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組易混淆的標點符號的用法辨正(1 / 2)

幾組易混淆的標點符號的用法辨正

2004年高考語文科《考試說明》對本年度高考考點有新的變動,沉寂五年多的“正確使用標點符號”考點已正式列入考試範圍。標點符號種類繁多,用法複雜,運用綜合性強。廣大師生在對這一考點教學與備考中仍存在一些疑問或不清楚的地方。筆者就針對運用中易混淆的幾組標點符號的用法作一疏理和辨正。

一、頓號(、)和逗號(,)

頓號和逗號都屬於句中點號,都表示並列關係。但前者主要用於句子內部成分或短語間(主要是並列的詞或詞組)的停頓,後者主要表示一句話中間的短暫停頓。兩者所彰顯的層次不一樣,語氣停頓長短不同:逗號>頓號。兩者用法容易混淆,使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較長的並列成分或詞組間用逗號,不用頓號。如:

1)桐木嶺,黃洋界,朱砂衝,八麵山及雙馬石,是井岡山五大哨口。

2)這翻滾的麥浪,這潺潺的溪水,這百鳥的鳴唱,這熱鬧的勞動場麵,使我深深陶醉了。

2、頓號表示詞語間的停頓,但當詞語用作句子謂語和補語的並列時,用逗號不用頓號。如:

1)你要不斷進步,識字,生產。

2)文明,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曆史進步的結果,人類智慧的結晶。

3)你這話說得真痛快,動人心,鼓鬥誌,氣衝鬥牛,聲震天地。

3、名詞加了語氣詞“呀”“啊”“呢”等就成了短句,用逗號不用頓號。如:

花園裏的花可多了,什麼海棠呀,玫瑰呀,米蘭呀……五顏六色,挺吸引人的。

4、表示強調突出或插入成分或有同位語時,用逗號不用頓號。如:

1)聽說,她,劉和珍君,那時是欣然前往的。

2)老王,我們的黨委書記,我們的好領導,昨天進京開會去了。

5、相鄰數字(大寫數字)表概數時,數字間不加頓號;相鄰數字(大寫數字)表

序數時,數字表並列關係,其間要用頓號。如:

1)小河對岸三四裏外是淺山,好似細浪微波,線條柔和。

2)市長向退居二、三線的老幹部詳細介紹了我市明年經濟建設的總體規劃。

6、一些約定俗成的短語或集合名詞之間不用頓號。如:

這次嚴打的成功,和廣大公安幹、警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在這個例子中,“公安幹警”是一個集合名詞,“幹”即幹部,“警”即警察。集合名詞和約定俗成的短語是凝固結構,其意義是不能用標點斷開的。類似的短語如:“中小學生”,“大專院校”,“指戰員”,“司乘人員”,“公檢法三家”,“中外合資企業”等等。

二、引號與其它標號的連用

在標點符號運用中,引號與其它標號連用時易混淆出錯。我們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1、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時的區別。若引文獨立成句,引文意思也完整,句末標點應置於引號內;相反,引文不完整或不能獨立成句,它隻是一句話裏的某個成分時,句末標點應置於引號外。一般說來,凡是前麵用了“某某說”和冒號,便是提示下麵的引文是獨立成句。