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風劑

牽正散

【組成】白附子、僵蠶、全蠍,各等分,共為散劑,每服3克。也可按比例煎服。

【功用】祛風痰,止痛攣:用於風痰阻絡之口眼歪斜、麵肌抽動(如麵神經炎)。

固澀劑

固衝湯

【組成】炒白術30克,生黃芪18克,煆龍骨24克、煆牡蠣24克、山萸肉24克、白芍12克,烏賊骨12克,茜草9克,棕櫚炭6克,五倍子1.5(研衝)。

【功用】固脫止血,調補肝脾:用於氣虛不能攝血之子宮大量出血,血流不止,脈微弱者。

愈帶丸

【組成】椿根白皮45克、白芍6克、良薑炭9克、黃柏炭6克。共為細末,麵糊為丸。每服3~9克,每日1~2次。也可按比例煎服。

【功用】清熱化濕,固澀止帶:用於濕熱下注之帶下赤白、淋漓腥臭、尿黃或尿痛者。

牡蠣散

【組成】生牡蠣、麻黃根、浮小麥、黃芪各30克,為散劑。每服9克,每日2次。

【功用】固表止汗:用於氣陰不足,證見自汗、盜汗、心悸氣短者。本方常單用或與補益方劑配伍,治療體虛或病後自汗、盜汗。

玉屏風散

【組成】黃芪180克、白術60克、防風60克。研粉,每次6~9克,每日2次。

【功用】補氣固表止汗:用於氣虛自汗,易於感冒者。

金鎖固精丸

【組成】潼蒺藜、芡實、蓮須、煆龍骨、煆牡蠣各30克。共細末,蓮子粉糊為丸。每服9克。也可按比例煎服。

【功用】收澀固精:用於腎虛精關不固之遺精滑泄、腰痛耳鳴、四肢無力者。本方可用於神經衰弱的遺精、失眠多夢等症。

桑螵蛸散

【組成】桑螵蛸、遠誌、菖蒲、龍骨、黨參、茯神、當歸、龜板各30克。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也可按比例煎服。

【功用】固精止遺,交通心腎:用於心腎不交之尿頻、遺尿及心神恍惚、失眠健忘等症。

九仙散

【組成】黨參6克、阿膠6克(烊化)、五味子3克、烏梅1枚、炙罌粟殼6克、款冬花6克、炙桑白皮6克、貝母9克、桔梗6克。

【功用】益氣斂肺止咳定喘:用於久咳,肺虛氣弱,咳甚則氣喘自汗,脈虛數者。可用本方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具有上述證候者,或肺結核久咳不止,痰粘難咯者。

參蛤散

【組成】蛤蚧1對、人參9克。研末,每服1~2克,每日2~3次。

【功用】補肺腎,定喘嗽:用於肺腎兩虛之咳喘氣促、言語無力、聲音低微者。可用本方治療肺氣腫或肺源性心髒病之虛喘。

四神丸

【組成】補骨脂120克,五味子60克、煨肉豆蔻60克,吳茱萸30克,生薑120克,大棗50枚,製丸。每服6~9克,每日1~2次。也可按比例煎服。

【功用】溫補脾腎,澀腸止瀉:用於脾腎陽虛,證見久瀉或五更泄瀉、食少乏力、腹痛肢冷,舌淡,脈沉遲無力者。常用本方治療慢性腸炎,慢性痢疾,腸結核腹瀉而見有脾腎虛寒之證者。

真人養髒湯

【組成】訶子6克、肉豆蔻6克、炙罌粟殼3克、黨參6克、白術9克、炙甘草3克、肉桂3克、當歸9克、白芍6克、木香3克。

【功用】澀腸止瀉,補虛溫中:用於瀉痢日久,脾腎虛寒,氣血虛弱,而見滑脫不禁、腹痛喜按、飲食減少、脫肛,舌苔白,脈遲細者。本方多用於慢性腸炎,慢性痢疾或腸功能紊亂之久瀉、脫肛之症而屬脾腎虛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