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語誤用題例說
成語是語言的“建築”材料之一,正確運用成語,特別是根據語境,正確地加以分析、辨別、判斷和選擇,是檢測考生語言知識及運用的重要方式之一。從恢複高考製度以來,特別是近十年來,語文試題一直沒有間斷過對成語辨析運用的考查,內容主要包括對常用成語本身意義的準確理解的考查和對近義成語、形近成語的區別運用的考查。對於廣大考生來說,了解高考成語誤用試題的類型,分析其產生錯誤的原因,訓練並提高判斷成語運用正誤的能力,是應付高考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尋求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才能求得複習效果的提高。那麼,成語誤用題有哪幾種類型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這幾種:
一、褒貶不分,感情色彩混淆。
成語當中相當一部分是具有明顯的感情色彩的,或貶義,或褒義,或中性,在平時運用過程中,我們應當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和表達意義的需要,選擇色彩鮮明的成語,不能混淆其色彩界限,否則,就會犯感情色彩不當的錯誤。
例如:
1、這些年輕的科學家決心以無所不為的勇氣,克服重重困難,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2、齊白石畫展在美術館開幕了,國畫研究院的畫家競相觀摩,藝術愛好者也趨之若鶩。
3、陝西剪紙粗獷樸實,簡練誇張,同江南一帶細致工整的風格相比,真是半斤八兩,各有千秋。
4、為了救活這家瀕臨倒閉的工廠,新上任的廠領導積極開展市場調查,狠抓產品質量和開發,真可謂處心積慮。
5、自從中國頒布實施外商投資法規以來,不少外商蠢蠢欲動,紛紛來中國投資。
6、每天早晨,他都要一個人跑到花園裏,指手畫腳地練動作,抑揚頓挫地背台詞。
例(1)中的“無所不為”指的是“沒有不幹的事情”,意思是“所有的壞事都幹盡了”,由此看見,它是一個貶義詞,用在“年輕的科學家”身上,顯然是不夠恰當的。例(2)中的“趨之若騖”比喻許多人像鴨子一樣成群的趕過去,多含貶義,這裏用來說明“藝術愛好者”也不是很正確,同樣是色彩的誤用。例(3)~例(6)中的“半斤八兩”“處心積慮”“蠢蠢欲動”“指手畫腳”等成語,都屬於貶義誤用為褒義的典型例子。
二、張冠李戴,適用對象不明
還有一些成語,其適用對象和範圍一般是比較固定的,具有很強的單一性,如果我們不注意這一點,就會張冠李戴,弄錯它們適用的對象。
例如:
7、談起電腦、互聯網,這孩子竟然說得頭頭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場的專家也讚歎不已。
8、翹首西望,海麵托著的就是披著銀發的蒼山。蒼山如屏,洱海如鏡,真是巧奪天工。
9、博物館裏保藏著大量有藝術價值的石刻作品,上麵的各種花鳥蟲魚、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輪美奐。
10、本刊將洗心革麵,繼續提高稿件的編輯質量,決心向文學刊物的高層次、高水平攀登。
11、古人中不乏刻苦學習的楷模,懸梁刺股者、秉燭達旦者、聞雞起舞者,在曆史上汗牛充棟。
12、家用電器降價刺激了市民消費欲的增長,原本趨於滯銷的彩電現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熱的商品。
例(7)中的“左右逢源”表示做事得心應手,非常順利,也比喻做事圓滑,這個成語陳述的對象重點在“做”這一動作行為上,而不是“說”得怎麼樣。例(8)中的“巧奪天工”意思是人工的技藝極其精巧,勝過自然。而這裏陳述的對象主體是自然界中的“蒼山”和“洱海”,強調的是大自然藝術技巧的高超,非人力所能達到,所以應該使用“鬼斧神工”,而不是“巧奪天工”。另外,像例(9)中的“美輪美奐”,一般用來形容“房屋的高大華麗”,而這裏用來形容“石刻作品”中的“花鳥蟲魚”和“人物形象”,顯然是陳述對象的誤用。例(10)中的“洗心革麵”,表示徹底悔改自己的過錯,例(11)中的“汗牛充棟”本義是形容書籍很多,例(12)中的“炙手可熱”是形容人的氣焰旺盛,權勢很大,這些成語用在現在這樣的語言環境中,顯然是弄錯了它們適用的對象。
三、望文生義,內涵意義不清
除了上麵的兩種錯誤類型之外,有些成語的使用錯誤還表現在對成語的內涵不清楚,對成語的意義不理解,以至於主觀臆斷,望文生義。
例如:
13、我們本來就對那裏的情況不熟悉,你卻硬要派我們去,這不是差強人意嗎?
14、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展開了潛艇戰,於是使用水聲設備來尋找潛艇,成了同盟國要解決的首當其衝的問題。
15、這部精彩的電視劇播出時,幾乎萬人空巷,人們在家裏守著熒屏,街上顯得靜悄悄的。
16、今年春節期間,山西某地發生了一起聳人聽聞的假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