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換和選用句式
[考點釋要]
漢語的句式豐富多彩,靈活多變,同一個意思,可以用多種不同的句式來表達,而不同的句式表達效果也不完全相同。因此,選擇由於變化的句式,也是打破言語呆板枯燥,使語言臻於生動的不可顯現的一種方法。常見的句式有:主動句和被動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陳述句和反問句、單句和複句、口語句式和書麵語句式、常式句和複式句、長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
根據表達的需要,變換和選擇句式,可以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和說服力,也是人們運用語言的一種必需而有效的方法,所以,變換和選擇句式是高考試題中一種常上而重要的內容。
“變換和選用”都是指操作下則重要的語言表達技能,在考試能力層級中屬D級、而應用。本考點要術能夠準確地釋析句式特點,理解語言材料中各種句式的表達作用,根據語言實際的需要,正確變換和選擇句式,以檢測考生的語言運用和表達能力。這一考點不是每中必考之題,但98、99、2000中試卷中都有出現,分卷式試題可以在I卷以選擇題形式出現,也可以在Ⅱ卷中語言表達第五大題以主觀題形式出現分數3—6分不等。
[高考題析]
1998中高考語文試卷第33題
仿照下麵兩個比喻句的句式,以“時間”開頭,寫兩個句式相同的比喻句。(9分)
書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導我們登上知識的殿堂。書籍如用一把鑰匙,它將幫助我們開啟心靈的智慧之窗。
(不超過60個字)
考題導析:本題重點考查學生選用、模仿句式的能力。在範句我們可以看到,範句是以“書籍”開頭,以“書籍”作為話題,連寫了兩個明喻句子,從不同角度講述書籍對人類的重要作用。在模仿時複術,①必須以“時間”為開頭,作為話題;②寫兩個運用比喻的句子。同樣,這兩個話題一致的比喻句,同樣是講述時間對人類的意義或作用。評分標準:每個句子2分。本卷不是“時間”或未用比喻,該句不給分。比喻不恰當扣1分,句式不合要求扣1分,詩意不銜接扣1分。
1999年高考語文試卷第25題
25.用“儒、道、佛”作開頭,重組下麵這個句子,不可改變原意。(3分)
蘇軾的生活與創作充滿了矛盾,因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麵的影響,思索比較複雜。
儒、道、佛。
考題導析:原句是一個因果關係複句,先果後因,主語是蘇軾,結果是他的生活與創作充滿矛盾,造成的原因是他思想比較複雜,造成的原因又是因為他受儒、道、佛影響。本題要求變換句式,由原來的蘇軾為主語變成以“儒、道、佛”為主語,將果因關係變為因果關係,要求三個要點之間的邏輯關係安裝運正確,語句通順,又不能改變原意。參考答案:儒、道、佛各方麵對蘇軾都有影響,使得他思想比較複雜,生活與創作充滿了矛盾。
2000年高考語文試卷第26題
26.下列兩個句子都寫到“虛偽”。前一句為直接表述,言間意賅;後一句連續類比,形象生動。請在“友誼”“勇敢”“信任”中任選一個詞,仿寫兩句話。(4分)
虛偽和欺詐產生罪惡。([美]愛迪生)
蚜蟲吃青草,誘吃訣,虛偽吃災方息。([俄]契訶夫)
(1)。
(2)。
考題導析:本題考查了選用和仿用句式的能力。在模仿之前,先要比較例句。這兩個句子,話題一致,都是講虛偽,但使用了不同句式,第一句用的陳述句直接表述,直陳虛偽的危害,簡單直接;第二句用了類比方法,用日常生活常見的“蚜蟲吃青草,誘吃訣”的現象,說明了“虛偽”吃災方息與其本質一樣,同樣是“吃”有危害,通過類比法,虛偽的危害性不言而喻,句子形象生動,講道理深入淺出。考生要通過比較,認識兩種句式各用的特點和好處。第二節才是模仿,選用提供的其中一個詞作為話題。采用一陳述一類比的句式。
[考點分解]
一、主動句與被動句的變換、選擇
在動詞性謂語句中,主語是施動者,而動作的發出者,這種句子是主動句;主語是受動者,而動作的接受者,這種句子是被動句。一個主謂句,既有施動者,又有受動者,可以按表達的需要,或者選用主動句,或者選用被動句。但選用不同的句式,表達效果是不相同的。選用主動句,強調的是主動者。強調他(它)做了什麼,選用被動句,①強調的是被動者,強調他(它)怎麼了,而主動者往往不需要或不願或無從說出;②為了使句式整齊;③往往還可表示特定情感。
二、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變換、選擇
同一個意思,可以從正麵去表達,也可以從反麵去表達。從正麵表達意思,是肯定句;從反麵去表達意思的是否定句。正同為肯定句與否定句可以表達相同意思,所以可以根據表達的需要變換句式。雙重否定是肯定語氣,三重否定是否定語氣。不過要注意的是,不句的句式,表達語氣輕重是有差別的,一般說來,要表達同一意思,雙重否定>肯定>否定。
三、陳述句和反問句的變換、選擇
反問句與陳述句,表達的語意可以相同,但反問句比陳述句更肯定有力,往往既能強調,又能表達強烈感情。例如:
把下麵一個反問句改寫成陳述句
難道你就不想到白楊樹的樸質,嚴肅,堅強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農民?
應改成:“你一定會想到白楊樹的樸質,嚴肅,堅強不屈,至少象征了北方的農民。”
四、長句與短句的變換、選擇
長、短句隻是就單句說的。單句結構複雜,字數多,容易大,那就是長句,否則是短句。至於說到複句,不管它分句多少,字數多少,容易多少,隻要是構成這個複句的某些單句長,那麼這個複句就可以說用了長句;如果構成複句的單句都短,那麼這個複句就可以說用了短句。要在長短句中選擇、變換,首先要知道長、短句在表達的效果上的差異一般說來,短句短少精悍,幹脆利落,生動地表現人物,反映事物的迅速變化,表達了作者緊張、越的情緒或、堅強肯定的語氣。長句能使表達嚴密、精確、細致,能使條理貫通,氣勢磅礴。政治論文和科學論文,文學作品中描寫自然景色或人的心理狀態,思想變化的句子多用長句。
長句變短句或短句變長句時,內容不能省略,但可以調整語行,可增刪某些詞語,注意不能有語病,例如:
把下麵幾個短句變為長句
他用雙手創造了奇跡!十二年間,在這荒山野嶺上創造了大片森林。它蒙著如絲細雨,顯得格外鬱鬱蔥蔥。
在原來的荒山野嶺上,經過十二年時間,他用雙手奇跡般地創造了這蒙著如絲細雨顯得格外鬱鬱蔥蔥的大片森林。
五、散句、整句互換、選擇
句子有長有短,結構也各式各樣。結構相同或相近的一組句子叫整句(包括對比、排比或二者之外結構相近的句子)。結構不整齊,長、短句交錯運用的一組句子叫散句。一般來說,散句自由活潑、富有變化。整句結構齊整,音節和諧,喧染氣氛、加強語勢。無可否認,整句有其特殊的修辭功能,但如果濫用,則會造成語言的呆板,而而克服因此造成的呆板的一種方法就是整散結構,而整句、散句交錯使用,而考試中,經常考查的是整句與散句進行互換。例如:
把下麵句子中畫橫線部他變為整句:
度過了討飯的童年生活和在在財長馬房睡過覺的童年時代,青年時候又在深山老林裏打過短工,他簡直不知道世界上什麼叫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