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二十一年,大明嘉靖皇帝因一心煉製長生不老藥、殘害宮中幼女,而被一群憤怒的宮女合力勒死在寢宮之中,史稱壬寅宮變。
當三十六歲的嘉靖皇帝咽下最後一口氣的時候,紫禁城頃刻間狂風大作,卷破大殿金頂。
一聲炸雷聲震九邊,雷霆如裂天之痕,霆走如怒龍舞爪,宮女因害怕而紛紛自盡。由龍虎仙師煉製不老靈藥的丹爐忽然爆裂,怨恨的火光直衝九霄,將大殿焚毀。
沒有人注意到,曆史的車輪早已悄然改變。在大海的另一邊,東瀛正逢戰國亂世,京都城的大門忽然被細川氏和三好氏攻破,大將軍足利義晴倉惶逃亡。途徑尾張之時,隻見漫天的流星火雨自天空滑落,化作一陣疾風驟雨當頭落下,隨即遙遠的農舍中響起了嬰兒的啼哭聲。
一個名叫木下藤吉郎的醜陋嬰兒便在這一片疾風驟雨中呱呱落地。整個尾張的天空隨著嬰兒的啼哭聲掀起陣陣雷霆,嚇得本想一看究竟的足利義晴落荒而逃。而在大明登州微山縣,當一縷天光於黎明之際從裂天之痕般的雲端悄然垂落,驅散了多日的陰霾。
縣城外一個僻靜的鄉村裏,江南漕運把總戚景通終於聽到母子平安的喜訊,因為可怖的雷聲而擔驚受怕了整夜的一顆心才終於放了下來。當他推開窗子,見到漫天晨曦從雲端怒放灑落,將黑夜的霧靄逐去,光耀萬裏。戚景通心花怒放,歡喜道:“就叫他繼光吧。”沒有人知道,嘉靖皇帝原本有機會逃過一劫,還可以多禍害大明二十多年。
太子隆慶繼位,麵臨的是國庫空虛,民不聊生。
隆慶帝登基的第一件事便是頒布了一係列開放國門、鼓勵貿易的新政,希望能挽救大明瀕危的經濟,史稱隆慶開關。隨著海禁解除,各式各樣的新鮮玩意都隨著洋商的船隊湧進了大明,仿佛一股新鮮的血液,為垂死的巨人重新注入了活力。當西洋的黑船冒著煙第一次出現在天津海河碼頭,所有的明人都在那大船的隆隆聲中驚呆了。
佛郎機、尼德蘭各國公使攜帶禮物恭賀隆慶大皇帝登基,對開關一事表示由衷慶賀,獻上鐵炮、洋槍、鍾表等許多厲害的禮物,並獻上番薯、玉米、番茄等特產作物和珍貴的香料。
隆慶帝龍顏大悅,除了增大烏蠻市貿易額度外,就洋人所請的傳教、辦廠之事一概照準。一時間開放口岸的鄉鎮發展日新月異,風車、磨坊、教堂、工場、各種手工作坊不斷湧現。洋人在傳教的同時也將先進的醫學、冶鑄等各方麵技術帶進了大明。
隆慶八年,黃河決堤,洪澇伴隨旱災,引發蔓延整個北方的******。隆慶帝提倡節約,以身作則,遣散所有宮女,將膳食減至一菜一湯。文武百官爭相仿效,朝廷內外節儉成風,將百姓的賦稅壓力降到了大明有史以來最低點。
佛郎機教廷為感激隆慶大皇帝恩德,主動號召所有傳教士在山東等地幫助地方官員普及種植番薯等高產作物。九年,番薯、玉米大豐收。饑荒消弭,風調雨順,萬民高呼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