜題名,來日定當傾力相報!”

蘇子望心道:“登科提名談何容易?你區區一介秀才,身家背景沒一處像樣,又是小地方出身,想必見識淺薄,料想是寫不出什麼驚世文章。”當即便沒將秀才的話記在心上,輾轉數月後,蘇子望便將此事忘得一幹二淨。

卻想不到,昔日逢他救濟過的秀才,有朝一日竟會成為當朝太師。

道起那秀才,本名韓晉,雖是出身鄉下市井,卻生得耳聰目明,自幼便能寫詩作對,很是得鄰裏稱讚,但因恃才傲物,極不討先生喜歡,他尚在臨州書院念書時,便有先生評價他:“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韓晉聽罷自是不服,便終日勤學苦讀,白日裏不與同齡孩童一齊玩耍,到了夜裏也是一燈如豆,攻讀萬卷,是以經史子集無不熟稔。待加冠之後,便決定要成就一番大事業。

古往今來男兒自立,均要成家立業,所謂“成家立業”,成家在前立業在後,然韓晉自詡不與常人如一。他言道:“男兒大丈夫先立業後成家又何妨?待我連中三元,何愁娶不到如花美眷?何況我生活尚且貧苦,即便娶了娘子也是徒增累贅。”隨後滿懷壯誌報考了鄉試。

孰料那主審鄉試的考官實在是刻板迂腐,一見韓晉文中有半句違背古論的言辭,便忍不住怒斥韓晉,道韓晉妄自尊大,文風猖獗,盡管如此,卻也不是無人欣賞韓晉的文采。

亦有考官認為,韓晉所作文章乃是言必有物,真知灼見果然不俗,因此雙方爭執不休,這廂評價韓晉之文難登大雅,那廂評價韓晉之文沉博絕麗,一番唇槍舌戰後,竟以“難登大雅”一派人數占多為勝。

韓晉得知消息,隻得惱火走人。

此番考不中舉人,韓晉受挫不淺,卻不甘落敗,遂又返鄉苦讀三年,終是考中解元。此後鄰裏同鄉遇見他都尊他一聲“韓舉人”,就連當年小瞧他的先生也不敢再怠慢他。後在來年春闈,韓晉以“筆鋒犀利”著稱,一舉獲得會元殊榮,次月直晉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