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現代文閱讀技巧談(1 / 2)

中考現代文閱讀技巧談

中考現代文閱讀複習容量大,耗時長,但結果卻常常不理想。怎樣進行複習呢?

首先把握閱讀文章的一般規律。一般是由語言形式到文章內容(因文解道),再由文章內容到語言形式(因道解文),循環往複,逐步加深理解。具體的過程及目標包括這樣三個層次:一是整體感知課文,要求用較快速度讀課文,能明確文章寫的主要內容,各段之間的聯係,以及文章的體裁、中心。不過多顧及細節。"詞不離句,句不離篇"是文章閱讀的一個重要的原則。任何語言片斷都是由特定的語言環境的;任何問題都是有語言背景的。二是細部研讀課文,要逐句逐段的精讀,理清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內在聯係,分層分段,運用分析與綜合的思維方法,對段意進行歸納概括。由段到篇,理清句、段、篇的關係,從各段之間的聯係中,體會作者的思路。三是總體把握課文,達到理清全文結構,了解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中心,以及文章內容與形式的關係,即怎麼寫的,為什麼這樣寫。從閱讀行為看,經過對各部分的感知、辨認、理解,才有可能理解各部分在整體中的地位和作用,以致更完整、深刻地理解文章全貌。

其次培養自己良好的臨場閱讀習慣,拿到一篇(段)閱讀材料,首先要著眼於文章的整體,注意理清內部的相互關係,從宏觀上居高臨下地駕馭文章,領會文章的主旨內涵。也就是說要"整體閱讀",大體瀏覽一二遍,了解文章的話題是什麼,寫作的對象是什麼,這是十分關鍵的環節,也是容易忽略的環節。在這一步,要善於"借助",也就是要借助文段的題目和出處,還要看文章的作者、寫作時間和文後的注釋等,特別要瀏覽一下後麵問了哪些問題,從題目的選項中揣測文章的主旨,明確作者的主要寫作意圖,這樣解題就心中有數了。同時要善於借助文段的首括句、小結句、過渡句、關鍵句,借助經常出現的詞語,借助重要的關聯詞。尤其要注意把觀點和材料分開,看看哪裏是作者運用的材料,把這些材料放到一旁,觀點就水落石出了,抓住這些觀點,就抓住了文段內容的核心。良好的閱讀素質不僅體現在對文章的整體把握上,還體現在對局部的確認。閱讀文章要抓住問題進行,沒有問題的閱讀在考場上是不存在的,閱讀時,先看題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區域,確定對應的語句,再仔細分析這一段裏每一句話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間的關係,了解行文思路。同時要善於抓住命題者的命題意圖,也就抓住了閱讀的要害。閱讀題一般是從選文裏有可能被學生忽略且又不一定真懂的地方抽出來編成各種形式的問題,用來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接觸到具體題目時,要注意題目涉及的範圍,有的是局部題,有的則涉及文段的整體。涉及局部的題,要善於準確找到有效搜索區域,適當在文中做一點標記,也有的局部題涉及的區域可能需要在文段中遠距離搜索,考生要加強這個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