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末期,一個新的經濟學名詞——創意產業,不經意間由英倫半島迅速向全球蔓延,引起了政府和產業界的廣泛關注。如果說當時人們還持有懷疑的態度,對這一新生事物尚有些半信半疑,那麼接下來創意產業的出色表現——不僅成功解決了發達國家因為製造業轉移而導致的“產業空心化”問題,還讓他們繼續站在了產業價值鏈的高端——則直接催生了全球範圍內發展創意產業的熱潮。全球創意產業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長,遠遠超過GDP的增長速度。
厲無畏,中國“創意產業之父”,認為創意產業通過“四條路徑”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一是資源轉化,擴展了資源的內涵和外延,突出了文化資本、社會社會資本等軟性要素的價值,而且可以“無中生有”。二是價值提升,“創意”融入到研發、營銷等價值環節,就提升了產品的觀念價值。三是結構優化,通過文化、科技、市場的有機結合,提升傳統產業的能級。四是市場擴張,“創意”賦予傳統產品以文化內涵,影響或迎合了公眾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生活習慣等,從而消弭了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鴻溝”。
全球來看,英國、美國是公認的創意產業執牛耳者。而亞洲國家和地區亦不甘落後,新加坡、韓國等國家和我國台灣、香港地區大力推動創意產業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在國內,以各大、中城市為中心,創意產業發展也如火如荼,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勢,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已經走在全國前列。很多省份、城市將創意產業發展列入了“十一五”規劃、“十二五”規劃,賦予其極高的戰略地位。
寧波文化底蘊深厚,經濟發達,具有發展創意產業的條件和基礎。寧波市政府高度重視創意產業發展,通過設立創意產業園區、出台優惠政策等方式加以大力扶植。
當前,寧波正處在推動經濟、城市“兩個轉型”,構築科學、和諧、跨越“三個發展”新優勢的關鍵時期,發展創意產業對寧波的未來發展極具戰略意義:
第一,發展創意產業是培育接續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選擇。2010年,寧波市經濟總量達到5125.82億元,同比增長12.4%。三次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218.43億元、2848.23億元、2059.1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7%、13.6%、11.6%,三次產業結構比為4.2∶55.6∶40.2。總的來看,一些長期製約經濟社會發展的困難和問題仍很突出。主要是,產業結構比較單一,接續產業發展不夠平衡,戰略性新興產業弱,科技含量高的企業規模小,第三產業發展相對滯後。寧波作為港口城市,一直在探索和實踐可持續發展之路。創意產業作為朝陽產業,順應時代潮流,符合市場經濟規律,適應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為此,把創意產業作為重要的接續產業來扶持,為創意產業的發展、品牌的培育、平台的打造、人才的集聚創造良好環境,使其同國際創意產業接軌,彙聚浙東文化資源,融合世界前衛的文化元素,建設一個極具發展前景和空間的產業基地,是寧波培育接續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又一重大戰略選擇。
第二,發展創意產業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實現路徑。近年來,隨著高新技術向文化產業領域的廣泛滲透,傳統文化產業發生了重大轉變,創意產業越來越成為三次產業中最富有現代意義、與高科技尤其是數碼技術發展最緊密結合的巨大“產業群”。第三產業中傳統產業偏多、檔次偏低。技術開發、產品研發、工藝設計、廣告傳媒等創意產業發展不足,導致各類產業鏈條短、特色產業技術含量不高、產業集群效應難以形成。創意產業可以大幅度提高傳統製造業產品的文化和知識含量,提高產品附加值,有利於推動傳統產業向高增值產業升級,優化第三產業本身的內部結構,提升產業的競爭力。創意產業以知識、智慧、創造力為主要生產要素,集技術密集、產品附加值高、環境汙染少、資源能源消耗低等內涵型發展優勢於一體,可以成倍地提升產品附加值。把創意產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發揮文化產業在優化產業結構中的巨大催化作用,將促使傳統產業迅速裂變出新興產業群,推動經濟增長由投資拉動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由粗放外延型向集約內涵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