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讓語文課更有魅力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已成為教育改革一道亮麗的風景,如何正確、科學、藝術地使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以及讓這些技術完美地與課程整合在一起,是我們所討論的熱門話題。在過去的語文教學中,我一直以為語文課主要靠語言表達,不借助網絡也可以完成。但經過近幾年的多媒體教學實踐,我感受到了網絡的神奇,領略了網絡的魅力。應用信息技術改善傳統課堂教學,會使語文課更有魅力。
一、“整合”為學生營造了理想的語文學習情境。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當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由網絡提供的多媒體的文本、圖形、圖像、動畫、影視等視頻信息與解說、擬音、音樂等音頻信息,這種多媒體信息的集成功能恰好為學生學習語文創設了圖文並茂、形神兼備的課文情境,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語文課上學生思維活躍,興趣盎然,不僅大大提高了他們對課文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與感悟能力,而且形成了思維的敏捷性、廣闊性、深刻性、靈活性、批判性以及獨創性等良好的思維品質,促進了學生的自我實現,發展了他們的個性品質與智慧潛能。
如《鳥的天堂》一課,寫的是廣東省新會縣天馬公社的一棵大榕樹。對於北方孩子來說,從未見過,也很難想象,我就借助多媒體的優勢,通過多場景多角度向學生展示,讓學生和作者巴金爺爺一同到“鳥的天堂”欣賞美麗的南國風光,隨著畫麵的出現,音樂響起,播音員的配樂朗誦,學生的興致油然而生。他們時而被“鳥的天堂”那幽靜的環境所陶醉,時而為榕樹的繁茂和姿態的獨特而驚歎,時而為鳥兒的繁多而稱奇。多媒體的使用打破了時空的限製,完全把學生帶到了那美麗的南國,使他們看到了從沒看到過的景色,他們怎能不樂於去學習呢?
再如,《田忌賽馬》也是一篇深受大家喜愛的課文,講的是田忌和齊威王賽馬,因為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強,所以第一場比賽,田忌輸了。在孫臏的幫助下,田忌在第二場比賽中,調換了馬的出場順序,轉敗為勝。在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節:“1、除了孫臏想出來的辦法,還有沒有別的辦法,能讓田忌勝齊威王?2、齊威王的馬比田忌的強,卻輸給了田忌,他當然不服氣。拉住田忌要再賽一場,你有什麼辦法,幫助齊威王戰勝田忌呢?從以上兩個問題中選擇一個,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並利用老師為大家提供的課件進行比賽,驗證自己的想法。”課件是這樣的,有六匹馬,分別是齊威王和田忌的,用鼠標可以拖動這些馬,讓它們進入比賽場地進行比賽,比賽的結果馬上就會顯示出來。討論結束了,讓幫助齊威王的小組與幫助田忌的小組進行比賽,激起了大家更強烈的興趣。大家爭著來到電腦前,與其它小組比賽,隨著馬的一聲嘶叫,伴著清脆的馬蹄聲,比賽便開始了,比賽的結果牽動著每一個孩子的心,他們積極思考想出了好幾種辦法。最後,把比賽的過程模仿課文寫出來,讀寫緊密結合,讓信息技術為語文教學服務。
網絡為學生提供了生動的學習情境,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視聽並用,說寫結合,沉浸在情境美和作品文字美的氛圍中,大大豐富和活躍了學生們的創造想象與聯想思維能力。同時,在“角色扮演”、“協商交流”等協作學習過程中,進一步充實豐富了語文學科的情境、協作、交流與自主探究學習的新內容,從而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學習能力和創新願望。
二、在整合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信息素養
信息素養這個新概念,正在引起世界各國教育界的高度重視,並逐漸成為評價人才綜合素質的一項重要指標。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應該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
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給我們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下麵就結合《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一課談談自己的具體做法:
1、課前組織學生收集信息。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一課講的是伽俐略在青年時代不迷信權威,敢於提出問題,進行試驗,以認真態度研究科學的事。這個故事發生在十七世紀,與學生的生活距離很遠,我就鼓勵他們去圖書室或上網查詢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資料,可摘錄、可下載,存儲到自己的信息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