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個實詞推導記憶(1 / 3)

一百二十個實詞推導記憶

語文教學大綱要求掌握的實詞為120個。實詞的義項比較多,記憶起來比較困難。在教學中,我采用推導法使實詞詞義形成網絡,效果很好。推導大都從詞的本義或古代最常見的意義出發,其它的義項則說明它與本義的關係,這樣實詞的義項就形成了一個網絡,很方便記憶,而且還能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失為學習實詞的好方法。

一、愛

喜歡親愛的,心愛的

愛:吝惜,舍不得

愛護,愛惜

推導提示:“愛”在古代常有“吝嗇,舍不得”的意義,“舍不得”自然就會“喜歡”並加以“愛護”嘍。由“喜歡”可推出“親愛的,心愛的”(如“愛女”)

成語助記:愛莫能助愛屋及烏節用愛民愛不釋手愛毛反裘

二、安

舒服、安逸

安全、安定、安穩

安使安,奉養安撫、安慰

怎麼,哪裏

推導提示:“安”的本義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會感到“舒服、安逸”;後又用於使動義“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養”“安撫、安慰”等義。

成語助記:居安思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既來之,則安之安之若素

安然無恙安土重遷安居樂業安身立命

三、被

蒙受、遭受,受到

被:被子覆蓋

同“披”穿

推導提示:“被”的本義就是“被子”。“被子”不正是“覆蓋”在身上取暖的嗎?由“覆蓋”義引申出“遭受”等義,“穿”不也是把衣服“覆蓋”在身上嗎?

成語助記:被堅執銳澤被後世被發左衽被褐懷珠被甲枕戈扇枕溫被

四、倍

背向,背著違背

加倍

推導提示:“加倍”是後起常用義,“倍”的原義是“反”,即“背向、背著”,故而又可引申為“違背”,這一義項意義與“背”同。

成語助記:事半功倍鄉利倍義倍道而行

五、本

依據、推究

本:(草木的)根基礎,本原

本來、原來

推導提示:“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詞語“根本”)比喻為“基礎、本原”之義;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虛化而為“本來、原來”之義。

成語助記:追本溯源舍本逐末本性難移變本加厲英雄本色無本之木

六、鄙

自謙之詞

鄙:邊邑鄙陋

輕視,鄙視

推導提示:“鄙”原義為“邊邑”,邊境自然環境“鄙陋”,故有“鄙陋”之義,“鄙陋”自然會受到“輕視”;後也常用作自謙之詞,如“鄙人”。

成語助記:肉食者鄙卑鄙齷齪貴遠鄙近

七、兵

士兵軍隊

兵:兵器、武器以兵器殺人侵略、

戰爭、軍事

戰略、戰術

推導提示:“兵”的本義為“兵器、武器”。引申為“持兵器的人,士兵、軍隊”“軍事、戰爭”當然跟兵器武器有關。由“戰爭、軍事”義引申出“侵略”“戰略,戰術”等義。

成語助記: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兵不厭詐兵強馬壯兵出無名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兵臨城下兵戎相見哀兵必勝按兵不動厲兵秣馬

八、病

缺點、毛病

病:重病擔心、憂慮

困苦

推導提示:“病”原義為“重病”,取其比喻義為“缺點、毛病”;得了重病就會感到“困苦”並為之“擔心、憂慮”。

成語助記:病入膏肓蚌病成珠貧病交攻無病呻吟同病相憐愁潘病沈

九、察

了解、理解

察:觀察、仔細地看看清楚、審察清楚

清楚、明白、明顯

推導提示:“察”本義為“觀察、仔細觀看”,這樣便能“看清楚”;“看清楚”便能“了解、理解”事物,使事物變得“清楚、明白”。

成語助記:察顏觀色明察秋毫習焉不察靜觀默察

十、朝

朝廷、朝代

朝:早晨朝見

使朝見

推導提示:“朝”本義為“早晨”,讀zhāo;古代臣在早晨需拜見君主,故有“朝見”之義;由“朝見”而有“朝廷、朝代”之義;“朝見”其使動義即為“使朝見”。

成語助記:朝三暮四改朝換代朝秦暮楚朝野上下朝不保夕朝成夕毀朝聞夕死朝歌夜弦朝發夕至朝令夕改六朝金粉隻爭朝夕班師回朝枵腹終朝

十一、曾

與自己隔兩代的親屬同“增”,增加

曾:

曾經、竟然

推導提示:隔兩代的親屬叫“曾”;後借為“增”義。虛化為“曾經”(念céng)。

成語助記:似曾相識曾經滄海曾幾何時曾母投杼曾參殺人

十二、乘

乘船

乘:駕車、乘車登、升連接憑借、趁著、頂著、冒著

兵車數字“四”量詞,計算車馬

推導提示:“乘”本義是“駕車、乘車”;由這一意義引申出“乘船”之義;“乘車”必先“登”車,故有此義;上了車,人與車相接,故有“連接”義;人上了車,人便有了“憑借”。做名詞時指“兵車”,後又作量詞以計算車馬,一“乘”計有一車四馬,故又有“四”之義。

成語助記:乘人之危乘堅策肥乘龍快婿乘興而來,敗興而歸衣輕乘肥因利乘便有機可乘

十三、誠

真實的果真,如果確實

誠:真心,不詭詐,不虛偽

實在,的確

推導提示:“誠”本義是指“真心,不詭詐”,故引申出“真實的”;進一步虛化為副詞“實在,的確”“果真”等義。

成語助記:誠惶誠恐開誠布公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心悅誠服

十四、除

特指宮殿的台階任命、授職

除:台階

清除、去掉流逝、過去

推導提示:“除”本義為“台階”。又特指“宮殿上的台階”;“任命、授職、不正是在“宮殿上的台階”下進行的嗎?“台階”要經常打掃,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義;歲月“去掉”,則是歲月“流逝、過去”了。

成語助記:除舊布新斬草除根興利除弊清宮除道安良除暴

十五、辭

口實、借口、托詞

口供言辭、話文獻

辭言之成文、文辭

推辭、躲避一一種文體

不受

辭退

推導提示:“辭”在古代有兩種基本義(寫法也不同):一是“口供”,一是“不受”。由“口供”引申為一般的“話、言辭”。既是“話”,一種可能成為“借口”,落下“口實”;一種則因為“言之成文”是富有文采的“文辭”,也就自然成為“一種文體”(如“楚辭”)

成語助記:不辭而別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辭不達意辭微旨遠卑辭厚幣一辭莫讚假人辭色大放厥辭萬死不辭一麵之辭義不容辭以文害辭溢美之辭

十六、從

追趕

歸順、依順、聽從

跟隨參與

從隨從、侍從次於最親的人

同“縱”

推導提示:“從”的本義是“跟隨”,引申出“歸順”、“參與”、“隨從”等義。“追趕”正是緊緊“跟隨”敵人的形象。“隨從”乃是較親密之人,引申出“次於最親的人”也是順理成章。

成語助記:從壁上觀從長計議從善如流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從一而終過從甚密合從連橫三從四德力不從心棄筆從戎何去何從擇善而從

十七、殆

危險精神疲倦同“怠”,懈怠

殆:

表示推測或不肯定,相當於“大概、恐怕、也許”。

推導提示:“殆”本義是“危險”,它與“精神疲倦”、“懈怠”的意義有著因果關係,它們之間是一種因果引申。後又虛化為表猜測的副詞。

成語助記:百戰不殆殆無孑遺車殆馬煩知止不殆殆無虛日

十八、當

抵擋、阻擋把守掌管

相等、相當適合、適當應該、應當

當:對著、麵對

處在(某個時候、某個地方)

判決

推導提示:“當”原義是“麵對、對著”。“阻擋”當然要“麵對”,對著某個時候某個地方自然就是“處在某個地方和某個時候”。由互相“麵對”引申出勢力“相當”。由“相當”引申出“適合、適當”等義。

成語助記:門當戶對銳不可當當仁不讓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獨當一麵當機立斷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務之急當之無愧老當益壯首當其衝安步當車長歌當哭對酒當歌豺狼當道快意當前螳臂當車一馬當先旗鼓相當萬夫不當

十九、道

引導(後作“導”)事物本原

道:路,大路

正當手段

途徑、方法述說

道理、規律道德、思想、學說

事物的本原

推導提示:“道”本義是“大路”。路的作用是“引導”人到某地,故有“引導”之義(後寫作“導”);抽象意義即“途徑、方法”;又特指“正當手段”(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途徑和方法往往是一種“道理、規律”;道理和規律需要“述說”,而後成為“思想、學說”。

成語助記:道聽途說康莊大道道不拾遺道不同,不相為謀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誌同道合道路以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東道主分道揚鑣安貧樂道問道於盲師道尊嚴旁門左道朝聞道,夕死可矣指名道姓築室道謀

津津樂道裏經叛道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文以載道頭頭是道坐而論道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二十、得

能、能做到、實現,達到得意、滿足

得:獲得、得到事情做對了,正確得當、合適應該

收獲

推導提示:“得”本義為“得到”。“得到”就有“收獲”,也說明“能做到”“實現”目標,此外還可表達“事情做對了,正確”的意思。由“正確”的意義引申出“得當、合適”;進一步虛化為“應該”。

成語助記:得過且過得不償失怡然自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寸進尺得不償失得隴望蜀得其三昧得心應手得天獨厚得魚忘筌楚得楚弓患得患失難得糊塗相得益彰誌得意滿傲睨得誌情非得已人人得而誅之探驪得珠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百思不得其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法乎上,僅得乎中一無所得智者千慮,必有一得

二一、度

計算推測、揣度、考慮

度:量長短量長短的標準尺度,限度法度、製度

過,度過度引

推導提示:“度”本義為“量長短”,引申出“計算”和“量長短的標準”之義。心裏“計算”表達為“推測,揣度”;由“標準”則引申出“尺度”,進一步又引申出“法度、製度”。

成語助記:審時度勢置之度外度日如年風度翩翩普度眾生金針度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寬宏大度揮霍無度度長絜大暗度陳倉

二二、非

認為不對

非:不對的、不合理的

否定副詞

推導提示:“非”本義為“不對的,不合理的”。作動詞時即“認為不對”。詞義是否定的,故而虛化為否定副詞。

成語助記:大是大非非親非故非我族類今非昔比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文過飾非物是人非為非作歹習非成是泥古非今麵目全非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二三、複

回複 報複

複:回來,回去還原、恢複

再、又

推導提示:“複”的本義是“回來”“返回”。故又引申“回複”(話回來)“報複”(行為的回來)“還原”(返回不就是回到原處?)。虛化為副詞即為“再、又”。

成語助記:周而複始髀肉複生故態複萌無以複加無往不複萬劫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