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這本書同時出版的我的另一本書《7種要素決定人生成敗》是談成功的。其實如今成功學方麵的書即便不算汗牛充棟,也是百花齊放了,我無非是以一個有些經驗的社會工作者和有些閱曆的普通人的身份,與青年朋友們總結和分享。相比之下,談幸福的書卻少得多,其中的原因,或許是在當代社會的人們尤其是青年人看來,追求成功是首當其衝的人生主題。而幸福呢,則往往被認為是成功以後順理成章的結果——成功了,有了財富,有了地位或權力,自然也就有了幸福;沒有成功,沒有財富、權力和地位,談什麼幸福啊。
這是一個多麼令人擔憂的有關幸福的誤區呀!
眾所周知,幸福是人類的永恒話題,也是人類永恒的追求。從古至今,小到個人,大到國家,經濟發展,科技進步,財富增加,最終是為了過上幸福的生活。改革開放後,我們中國的經濟和社會也在經曆著快速的發展,國家和人民的物質生活比以前有了空前的提高。21世紀,是全球一體化、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世紀,是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多元文化大融合的世紀,是人類財富總量迅速增長的世紀。
按說,社會財富已是大大增加了,社會的幸福度應該是同步增加的,然而我們發現事實卻並非如此。舉個例子,在過去的幾十年裏,美國的人均GDP翻了幾番,但是許多研究發現,人們的幸福程度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壓力反而增加了。這就產生了一個尷尬的問題:我們耗費了那麼多的精力和資源,增加了整個財富,但是人們的幸福程度卻沒有什麼變化。甚至還麵對著越來越大的工作和心理壓力,人們的“幸福指數”不是上升,甚至反而下降。有一項大規模網上調查顯示:“工作倦怠”正在襲擾著我們的社會,“不快樂”、“煩惱”成了流行病,“鬱悶”、“不爽”已成為人們的口頭禪。抑鬱症成為人們感到“不幸福”、“很痛苦”的一種心理疾病。
尤其是青年人,麵對身處各種變化和誘惑,生活學習工作節奏緊張,思想活躍,多元文化彼此滲透的現代社會,心緒浮躁,煩惱增多,越來越感到“鬱悶”、“不幸福”。
幸福到底是什麼?關於幸福,從前有一個青鳥的傳說。在一片森林裏隱藏著一隻能為人帶來幸福的青鳥,因此就有好多人傾其所有去尋找它。在風和日麗的季節或在淒風苦雨的日子裏毫不氣餒地去追尋它。而那青鳥在密林裏總是時隱時現,行蹤不定。後來有一天,有個人筋疲力盡終於在一條溪邊捕獲了它,然後心滿意足地進入了夢鄉,不想醒來後那隻鳥居然變換了顏色,成了一隻普通的鳥。
是啊,幸福對不少人而言往往就如同那隻傳說中的青鳥,通常顯得可望而不可即,也正因如此,人們又不放棄對它的追尋,然而就在追逐的過程中嚐盡人生的悲喜和哀愁,又或在尋到後卻發現它已不是原來所追尋的那個。
怎樣才算真正的幸福?怎樣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在奔向幸福的路上,我們往往像一隻迷路的羔羊。
本書是我與青年探討如何獲得人生幸福的一部作品,它以“正確認識幸福,打開幸福之門,快樂擁抱幸福”為宗旨,結合中西傳統幸福觀和當今社會實際,提出了一套“幸福學”——幸福的定義、內涵、特點、本質及正確幸福觀,提出了“打開幸福之門”的方法和奧秘。
我近年來致力於青年勵誌講座和演講,其中大量涉及“幸福”、“正確的幸福觀”、“怎樣獲得幸福”等問題並與青年朋友開展熱烈討論。本書就是作者在與青年交流和長期對“幸福”的探索、研究的一個總結。期望它能成為一本富有知識性、實用性、新穎性和可讀性的伴隨當代青年健康成長、邁向成功和幸福的通俗讀物。
幸福,需要我們去發現;幸福,需要我們去認識;幸福,需要我們去創造;幸福,需要我們去擁抱。
幸福是青年永恒的夢、永恒的追求。渴望幸福的青年讀者們,讓我們懷著青山探寶的激情,共同打開人生的幸福之門,用心去擁抱並擁有幸福吧!
追求幸福乃是人類活動的唯一動力。
——(法)盧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