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大語文研究性學習
新一輪課程改革提倡課程要麵向學生、麵向生活與麵向社會,課程要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經驗獲得的規律,促進學生發展,麵向社會、促進社會的進步和可持續發展,由此我們再來反思那些看似遊離了學科課程的學習項目,也許你就回重新思考課程的意義。它不局限於學科內在的邏輯結構,而且更關注學生的經驗基礎、認知規律與切身的體驗活動,同時也關注人類的生存與社會的發展。社會大語文研究性學習是現行的研究型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然而由於各種社會因素和主觀因素的影響,語文學科的研究性學習開展並不順利,一方麵有些教師的視野過於狹仄,另一方麵飛速發展之中的社會的急功近利思想和浮躁心理也使人文學科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語文研究性學習是把語文放入社會生活的大背景之中,應用語文學科提供的方法和手段,解決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問題的學習方式。按照研究對象性質的不同可以將社會大語文研究性課題分成若幹類別:
(一)、文化專題。社會的健康發展應該是一種均衡的發展,在力求物質進步的同時,也要多關注精神文明的發展。另外文化是我們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人也不能脫離社會和文化的影響而獨立存在,人其實就是文化的人,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加強對社會文化現象的研究。
1、電腦遊戲的文化取向
2、姓名與時代
3、歌曲與時代
4、社區文化調查
5、旅遊與文化資源調查
6、動漫文化研究
(二)、文學專題。文學是與人內心情感聯係最為緊密的事物,從文學作品和文學鑒賞中可以發現人真實的內心世界。無論是純文學還是通俗文學,對它們的研究可以看出人類內心深處的夢想。
1、武俠小說研究
2、文學作品研究
3、影視文學研究
4、文藝思潮研究
(三)、語言應用專題。這裏主要是指語文知識在社會當中的應用。
1、地區方言研究
2、大眾傳媒研究
3、廣告語言及修辭研究
4、網絡語言研究
(四)、社會問題專題。這類專題應該屬於既與語文學科相關,又與其它學科相關的邊緣學科,其綜合性和實踐性都是最強的。中國語文的傳統早就有文以載道的思想,隻有在對社會問題的研究中,語文學科才能保持蓬勃的生命力。
1、校園師生思想狀況調查
2、中學生閱讀現狀與未來
3、校園周邊書店調查
4、盜版、正版使用情況調查研究
以上這些課題意在為師生開展語文研究性學習提供參考,重在研究課題的選擇。由於社會大語文研究性學習是研究型課程的內容之一,它的全部過程都是按照研究性學習的一般要求進行,而這一點在其它有關研究性學習的論著中多有涉及,這裏就不贅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