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複習之淺析
一年一度的學生中考,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對學生來說,是走上人生之路的第一個轉折點,能否打贏這一戰役,關係到學生以後人生之路能否充滿信心的走完.要取得戰爭的勝利,必須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戰策略.在幾年的中考複習中,筆者以為隻要吃透中考考綱,立足課本,學會延伸,那麼語文的中考將是小菜一碟.筆者認為,中考語文並非是高深莫測的,而是有規律可循的.從近幾年的中考試卷來看,我以為中考語文的四個部分可以這樣歸納:基礎知識考“仔細”,現代文閱讀考“原文”,文言文閱讀考“課本”,作文要“胡思亂想,標新立意”.以下筆者作一簡要的分析.
一.基礎知識考“仔細”
語言的積累和運用是語文學習最為基礎的部分,但在實際的考試中這一部分的得分卻是不盡人意,主要原因在於我們學生在做題目時不夠仔細,審題不仔細,回憶不夠仔細,做題心手不一.通過對基礎知識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中考試卷中所出現的基礎知識的考查點,均在初中三年的語文教學中出現過,同時老師也教給了學生解題的方式方法.但由於我們學生的粗心大意,導致這一塊的得分不高,我們知道,我們中考語文的基礎知識點主要有這麼幾個:語音、漢字、詞語的運用(近義詞、成語、關聯詞)、語病、標點、句子的連貫、修辭、文學常識和默寫名言。從這裏我們可以發現,除了近義詞的選用有一定難度,其他各個知識點應該說是比較簡單的,在我們課內均出現過。如語音的考查,主要是課本中注音的詞語,而且是有明顯錯誤的。因此我們學生隻要對課本內的注音詞語進行整理歸類,是完全可以拿下這一題的。其他如成語的運用,默寫名言都是同樣的情況。所以對於基礎知識的這一塊考查內容,隻要我們學生掌握了課內的知識並進行整理,在做題目的時候仔細細心,是完全有可能取得90%以上的分值的。
二.現代文閱讀考“原文”
現代文閱讀是中考的一個重點,更是一個難點,我們的許多考生對此是沒有把握的。如何才能使我們的學生由“沒把握”轉變到“有把握”上來?筆者在分析了中考考綱和近幾年中考試卷的基礎上,以為要做好中考現代文閱讀,應當遵循“整體閱讀,了解內容;找準語句,領會主題;仔細審題,篩選信息;組織語言,落筆答題”這樣一個閱讀步驟。同時在答題時必須滲透“抓住主題,答案不在你腦子中,答案就在原文中”這樣一個答題觀念。
從近幾年的中考現代文閱讀來看,中考的閱讀主要是一篇記敘性文章和一篇科技說明文。前者主要為文化散文,此類文章思維容量大,思想性強,因而所設計的題目在很大程度上與文章的中心是有密切聯係的,而我們知道,文章的主題來源於文章的內容,內容決定了文章的主題,所以在閱讀是一定要強調一個整體閱讀的觀念。在實際的考試中,我們會發現我們的學生在做語段閱讀的時候,往往是直接看題目,然後就“腳踏西瓜皮,滑到哪裏算哪裏”這樣答題沒有方向,沒有準星,嚴重影響了得分。隻有在了解了文章的內容以後,找準能體現文章主題的重要語句,較好的把握了文章的主題,才能順利的答題。在答題以前一定要認真審題,因為很多題目給了我們較多的有用信息。如題目中出現的“具體含義”就說明答案在文章中是可以找到的,又如題目的分值,同樣給我們很多的啟示,四分與兩分是完全就是一種很好的提示,四分一般要點在兩個或四個,而兩分往往是一個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