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作文的創新篇?選材求新
[策略解讀]
文章的題材除要求真實、典型外,還應該力求新穎別致。新穎的題材不僅能給讀者以新鮮感,而且能使讀者感到生動有趣。所謂題材新穎,是指新人、新事、新情況、新創造、新思想、新風尚、新經驗、新觀點、新認識等。新穎的材料總會給人耳目一新之感,同時還具有較強的說服力。
要選擇新穎的材料,首先,要求我們對於現實生活中湧現出來的新生事物要有一定的辨別能力,要獨具慧眼,有伯樂相馬之才,並能迅速地判斷、分析和表現;其次,我們一定要留心觀察、體驗生活,從眾多的表現角度中選擇一個新奇的,給一些本來並不新鮮的材料賦予新的生命;第三,要做到材料新穎,必須注意擴大閱讀視野,多讀書報,多關心時事,勤摘錄、善整理鮮活材料。要指導學生觀看“焦點訪談”、“實話實說”、“東方時空”、“今日說法”、“新聞調查”、“人與自然”等電視節目。這些都不失為積累新穎材料的好途徑。
如何在選材上出奇製勝,言他人所未言,選他人所未選,必須經過“放棄——選擇——再放棄——再選擇”的思維活動過程。要放棄那些“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材料,拋棄“人雲亦雲”“千篇一律”的構思,精心選擇刻骨銘心的人和事,盡情抒發震撼心靈的感情,細致描寫令人回味的故事,勤奮點擊精彩多樣的生活。
要避免考場上選材“撞車”現象,方法很簡單:當你拿起作文題來,不假思索,馬上就想到的那個“題材”,千萬不能寫!稍加思索所能想到的那個“題材”,最好不要寫!正確的做法是:你花上3-5分鍾,定下心來,自我掂量一下,自我估測一下,自己要寫的“題材”別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屬於自己的。一定要突出自己的體驗,自己的發現,自己的發明。
[請你試試]
請以“時代潮”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③題目自擬;④不少於800字;⑤不得抄襲。
[佳作示例]
中國曆史是水
爺爺問:“知道河裏流著的是什麼嗎?”剛6歲的弟弟說:“爺爺真笨,河裏流著的不是水嗎?”爺爺擺頭:“不,那裏流著的不僅是水,還有咱中國的曆史。”
的確,從古至今,中國的曆史一直都與水緊密相連。精衛填海,大禹治水,李冰修築都江堰,李春架設趙州橋,隋煬帝開鑿京杭大運河……中國的曆史就是一部水的曆史。在13億中華兒女心中,長江水永遠是甜的,黃河永遠是中國的母親河。
水養育著中華,也磨煉著中華。舊社會發洪水,一淹就是大半個中國。老百姓隻能背井離鄉,四處逃難;1938年蔣介石下令炸毀了黃河花園口大堤,一時間滔滔洪水,人命還不如一根草,那段曆史流著的是永遠忘不掉的苦水啊!
水是流動的,曆史是向前的,中國人民以自己的行動和自己的引路人——中國共產黨一道,用鮮血和汗水換來了屬於中國人民自己的甜水。50年來,在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以不屈的精神,挺起胸膛,向洪魔挑戰,興水利,疏河道,修河堤,造大壩……今天的中國,河裏流著的是比蜜還甜的甜水啊。改革開放後,新中國的水利建設更是日新月異。葛洲壩、小浪底、三峽工程……一道道水壩、一條條大堤、一座座水電站拔地而起。中國的經濟像中國的水一樣,一日千裏;炎黃子孫的形象也像長江、黃河一樣,氣吞山河。社會主義中國流入了繁榮富裕的黃金水道。
1998年洪魔好像想再考驗一下中國人民,南方的長江、洞庭湖,北方的鬆花江、嫩江,一起興風作浪。麵對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英雄的中國人民眾誌成城,風雨無阻,同舟共濟。共產黨員、人民解放軍和全國人民一道用自己的身體,手挽著手,肩並著肩,築起比鋼鐵還堅固的大堤,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英雄戰歌。洪水退了,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產黨聯係得更緊了。
世紀之交,中國的水裏充滿了濃濃的相思。1997年,長江、黃河和香江水融彙在一起,1999年澳門的水也重新和祖國的水相融彙,我知道,所有的水中還缺少了一股日月潭水的濃香,中國的水總會流到一起的,萬流朝宗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