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類中藥材 丹皮(1 / 2)

皮類中藥材 丹皮

(一)概述

別名牡丹皮、粉丹皮、木芍藥、條丹皮、洛陽花。

為毛茛科芍藥屬植物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Andr.)的根皮。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作用,主治熱病吐血,衄血,血熱斑疹,急性闌尾炎,血瘀痛經,經閉腹痛,跌打瘀血作痛,高血壓病,神經性皮炎,過敏性鼻炎。主要在黃河中下遊地區栽培。

(二)植物特性

落葉灌木,高100~120厘米。樹皮黑灰色,分枝短而粗。葉紙質,通常為二回三出複葉;項生小葉長達10厘米,3裂近中部,裂片上部3淺裂或不裂,側生小葉較小,斜卵形,不等2淺裂或不裂,上麵綠色,無毛,下麵有白粉,隻在中脈上有疏毛或近無毛。夏季開花,花單生枝頂,大,直徑10-20厘米;萼片5,綠色;花瓣5,或為重瓣,白色,紅紫色或黃色,倒卵形,頂端常2淺裂;雄蕊多數,花藥黃色;花盤林狀,紅紫色,包住心皮,在心皮成熟時裂開;心皮5,密生柔毛。骨突果卵形,密生褐黃色毛。

(三)生長特性

牡丹種子千粒重0.3千克左右,牡丹種子上胚軸和下胚軸有休眠特性,使得秋播種子當年不能萌發,隻萌芽長根,次年早春出苗。早春萌苗4~5月開花,7月中旬果熟,10月上旬地上部開始逐漸枯萎。種子壽命不長,隔年種子發芽率僅30%左右,連作間隔3-5年才能種牡丹。

牡丹喜溫和氣候,較耐寒,耐旱,怕高溫,忌炎熱的陽光和強烈大風及積水淹澇,喜土層深厚、肥沃、疏鬆、通透性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的沙質壤土或粉沙土。忌鹽堿地和黏壤上,對土壤中的微量銅很敏感,花、葉含銅量與植株抗病性和生長勢有關。對牡丹噴施微量的硫酸銅溶液,不僅能防病,並且能促進生長發育。

(四)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選擇陽光充足,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較低,有一定坡度的地種植。土壤肥沃的沙質壤土和腐殖質壤土為好,前茬作物以芝麻、花生、大豆為好,每公頃地施肥7500千克,進行整地,深翻60厘米,耙平整細作畦或壟。

2.繁殖方法

用種子繁殖。藥用牡丹單瓣花,我國安徽銅陵的鳳凰山牡丹種子最好,結子多,繁殖快,根部發達,根皮厚,產量高,質量好。7月下旬至8月種子開始成熟,分批采收,當果殼呈黃褐色時摘下,放室內陰涼潮濕處,讓種子胚在殼內成熟,並經常翻動,免去發熱,讓種子自然脫落。

(1)種子處理種子收獲後,趁鮮播種為好。如果不能馬上播種,要沙藏或種子處理後方能播種,幹種子不易發芽。所以播前把種子放在50℃的溫水中浸泡24-30小時,再用2.5*10的-5的赤黴素浸種3~4小時,打破種子的休眠期。

(2)播種方法

有條播和穴播。8~9月為播種好時機,爭取早播,因溫度高,能使下胚軸休眠解除,播種的過遲,發出的幼根少和短,易受冬害,第二年出苗率低,生長的較差。秋播最好。

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點播,每穴6~8粒種子,每公頃播種量大約300千克。條播按行距25厘米開4~6厘米深的溝,間隔3厘米播種一粒,每公頃播種量375千克,覆土蓋種子並蓋草保墒。第二年3月揭去蓋草,4月出苗,出齊後鬆土除草,並結合施餅肥50千克;幹旱時澆水,雨季排水,常鬆土除草。

(3)移栽

苗管理的好,當年秋10月左右即可移栽,行株距45厘米*45厘米或60厘米*45厘米,每穴栽苗2~3株。填土一半時輕輕提下茁,使根展開,頂芽低於地表麵2厘米,踏實,並在頂芽上培土6~9厘米,防旱和越冬。

(4)分株繁殖

於10月份左右收丹皮時,把挖出的根大的切下作藥用,選一部分健壯無病蟲害的中小根,按生長期,從根莖部劈開,每株留2-3個芽,用1%硫酸銅塗抹傷口或用石灰、草木灰塗傷口。按移栽法定植,為了避免傷口感染,栽後匆立即澆水,防止亂報。天旱時栽後半月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